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4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洪向丽  凌梅立 《上海医学影像》1994,3(3):145-145,140
胎儿肠道狭窄或闭锁所致肠梗阻并非罕见,由于临床上无特征性表现而在产后始获诊断,即造成患者精神和体力上创伤,又增加围产期死亡率,因而超声检查问世以来,很多学者一直在研究其特殊图像。本文报道2例胎儿肠梗阻的声像表现.讨论其超声诊断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2.
23.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切口瘢痕处超声显示的回声结构在子宫切口瘢痕缺损和子宫切口瘢痕妊娠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经阴道超声加彩色多普勒超声采集227例有剖宫产史者子宫下段前壁峡部肌层处的声像图,判断子宫切口瘢痕处回声结构与子宫切口瘢痕缺损和子宫切口瘢痕妊娠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以50例无剖宫产史月经正常者为对照.结果:227例有剖宫产史者中,切口愈合不良、月经淋漓不净者87例,切口愈合良好、月经淋漓不净者56例,切口愈合良好、月经正常者53例,切口瘢痕妊娠者31例.超声显示子宫切口愈合不良者子宫下段前壁峡部肌层低回声区部分连续中断,肌层变薄,原切口处由黏膜层向浆膜层呈不同程度的无回声楔形凹陷缺损;切口瘢痕妊娠者子宫下段前壁峡部肌层低回声区明显变薄,甚至消失,以似环状高回声为主,内伴有无回声、低回声等紊乱回声,且瘢痕处似环状高回声周围肌层血流丰富,血流Doppler中阻力指数低.结论:经阴道超声加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清楚显示剖宫产后子宫切口瘢痕处的回声特征,有助于早期诊断剖宫产后切口瘢痕妊娠及判断剖宫产后月经淋漓不净的原因.  相似文献   
24.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观察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diabetesmellitus,GDM)胎儿心脏构型及功能的变化,判断心脏构型与心功能变化间的关系。方法73例GDM胎儿为研究对象,用二维超声、M型超声及脉冲多普勒超声测量胎儿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d),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三尖瓣E、A峰值速度比(E/AMv、E/AIV)及心肌工作指数(MPI)等,并与正常妊娠组胎儿各指标进行对比。结果30周后,GDM胎儿左、右心心肌工作指数(LvMPI、RVMPI)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GDM胎儿心脏功能变化发生于孕30周后,心肌工作指数可以比较准确地反映胎儿心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25.
目的评价对孕中期胎儿超声畸形筛查结果正常的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常规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的价值。方法回顾本院自2010年1月-2012年1月接受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的资料,将唯一检查指征为母亲患妊娠期糖尿病的病例纳入研究,且这些病例孕中期胎儿超声畸形筛查结果均无异常。结果共40例妊娠期糖尿病胎儿纳入研究,检出先天性心脏病4例,未发现严重先天性心脏病,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准确率为9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常规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不能明显提高对严重先天性心脏病的胎内栓出率。  相似文献   
26.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的类型及其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04--2008年在本院出生的165例先心病患儿和同期出生的202例健康儿进行病例对照研究,了解先心病的类型,用单因素卡方检验和多元回归分析其可能的危险因素.结果 病例组中室间隔缺损87例,占52.7%,房间隔缺损17例,占10.3%,各类复杂先心痛共占29.7%,以完全性大血管转位最多见,其次为法洛四联症.孕早期感冒服药、糖尿病合并妊娠或妊娠期糖尿病、高龄产妇(>35岁)、曾接触杀虫剂或类似药、母亲孕前或孕早期饮酒史、主被动吸烟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早期接触室内装修物及油漆、先兆流产并服药及病毒感染均是先心病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结论 应加强孕期健康教育,提高产前产后诊断水平.以早期防治先心病.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在产前诊断胎儿颅脑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1例患胎儿颅脑疾病孕妇行二维超声、三维超声、磁共振检查,并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31例胎儿超声提示2例无脑儿,1例露脑,2例脑膨出,5例全前脑,2例蛛网膜囊肿,1例Galen静脉瘤,2例胼胝体发育不全,1例脑裂,3例Dandy-Walker畸形,7例侧脑室扩张,5例颅后窝池增宽,通过磁共振检查核对,三维超声诊断符合率100%,二维超声诊断符合率93.5%.结论 超声检查在胎儿颅脑疾病中有很高价值,三维超声比二维超声检查更直观.  相似文献   
28.
资料来源和方法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1981年2月至1989年8月间用B型超声诊断子宫肌瘤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共617例。对其中误诊63例作如下分析。本组63例年龄在24~74岁,平均41.7岁。结果本组超声诊断误诊为子宫肌瘤63例,误诊率为  相似文献   
29.
介入性超声在盆腔包裹性积液中的治疗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评价盆腔包裹性积液穿刺治疗中不同药物的疗效。方法 经阴道超声引导下对65例盆腔包裹性积液共进行77次穿刺。分2组,第l组用抗生素冲洗及保留,第2组用无水乙醇冲洗及保留,术后1月、3月、6月、12月随访观察。结果 65例77次穿刺中,随访34例共41次穿刺。明显缩小30例,有效率71.3%(30/41)。无水乙醇冲洗保留囊肿缩小的有效率为66%,高于抗生素冲洗组(34%)。结论 经阴道超声穿刺盆腔包裹性积液安全、快捷、简便、成功率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脐静脉穿刺术在先天畸形胎儿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产前检查中B超提示胎儿畸形的孕妇27例,进行超声引导下脐静脉穿刺术,对所抽取的脐静脉血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超声引导下脐静脉穿刺术穿刺成功率为96.3%(26/27),1例穿刺失败,在26例成功病例中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80.8%(21/26)。27例穿刺术中发生一过性并发症1例,为脐血管穿刺点渗漏;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流产、早产、胎死宫内、宫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26例终止妊娠,病理检查20例为单发畸形,6例为多发畸形,1例足月分娩一侧腋下畸胎瘤患儿,术后患儿恢复良好。染色体核型分析成功24例,其中6例为染色体异常,阳性率为25%。结论:超声引导下脐静脉穿刺术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安全性高,在先天畸形胎儿产前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