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1篇
环境安全   16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5 毫秒
81.
82.
巢湖十五里河沉积物生物有效性氮磷分布及相关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巢湖十五里河采集15个沉积物柱样,对表层(0~10 cm)沉积物生物有效性氮、磷含量和空间分布特征及相互关系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十五里河表层沉积物的各形态〔IEF(离子交换态),WAEF(弱酸可提取态),SAEF(强碱可提取态)和SOEF(强氧化剂可提取态)〕生物有效性氮、磷含量存在较为明显的空间变化性. w(生物有效性氮)占w(TN)的53.4%~67.9%,且w(SOEF-N)>w(IEF-N)>w(SAEF-N)>w(WAEF-N),其中w(SOEF-N)为411.35~965.47 mg/kg,占w(TN)的33.4%~43.7%;w(生物有效性磷)占w(TP)的47.3%~89.4%,且w(SAEF-P)>w(SOEF-P)>w(WAEF-P)>w(IEF-P),其中w(SAEF-P)为311.74~960.33 mg/kg,占w(TP)的33.0%~78.0%. 不同形态生物有效性氮的相关性较差,其中w(IEF-N)与w(WAEF-N)和w(SAEF-N)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042和-0.122;w(WAEF-N)和w(SAEF-N)和w(SOEF-N)的相关系数仅为0.320~0.513. 生物有效性磷的相关性相对较强,其中w(IEF-P)与w(WAEF-P)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27,w(WAEF-P)与w(SAEF-P)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53. 不同形态生物有效性氮、磷的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83.
李峰  李甲亮 《环境工程》2010,28(3):102-103
水质环境质量评价宜采用多项控制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在模糊理论和考虑优先隶属度的基础上,通过实例推导出水环境质量多目标模糊决策评价图,用以说明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数据或变量的相互联系,以非常直观地分析概念,讨论水质变化趋势。模型可客观地评价水域单元的各类水质指标。  相似文献   
84.
元江流域干热河谷草地植物群落结构特征与相似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沈蕊  张建利  何彪  李峰  张志明  周睿  欧晓昆 《生态环境》2010,19(12):2821-2825
选择元江干热河谷典型草地群落,采用标准样地调查法,对流域上、中、下游干热河谷草地植物群落的分布特征、群落结构、种群习性等特征开展研究,结果表明:(1)元江流域上游祥云和中下游红河干热河谷草地群落中出现的植物种类最多,元江流域干热河谷草地植物群落是以灌木为主、多年生草本为辅的结构类型。(2)元江流域干热河谷草地群落中,扭黄茅(Heteropogon contortus)为优势种群,次优种群随流域环境的改变而不同。(3)元江流域干热河谷草地植物群落之间的相似性系数均在0.00~0.25之间,处于极不相似水平,种群的扩散受流域河谷通道作用影响较小。(4)种群的扩散和定居受海拔高度的影响,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植物群落的组成也发生变化,形成不同的群落结构。  相似文献   
85.
李金香  李峰 《中国环境科学》2012,32(12):2149-2154
2010-4-5北京市出现了罕见的沙尘过程中降水,在市中心采集了雨水样品,用离子色谱方法分析了样品中9种离子组分浓度,结果表明:该次降水pH值较高(7.33)、电导率偏高(24.50mS/m)、可溶性离子浓度普遍高,9种离子浓度总和为3080meq/L;降水中离子当量浓度之比SO42-/NO3-为1.27, Ca2+/NH4+为1.25.为了进一步研究沙尘对降水化学组成的影响,统计了2005年至2010年全市3个监测点每年4月(沙尘高发期)监测的39次降水,得到其平均pH值为6.84、电导率为9.20 mS/m;降水中当量浓度之比SO42-/NO3-和Ca2+/NH4+分别为2.37和1.87.比较2组数据可见,发生在沙尘过程中的这次降水NO3-离子浓度的增加较为突出.而与历年年平均水平相比,4月降水均凸显了Ca2+和NO3-大幅增加的特征.进一步分析该次过程中同一监测点酸根离子前体物SO2、NO2的浓度变化特征发现:在沙尘和降水持续期间NO2浓度较低,在降水持续的时段SO2浓度显著降低,表明大气湿度对于SO2气粒转化起到了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86.
李峰  石辉 《生态毒理学报》2014,9(1):127-132
通过气管滴注的方法,研究不同浓度细颗粒物(PM2.5)对运动大鼠行为学及不同器官的毒性作用,探讨PM2.5暴露对运动状态下机体的急性毒理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将32只雄性Wistar SPF(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大鼠随机分为运动对照组(EC)、低剂量PM2.57.5 mg·(kg·bw)-1+运动组(LPE)、中剂量PM2.515 mg·(kg·bw)-1+运动组(MPE)、高剂量PM2.530 mg·(kg·bw)-1+运动组(HPE)。采用一次性气管滴注染毒后进行递增负荷跑台训练,利用卒中指数对运动过程中大鼠进行行为学评分,并测定大鼠肺、肝脏、股四头肌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核转录因子核转录因子kappa B(nuclear factor-B,NF-κΒ)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浓度。与运动对照组相比,3个暴露组中大鼠的卒中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PM2.5暴露组GSH-Px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ROS,NF-κΒ和MCP-1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并呈现出剂量相关性。急性PM2.5暴露可对大鼠行为学产生不利的影响,导致不同器官的抗氧化及免疫指标发生改变,影响机体的运动能力,造成某些生理损伤。  相似文献   
87.
基于石油石化企业应急物资调度现状,详细分析了石油石化特征典型突发事件对于应急物资调度的具体需求及其耦合关系。分析了石油石化企业突发事件应急物资调度分析流程,研究建立了突发事件严重度分析、应急物资数量匹配分析、物资出救点组合优化和运输路径优化等4种应急物资调度分析模型,能切实为石油石化企业突发事件应急物资调度工作提供较好的辅助支持,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88.
为了使有源调谐滤波器(Active Tuned Hybrid Power Filter,ATHPF)直流侧电压控制具有良好的补偿谐波性能,采用检测电网电压的方法对直流侧电压控制系统进行数学分析与建模,制定出直流侧电压控制方案,并在三相 ATHPF 实验系统中进行了模拟。仿真结果表明:在加入直流侧电压控制后该混合滤波器仍具有较好的滤波效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9.
王轲  李峰 《生态毒理学报》2019,14(6):186-194
拟通过对比冬季雾霾天气颗粒物对户外体育教师和室内教师的自觉症状及肺功能的影响,为高污染天气下室外体育教师的个人防护提供理论参考,为完善颗粒物的人体健康暴露风险评估提供方法支持和理论依据。通过问卷调查和个体颗粒物暴露的研究方法,对80名室外体育教师和80名室内教师的个体呼吸机能状况、自觉症状评价、用力呼气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量(FEV_1)、FEV_1/FVC、峰流速值(PEF)、肺活量(VC)和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进行调查和测定,比较户外教师和室内教师、不同教龄和日工作时长以及吸烟史对颗粒物暴露的易感性及在呼吸系统症状、肺通气功能上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同样的工作时间内,室内和室外教师在个人的颗粒物暴露浓度和剂量上呈现出差异显著性;教龄、日工作时间和吸烟史与个人的自觉症状评价和肺功能指标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或P 0.01)。以上研究表明,冬季雾霾天气下教师的健康状况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户外体育教师肺功能和自我症状评价状况劣于室内教师;雾霾天气下教龄和日工作时长、肺功能和吸烟史与自我症状评价状况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90.
凹凸棒石/氧化锌纳米复合材料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化学沉淀法在凹凸棒石的表面负载纳米氧化锌合成了凹凸棒石/氧化锌(ATP/ZnO)纳米复合材料.同时,研究了亚甲基蓝在纳米复合材料上的吸附行为,并从热力学和动力学角度探讨了吸附作用机理.吸附实验表明:纳米复合材料对亚甲基蓝有优异的吸附能力;纳米复合材料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热力学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最大吸附量可达110.50mg·g-1,吸附焓变为18.69kJ·mol-1,吸附自由能变为-33.06~-22.74kJ·mol-1,吸附熵变约为146J.mol-1.K-1,是一个自发的吸热过程;纳米复合材料对亚甲基蓝的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速率常数随着溶液初始浓度的提高而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