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8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目的探讨HBsAg、抗-HBe和抗-HBc阳性孕妇胎盘及其子代HBV感染状况。方法选取220例HBsAg、抗-HBe和抗HBc阳性孕妇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100例,在孕28、32、36周肌注HBIG200U;对照组120例,未予用药。采用荧光定量PCR及ELISA法,分别检测2组孕妇和新生儿出生后主被动免疫预防前以及1岁时的静脉血HBV DNA水平及乙肝标志物(HBsAg、抗-HBs、HBeAg、抗-HBe和抗-HBc)。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胎盘组织各层细胞HBsAg及HBcAg的表达。结果(1)研究组与对照组40例孕妇胎盘各层细胞HBV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2)研究组宫内感染率1%,对照组3.33%,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研究组婴儿HBV慢性感染率为0,对照组0.83%,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1)HBsAg、抗-HBe和抗HBc阳性孕妇胎盘有一定感染率,但子代宫内感染率以及出生后HBIG联合乙肝疫苗免疫后慢性感染率极低。(2)HBsAg、抗-HBe和抗HBc阳性孕妇产前注射HBIG并未明显降低子代HBV感染率。提示对HBsAg、抗-HBe和抗HBc阳性孕妇可以考虑不进行宫内阻断。  相似文献   
73.
目的:观察宫颈钳夹术联合欣母沛治疗顽固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将105例顽固性产后出血随机分欣母沛组52例、宫颈钳夹术联合欣母沛组53例,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宫颈钳夹术联合欣母沛组显效、总有效例数及总有效率高于欣母沛组;严重产后出血例数、介入治疗的例数少于欣母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有效率达到90%。结论宫颈钳夹术联合欣母沛治疗顽固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操作简单,止血迅速可靠,能减少严重产后出血发生,同时减少患者的创伤。  相似文献   
74.
75.
目的:探讨凶险型前置胎盘临床分级诊断方法,为临床处理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该院分娩的凶险型前置胎盘孕妇146例,根据术中所见并结合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进行临床分级,其中Ⅰ级58例、Ⅱ级48例、Ⅲ级19例和Ⅳ级21例,分别设为Ⅰ组、Ⅱ组、Ⅲ组和Ⅳ组。比较各组间出血量、输血量及术中止血措施使用情况的差异性。结果:1Ⅱ组出血量及输血量均比Ⅰ组增多(P<0.05),Ⅲ组出血量及输血量均比Ⅱ组增多(P<0.05),Ⅳ组出血量及输血量均比Ⅲ组增多(P<0.05);2Ⅰ组使用一般止血措施多于Ⅱ组(P<0.05);Ⅱ组采用保守性手术多于Ⅰ组和Ⅲ组(P<0.05);Ⅲ组子宫切除率高于Ⅱ组(P<0.05),Ⅳ组子宫切除率高于Ⅲ组(P<0.05)。Ⅰ组和Ⅱ组患者无泌尿系统损伤,Ⅲ组有2例损伤,Ⅳ组有10例损伤。结论:凶险型前置胎盘临床分级越高凶险程度越高;建议规范术前影像学检查,对凶险型前置胎盘进行临床分级诊断,指导临床处理。  相似文献   
76.
目的 探讨免疫球蛋白G特异性激活补体类循环免疫复合物(IgG/C3-CIC)在妊高征(PIH)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捕捉法ELISA测定血清IgG/C3-CIC水平,单向免疫扩散法测定血清IgG水平,正常晚期妊娠34例(对照组),妊高征81例(研究组).结果 正常足月孕妇、轻度PIH、中度PIH及重度PIH孕妇血清IgG/C3-CIC浓度分别为0.284±0.18、0.303±0.16、0.483±0.286及0.462±0.206,血清IgG浓度分别为191.07±112.92 g/L、147.56±47.91 g/L、140.18±32.89 g/L及125.40±53.24 g/L.中度PIH和重度PIH孕妇血清IgG/C3-CIC浓度高于正常足月孕妇和轻度PIH者(P<0.01);不同程度PIH孕妇血清IgG浓度均高于正常足月孕妇者(P<0.05).结论 妊高征患者血清IgG/C3-CIC浓度升高及IgG浓度降低.  相似文献   
77.
孕妇血清HBV-DNA、HBeAg阳性和胎盘绒毛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的高危因素。阻断措施目前主要有:(1)孕妇孕晚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2)婴儿主动与被动联合免疫预防;(3)孕晚期联合使用HBIG、乙肝疫苗(HB-Vac)和左旋咪唑涂布剂联合两者治疗;(4)孕晚期使用拉米呋啶降低HBV-DNA水平。  相似文献   
78.
羊水栓塞1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羊水栓塞的发生原因,探讨预防抢救措施。方法对10年来13例羊水栓塞病例的发病诱因、临床表现及抢救经过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10例抢救成功,3例抢救无效死亡。结论严格遵守产科操作常规,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是降低羊水栓塞的发生和挽救孕产妇生命的关键。  相似文献   
79.
血清尿酸水平对预测子痫前期母儿预后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血清尿酸水平(UA)对预测母儿预后的影响。方法:测定77例子痫前期孕妇(UA正常31例,尿酸UA升高46例)及44例正常妊娠孕妇住院后的血尿酸值,观察两组孕妇血尿酸、肝、肾功能等生化指标的改变,分析子痫前期患者不同血尿酸值与母儿预后的关系。结果:子痫前期组UA、肌酐(Cr)、尿素氮(BUN)、谷丙转氨酸(ALT)、谷草转氨酸(AST)均高于正常妊娠组,而白蛋白(Alb)、白球比(A/G)、Ca2 均低于正常妊娠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尿酸升高组与正常组比较,Cr、BUN、Alb值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ALT、AST、A/G、Ca2 差异无显著性(P>0.05);且产后出血、肾功能异常的发生率比正常组增加(P<0.01),而剖宫产、胎盘早剥、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尿酸升高组新生儿体重、Apgar评分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而早产、FGR的发生率以及围产儿死亡率均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尿酸升高与子痫前期及围产儿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敏感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凶险性前置胎盘伴宫颈植入的诊治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9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2例伴宫颈植入(宫颈植入组),64例伴子宫下段植入(子宫下段植入组),比较2组病例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术后血红蛋白水平、手术止血方法、术后并发症等。 结果(1)宫颈植入组术中出血量2000~2975 ml,平均2500 ml,显著高于子宫下段植入组(1000~1500 ml,平均1200 ml), (Z=-6.634,P=0.001);输红细胞悬液、血浆、血小板及冷沉淀的量亦显著多于子宫下段植入组,P均<0.05;(2)子宫下段植入组中57例(89.06%)采取子宫血管结扎进行止血,高于宫颈植入组20例(62.5%), χ2=9.48,P<0.05;宫颈植入组宫颈环形缝合术28.13%(9/32)和子宫切除率达34.38%(11/32),高于子宫下段植入组的9.38%(6/64)和1.56%(1/64), χ2=5.69和18.11,P<0.05;(3)宫颈植入组失血性休克及膀胱损伤的发生率分别为56.25%(18/32)、15.63%(5/32),高于子宫下段植入组的14.06%(9/64)、1.56%(1/64),P<0.05。 结论凶险性前置胎盘伴宫颈植入患者病情更凶险;对宫颈植入患者术前应准确评估病情程度,术中选择合适的止血措施,控制其出血量,在保障孕产妇安全的前提下,降低子宫切除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