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14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目的 探讨不完全川崎病(KD)的临床特征,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0年12月KD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完全KD与典型KD在发病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冠状动脉损害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1 484例KD患儿进入分析,其中不完全KD 262例(17.6%),典型KD 1 222例;<1岁患儿中不完全KD占24.9%。不完全KD和典型KD患儿的平均发热时间分别为(7.8±5.0)和(6.7±3.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完全KD 四肢改变、多形皮疹、眼结膜充血、口唇改变、颈部淋巴结肿大和肛周改变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典型KD;卡疤改变、扁桃体肿大、阴囊或外阴改变、呕吐和腹泻的发生率与典型K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CRP、ESR、Hb、WBC、PLT、ALT、AST、CK-MB和LDH等实验室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完全KD与典型KD患儿对IVIG无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1% vs 17.5%);不完全KD患儿冠状动脉扩张、冠状动脉瘤和巨大冠状动脉瘤的发生率分别为57.5%、14.1%和1.9%,典型KD患儿分别为31.5%、5.9% 和0.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完全KD较典型KD发热时间长,且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高,但实验室指标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82.
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小儿疾病,因1967年首先由日本人川崎富作报道而命名。其主要危害是冠状动脉扩张和冠状动脉瘤的形成,已经成为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首要病因。  相似文献   
83.
目的 通过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分析儿童一过性意识丧失(transient loss of consciousness,TLOC)的基础疾病谱.方法 研究对象为1999年8月至2011年4月在北京、湖南、湖北、上海四地晕厥专科门诊就诊或住院的937例TLOC患儿,对其进行病因学分析.结果 937例TLOC患儿中,903例(96.4%)为晕厥患儿,34例(3.6%)为非晕厥患儿.903例晕厥患儿中,213例(23.6%)为血管抑制型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VVS),46例(5.1%)为心脏抑制型VVS,112例(12.4%)为混合型VVS,268例(29.7%)为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22例(2.4%)为直立性低血压,19例(2.1%)为境遇性晕厥,21例(2.3%)为心源性晕厥,202例(22.4%)患儿为不明原因晕厥.结论 晕厥是儿童TLOC最常见的原因.在晕厥患儿中,VVS最常见,其次为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在VVS的3种不同血流动力学类型中,最常见的类型为血管抑制型VVS.  相似文献   
84.
QT离散度是近15年提出的心电生理学方面的新概念,其发生机制及临床意义至今尚有争议,本文综述其测量方法、测量时注意事项及发生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5.
急性风湿热一级预防的主要方法是合理诊断并应用足量抗生素治疗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咽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咽炎依靠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诊断,其金标准是咽培养.治疗上首选青霉素,对青霉素过敏者,可口服头孢菌素、庆大霉素或大环内酯类/氮杂内酯类药物.  相似文献   
86.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左心室舒张功能改变的超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左心室舒张功能状态及其变化规律,寻找超声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的最佳方法和指标。方法35例患病组根据心室负荷分左心型和右心型,应用经胸二尖瓣口血流、肺静脉血流频谱以及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测定二尖瓣环舒张期运动速度,三种方法测量左室舒张功能并与37例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左心型二尖瓣口血流频谱E/A比值下降,肺静脉血流频谱S/D比值减小,Ts/TD比值减小,二尖瓣环运动频谱Ea/Aa比值减小;右心型E/A比值下降,S/D比值升高,Ts/TD比值下降,Ea/Aa比值下降,去除心率对时间指标的影响后,E峰减速时间、左室等容舒张时间的差异显著性消失。患病组中71%E/A比值正常,其中92%Ts/TD比值异常,56%S/D比值异常,68%Ea/Aa比值异常。结论Ts/TD、Ea/Aa、S/D比值可能是评价小儿先心病左室舒张功能的可靠指标,可鉴别E/A比值假性正常。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64SCTCA)在川崎病(KD)冠状动脉瘤临床诊断和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6年12月至2007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门诊随访的KD并发冠状动脉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患儿观察终点随访时依据病变程度除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外,同时行64SCTCA检查,对各项检查结果进行详细描述,并分析其应用价值。结果研究期间纳入15例患儿,急性期KD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急性期累及冠状动脉48/60支(80%)。患儿观察终点随访9个月至8.6年,平均(2.8±2.0)年,超声心动图示14/48支(29.2%)冠状动脉瘤或扩张消退,其余进一步扩张或无明显变化,累及冠状动脉34/60支(56.7%),同时检测出2处血栓,未发现狭窄及钙化。64SCTCA示累及冠状动脉30/60支(50%),主要累及右冠状动脉和左前降支,分布部位与超声心动图检查基本一致,64SCTCA与超声心动图检查对冠状动脉瘤最大内径的测量值具有较好的相关性(r=0.837,P〈0.001),64SCTCA发现4处血栓、5处钙化及3处狭窄。结论64SCTCA和超声心动图在KD并发冠状动脉瘤患儿的随访中具有各自的应用价值,两种方法的联合应用可增加冠状动脉病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探讨直立倾斜试验(HUTT)对儿童不明原因晕厥的诊断价值.方法 晕厥组为2002年1月至2008年4月在北京、湖南、湖北、上海四地晕厥门诊就诊或住院的379例不明原因晕厥患儿,其中男171例,女208例;年龄3~18岁,平均(12±3)岁.所有患儿通过常规检查仍不能明确患儿晕厥的原因时,进行基础直立倾斜试验(BHUTT)或舌下含化硝酸甘油激发的倾斜试验(SNHUTT)检查.对照组为10名身体健康、无晕厥及晕厥先兆病史的正常儿童,其中男5名,女5名;年龄9~15岁,平均(11.4±2.1)岁,其心血管、神经系统、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X线胸片检查均正常;所有正常儿童均进行BHUTT或SNHUTT.结果 在379例患儿中,286例患儿为自主神经介导性晕厥(75.5%).晕厥患儿中67例为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17.7%);157例为血管迷走性晕厥血管抑制型(41.4%);14例为血管迷走性晕厥心脏抑制型(3.7%);47例为血管迷走性晕厥混合型(12.4%);1例患儿为直立性低血压(0.3%);93例患儿仍为不明原因晕厥(24.5%).在晕厥组和对照组中,BHUTr的诊断阳性率分别为55.9%和0,SNHUTT的诊断阳性率分别为75.5%和20.0%.BHUTT阳性患者在BHUTT过程中出现阳性反应的时间平均为(16±12)min,阳性反应出现时的体位均为倾斜60°体位;SNHUTT阳性患儿在SNHUTT过程中出现阳性反应的时间平均为(6±4)min,阳性反应出现时的体位均为倾斜60°体位并舌下含化硝酸甘油.结论 应用HUTT可较好地、客观地对儿童自主神经介导性晕厥进行诊断,SNHUTT具有较高的诊断阳性率,明显提高了BHUTT的诊断阳性率,且阳性反应时间明显低于BHUTT.  相似文献   
89.
背景:对于小型实验动物,通过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进行内皮祖细胞培养、扩增的方法较为繁琐.目的:探讨采用全骨髓培养方式扩增小型动物内皮祖细胞的可行性. 方法:采用全骨髓培养分离C57BL/6小鼠内皮祖细胞,培养第7天行DiL-acLDL和FITC-UEA-1双荧光染色检测,并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CD34、FLK-1表达情况.同时检测其体外血管生成能力,黏附、增殖和迁移能力.设立骨髓单个核细胞培养法为对照. 结果与结论:全骨髓培养至第2天便可见早期内皮祖细胞集落形成,第7天时可见大量短梭状内皮祖细胞,其具有吞噬DiL-acLDL及结合FITC-UEA-1的能力,内皮祖细胞在基质胶上同样能够形成血管样结构,培养至第2周晚期内皮祖细胞集落出现,迅速生长形成典型的铺路石样,并能够在体外传代培养,细胞数量、细胞表面CD34、FLK-1表达、体外黏附、增殖和迁移能力及晚期集落出现时间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采用全骨髓培养的方式能够实现小型动物内皮祖细胞的筛选扩增,且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90.
背景:对于小型实验动物,通过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进行内皮祖细胞培养、扩增的方法较为繁琐。目的:探讨采用全骨髓培养方式扩增小型动物内皮祖细胞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全骨髓培养分离C57BL/6小鼠内皮祖细胞,培养第7天行DiL-acLDL和FITC-UEA-1双荧光染色检测,并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CD34、FLK-1表达情况。同时检测其体外血管生成能力,黏附、增殖和迁移能力。设立骨髓单个核细胞培养法为对照。结果与结论:全骨髓培养至第2天便可见早期内皮祖细胞集落形成,第7天时可见大量短梭状内皮祖细胞,其具有吞噬DiL-acLDL及结合FITC-UEA-1的能力,内皮祖细胞在基质胶上同样能够形成血管样结构,培养至第2周晚期内皮祖细胞集落出现,迅速生长形成典型的铺路石样,并能够在体外传代培养,细胞数量、细胞表面CD34、FLK-1表达、体外黏附、增殖和迁移能力及晚期集落出现时间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采用全骨髓培养的方式能够实现小型动物内皮祖细胞的筛选扩增,且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