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4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52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目的:探讨卵巢癌腹腔液细胞学检查的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同济医院2001年1月~2006年12月间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并有盆腔冲洗液或者腹水细胞学检查结果的卵巢恶性肿瘤病例共82例。分析腹水和盆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查结果及其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盆腹腔转移、B超检查以及血清CA-125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细胞学(包括盆腔冲洗液和腹水)阳性者共29例,总体阳性率为34.9%(29/82)。有腹水的75例细胞学阳性率为37.3%(28/75),7例无腹水者冲洗液的细胞学阳性率为14.2%(1/7)。Ⅲ期以上者细胞学阳性率为93.1%(27/29),Ⅰ~Ⅱ期者细胞阳性率为6.89%(2/29)。500 m l以上腹水量者细胞学阳性率48.48%(16/33),500 m l以下者阳性率为18.52%(5/2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癌腹腔液细胞学阳性结果与组织病理分级差、盆腹腔转移、淋巴转移密切相关。随着血清CA-125水平的增高,卵巢恶性肿瘤的腹腔液细胞学检查阳性率明显增高(P<0.001)。82例恶性卵巢肿瘤行B超检查有61例可见包块,包块表现为囊性、混合性、实性者腹腔液细胞学阳性率分别为30.8%(4/13)、33.3%(8/24)、29.2%(7/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卵巢癌腹腔液细胞学阳性的因素较多,综合分析有助于提高卵巢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83.
余楠  方紫璇  孟娟  刘莉  闵敏  李伟  龚询  冯玲  马丁  张媛媛 《安徽医药》2021,25(6):1267-1269
妇产科学是属于临床医学中的一门涉及面较广和整体性较强的学科,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对于妇产科学临床教学部分,均采用传统的授课式教学法,即以教师为主导地位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基于慕课理念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通过资源丰富、形式多样的慕课网络资源在课前完成知识的传递,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翻转课堂在课堂上完成知识内化的全新教学模式."慕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入妇产科学教学中,可以改变学生传统被动接受模式,鼓励其主动参与妇产科学教学中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临床操作和综合思维能力,并改革了教学评价体系,利于教学相长,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84.
85.
<正>肿瘤免疫治疗是手术治疗、化学治疗和放射治疗之后的第四种治疗模式,已有百年探索历史,但长期以来临床疗效难以肯定。自2011年伊匹木单抗在美国获批上市以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 ICI)在肿瘤免疫治疗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特别是在霍奇金淋巴瘤、黑色素瘤等肿瘤的临床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疗效。在妇科肿瘤领域,临床研究表明ICI治疗晚期/复发患者具有一定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6.
87.
目的利用细菌鞭毛肽库技术筛选与高转移潜能的前列腺癌PC-3M-1E8细胞特异结合的多肽片段。方法利用细菌鞭毛肽库对人前列腺癌高低转移配对细胞株PC-3M-1E8和PC-3M-2B4进行筛选,获得与前列腺癌高转移细胞亲和的细菌克隆。将结合能力最强细菌克隆所共同拥有的重复多肽序列挑选出来并化学合成;利用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仪,通过细胞亲和、竞争拮抗实验及荷瘤小鼠模型,鉴定合成肽与前列腺癌高转移细胞的体内外的结合特异性。结果筛选出一段核心序列为NVVRQ的五肽,命名为TMTP1;FITC-TMTP1可特异地与PC-3M-1E8高度亲和,且这种结合是浓度依赖并能为游离的TMTP1所拮抗;荧光显微镜检测小鼠肿瘤及正常组织器官冰冻切片显示FITC-TMTP1在肿瘤原发灶及转移灶的荧光信号强度也要显著强于正常组织器官。结论筛选获得的短肽TMTP1可以特异地与高转移潜能的前列腺癌细胞结合,为前列腺癌的靶向诊疗提供一种可能的标志物及靶向载体。  相似文献   
88.
目的 :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手术切除病人的围手术期处理中应用S腺苷甲硫氨酸,研究其护肝治疗的效果。方法:将可切除HCC的54例病人,随机分成S腺苷甲硫氨酸治疗组(S组)(28例)和常规治疗组(R组)(26例),比较两组病人围手术期的一般情况及肝功能、肾功能和免疫功能的恢复情况,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及围手术期护肝药物的费用。结果:两组病人手术前各项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S组在术前3 d应用S腺苷甲硫氨酸进行护肝治疗,而R组应用传统护肝药物治疗。术后第7天,S组病人谷氨酸转氨酶(ALT)(66.1±20.3)U/L和总胆红素(TBIL)(38.1±15.4)μmol/L显著低于R组病人ALT(85.8±38.5)U/L和TBIL(60.6±20.5)μmol/L(P<0.05),S组病人体温恢复时间和平均住院天数与R组病人相比无统计学差异。S组病人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但药物花费高于R组病人(P<0.05)。结论:在HCC病人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S腺苷甲硫氨酸具有护肝疗效稳定可靠、耐受性较好、不良反应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89.
目的 :查找生物信息平台的胰腺癌相关基因、蛋白质调控网络以及生物通道功能注释信息数据,建立胰腺癌转移相关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方法:筛选GEO数据库中获取的3组基因表达谱芯片(编号GSE22780、GSE22973、GSE14245),分为正常组和胰腺癌组,利用倍数变化分析得到胰腺癌阶段的差异表达基因集,再将基因集投射到蛋白质相互作用数据,得到相应的蛋白质网络,取相对独立、相互作用较集中且与转移密切相关的蛋白质子网络进行功能富集分析。结果:建立胰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分析与转移密切相关的蛋白质子网络,得到以EP300为中心的胰腺癌相关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结论: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平台的胰腺癌相关基因和蛋白质数据,建立以EP300为中心的胰腺癌相关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为胰腺癌研究提供信息,可用于寻找胰腺癌的诊治靶点。  相似文献   
90.
目的 :主要探讨铜绿假单胞菌抗胰腺癌细胞的效果及其主要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胰腺癌细胞经铜绿假单胞菌作用后细胞增殖率变化,并应用透射电镜观察药物处理后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通过AnnexinⅤ/PI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经不同浓度铜绿假单胞菌处理后细胞凋亡的变化,分析胰腺癌细胞周期改变。Western印迹检测胰腺癌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质的表达。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可明显抑制胰腺癌细胞增殖,并可观察到形态学的明显凋亡改变。铜绿假单胞菌处理后肿瘤细胞凋亡明显增加,并诱导肿瘤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滞,肿瘤细胞EGFR信号通路磷酸化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可诱导胰腺癌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生长,阻滞细胞周期,EGFR通路抑制是铜绿假单胞菌诱导胰腺癌细胞凋亡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