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31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91.
裴林  李佃贵  娄燕  杨雁  吴国群 《中医杂志》2007,48(3):265-268
目的观察调肝解毒方对慢性癫痫大鼠学习记忆与海马组织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大鼠腹腔注射印防己毒素制作慢性癫痫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调肝解毒方低剂量组、调肝解毒方高剂量组,丙戊酸钠组,每组15只,与正常组(15只)同期观察或治疗60天,以Morris水迷宫观察大鼠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应用RT-PCR方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CREBmRNA表达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海马组织磷酸化的CREB水平变化。结果调肝解毒方低、高剂量组大鼠空间记忆能力高于模型组(P<0.01),海马组织CREBmRNA相对吸光度值增高,pCREB免疫阳性细胞的表达有不同程度增强,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调肝解毒方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反复癫痫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可能与调节海马CREB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2.
薛竞  王勤  段西凌  张剑波  房俊  李福民  何迅  杨雁  刘伟  程石 《中国药房》2007,18(20):1565-1566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在尖锐湿疣中的临床疗效,以及对降低尖锐湿疣复发率的作用。方法:120例尖锐湿疣患者按随机化原则分配至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高频电针烧灼患处皮疹,术后静脉滴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20~40mL.d-1,10d为1个疗程,可重复2~3疗程,后改用复方甘草酸苷片维持,1片.次-1,3次.d-1,维持至术后第3个月。对照组仅采用高频电针烧灼患处皮疹。结果:治疗组的CD3指标升高高于对照组(治疗组11.36/对照组4.45,P<0.001),复发病例少(治疗组39例/对照组50例,P<0.05),无明显副作用。结论:复方甘草酸苷可升高尖锐湿疣患者细胞免疫CD3值,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93.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托吡酯的浓度。方法:采用氯甲酸芴甲酯为柱前衍生化试剂,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托吡酯衍生物,Shi m-pack VP-ODS柱(4.6mm×150mm,5μm);流动相:0.05mol.L-1磷酸二氢钠(pH2.4)-甲醇(20∶80);流速:1.0mL.min-1;柱温:25℃;检测波长:264nm;进样量:20μL。结果: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为40~5000μg.L-1(r=0.9998,n=7),血浆中托吡酯最低检测限为10μg.L-1,日内RSD为1.68%~4.12%,日间RSD为2.54%~3.92%,托吡酯回收率为98.0%~101.3%。结论:本法快速简便、灵敏准确,适用于临床常规监测需要。  相似文献   
94.
伊曲康唑在中国应用近十年的临床经验回顾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伊曲康唑在中国上市近10年来被广泛用于多种浅部及深部真菌病,在临床应用中不断地积累了经验。笔者复习了。1993-2002年4月我国3本皮肤科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的治疗浅部及深部真菌病的相关文章共279篇,并将文章中的治疗方案、疗效及不良反应作一全面综述,为更好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5.
黄芪总提物的免疫调节作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研究黄芪总提物(TAE)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以DNFB诱导小鼠迟发超敏(DTH)反应作为模型,用耳肿胀度作为主要的检测指标.以3H-TdR掺入法研究TAE体外对ConA或LPS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以活化脾细胞法检测IL-2.结果:TAE3个剂量对Cy降低或升高的小鼠DTH反应均能恢复或接近正常水平;TAE对亚适浓度ConA或LPS诱导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与产生IL-2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量效曲线均呈典型的钟罩型.结论:TAE具有机能和浓度依赖性的双向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6.
目的观察黄芪总苷对血吸虫卵抗原活化的肝星状细胞增殖与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小鼠腹腔注射日本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Solub le egg antigen,SEA),制备SEA活化的腹腔巨噬细胞条件培养基(Solub le egg antigen inducedm acrophage cond itioned m ed ium,SEA-MCM)。采用肝星状细胞株HSC-T6细胞,以细胞增殖抑制率为指标,用噻唑蓝(MTT)测定黄芪总苷对SEA-MCM诱导的HSC-T6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3H-脯氨酸参入法测定黄芪总苷对SEA-MCM诱导的HSC-T6细胞胶原合成的影响。结果SEA-MCM能明显促进HSC-T6细胞的增殖和胶原合成。黄芪总苷(32.5、65和130 mg.L-1)对SEA-MCM诱导的HSC-T6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药物浓度依赖性关系。结论黄芪总苷对SEA-MCM诱导的肝星状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7.
黄芪总提物对肝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研究黄芪总提物 (TEA)对肝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机理 ,分别用D 氨基半乳糖 (D GalN ,70 0mg·kg- 1,ip) +脂多糖 (LPS ,1μg·kg- 1,ip)诱导小鼠在体肝细胞凋亡和H2 O2 (0 .1mmol·L- 1,1h)诱导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凋亡 ,采用形态学观察 ,DNA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术等方法检测细胞凋亡 .结果表明 :①TEA (40mg·kg- 1,ig× 2 ,5h)使D GalN +LPS升高的小鼠血中肿瘤坏死因子 (TNF)水平和肝脏丙二醛 (MDA)含量降低 ,以及使降低的肝线粒体锰 超氧化物歧化酶 (Mn SOD)活性升高 ;TEA可明显抑制D GalN +LPS引起的小鼠肝细胞皱缩变小 ,核染色质凝聚和DNA片段化 .②TEA (2 0mg·L- 1)可恢复或减轻由H2 O2 所致肝细胞增殖受抑和肝细胞MDA含量升高 ;TEA (40mg·L- 1)可使H2 O2 致DNA较强的AO荧光染色变淡 ,TEA(2 0mg·L- 1)对H2 O2 所致的DNA片段化有抑制作用 ,使H2 O2 升高的大鼠肝细胞DNA亚G1峰 (即凋亡峰 )明显降低 ,经DNA软件分析 ,TEA可使H2 O2 升高的细胞凋亡率从 6 3.7%降至 4 .2 % .提示 ,TEA对体内外肝细胞凋亡均有保护作用 ,其抗肝损伤作用可能与其抗凋亡和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8.
黄芪总提物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及产生胶原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目的 研究黄芪总提物 ( TEA ) 对体外肝星状细胞增殖和产生胶原的影响 。方法 采用IV型胶原酶灌流分离大鼠肝星状细胞进行原代培养, 用CCl4急性损伤的大鼠肝枯否细胞条件培养基 ( KCCM ) 刺激肝星状细胞, 用3H-TdR和3H-Proline的掺入法分别检测肝星状细胞的增殖和胶原的产生 。结果 TEA(5~40 mg  相似文献   
99.
本文就1990~2000年期间,我科收治的53例自身敏感性皮炎进行分析,结果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53例中,男37例,女16例,男:女为2.31:1。年龄3~85岁,平均39.62岁,其年龄、性别分布情况见表1。职业:工人17例、农民9例、干部9例、职员4例、退休4例、居民2例、学生7例、儿童1例。嗜:烟酒10例、烟4例、酒3例,共17例,均为男  相似文献   
100.
杨雁  尹作骥  张惠敏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34):1141-1142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上升,微量血糖仪的应用也不断增加,市场上不同品牌、不同测定方法、不同价格的微量血糖仪可方便购买到,微量血糖仪已成为糖尿病患者监测血糖必不可少的仪器设备,很多患者在家里直接用其指导胰岛素的应用。部分医院在门诊采血处常规为患者做血糖测定,并报告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