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14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晕厥是儿科临床常见症状,病因复杂,儿童晕厥中以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VS)最常见,50%以上的晕厥属于血管迷走性晕厥[1]。直立倾斜试验(head upright tilt test,HUT)对不明原因晕厥进行了诱发试验,已成为诊断VS的重要方法,为VS提供了直接依据和标准[2~4]。近几年来HUT的方法学已成为研究的热点,本组拟通过对58例不明原因晕厥患儿的试验观察,以探讨适用于儿童的简便易行的倾斜试验方法。对象和方法一、对象2001年8月以来在我院门诊和住院的不明原因晕厥患儿58例,男25例,女33例;年龄6~16岁,平均年龄(11.0±2.2)岁;病程5d~3年;…  相似文献   
22.
笔者用心电图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对北京市儿童进行筛查,旨在了解我国城市儿童心脏的健康状况。一、对象和方法:1996年9月~1997年5月,选北京市朝阳区中等条件的幼儿园两所,中小学各一所,共有3~14岁儿童894名。除去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儿童2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1例,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1例,890名无心脏病病史者组成本题研究对象。男460名,女430名,平均年龄7岁。全部小儿经询问病史、体检、心电图及完整彩超检查。对心律失常或可疑心律失常者进行心电图监测或记录24小时动态心电图。二、结果:890名小儿中,23例有心脏异常,发生率2.6%。其中…  相似文献   
23.
手指血压连续监测法辅助诊断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直立倾斜试验作为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 (VS)的辅助在临床上有一定的意义[1] ,但检查时直立时间较长 ,对小儿较困难。主动站立试验时间虽短 ,但对站立时血压和心率的动态改变过程了解较少 ,并且诊断标准也不统一。我们用手指血压连续监测法 (finapres) [2 ] ,连续监测了正常及晕厥小儿站立时的血压、心率 (HR)的改变过程 ,以探讨其辅助诊断VS的可行性。一、对象和方法1 对象 :(1 )VS组 :1 998年 4~ 1 1月首都儿科研究所共诊断治疗VS患者 32例 ,男 1 0 ,女 2 2例 ,年龄 7~ 1 8岁 (平均1 2岁± 3岁 )。诊断标准 :在近半年…  相似文献   
24.
小儿心力衰竭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8  
座谈内容 :1 新生儿、婴幼儿心力衰竭的诊断与治疗2 小儿不同心血管疾病并发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3 心律失常与心力衰竭4 心脏舒张功能障碍与心力衰竭5 心力衰竭的辅助检查及实验室诊断6 心力衰竭治疗药物的选择、评价及应用进展7 心力衰竭的基因治疗与心脏移植术张乾忠教授 :心力衰竭是儿科临床上常见的急重症之一 ,实际上它是一个综合征 ,病因较多 ,不少疾病都可以并发心力衰竭。目前对小儿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尚存在一些具体问题 ,而且近年来国内外对心力衰竭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又有不少新进展 ,出现了一些新概念、新理…  相似文献   
25.
川崎病是一种主要发生于<5岁儿童的系统性血管炎,自40多年前首次在日本被报道以来,全世界已有超过60个国家报道了川崎病的发生,已成为发达国家后天性儿童心脏病的主要原因。不同的调查方法、依赖于临床表现的诊断和不完全川崎病病例的比例导致各国流行病学结果存在差异性和局限性,高估或低估了真实发病率。但流行病学研究揭示了该病病因与基因及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的特点,包括亚裔人口的高发病率、家族内高发病率、显著季节性和年龄分布等。疾病本身发病率的增高、临床工作者对疾病认识的增强及就诊率的提高或许共同导致近年来该病发病率在多数国家呈上升趋势。该文对各国的川崎病流行病学研究进行回顾。  相似文献   
26.
目的提高儿科临床对华法林所致消化道出血的预防和处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两例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瘤患儿口服华法林所致消化道出血的诊治经过。结果病例1为5岁女童,因川崎病合并右侧串珠样冠状动脉瘤、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服用华法林、阿司匹林治疗1年,因柏油便、面色苍白3天入院,查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2.5,血红蛋白56g/L,胃镜提示糜烂性胃窦炎,经停用华法林、静脉注射维生素K、输注红细胞、静脉滴注奥美拉唑后患儿出血终止,1周后恢复华法林治疗,消化道出血诱因为胃窦炎。病例2为3岁男童,川崎病合并右侧冠状动脉巨大瘤2年,规律口服阿司匹林及华法林,但未监测凝血功能,本次因便血就诊,便常规提示隐血阳性,血红蛋白109g/L,INR 3.78,经停用华法林、阿司匹林2天后未再排血便,1周后恢复阿司匹林和华法林治疗,出血诱因为未监测INR,从而导致华法林剂量偏大。结论华法林的血药浓度受多因素影响,需定期监测INR从而确定最佳剂量。合并消化道基础病的患儿应根据个体情况调整治疗,患儿一旦出血应及时停药并对症处理。  相似文献   
27.
С�����鲡��״�������˵�Σ������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目的探讨川崎病(KD)患儿合并冠状动脉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按照KD诊断标准,对北京儿童医院2000-01-01—2004-12-31收治的644例KD患儿临床资料、治疗方法以及实验室资料进行分析。结果Pear-son卡方检验显示,患儿性别、发热持续时间、丙种球蛋白使用时间、丙种球蛋白使用剂量、血沉及C反应蛋白与KD合并冠状动脉损伤有关(P<0·05);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发热持续时间、丙种球蛋白使用剂量与冠状动脉扩张显著独立相关(P<0·05)。结论对男性、发热持续时间长的KD患儿应予足够重视,早期足量使用丙种球蛋白以减少或减轻冠状动脉并发症。  相似文献   
28.
研究背景儿童肥胖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尤其是少数族裔和低收人人群^1。与正常体重同龄人相比,超重儿童释患各种疾病的风险增高、自信降低,焦虑和抑郁症的患病率也有所升高^2-2。尽管研究结果尚不充分,已有证据表明体重减轻和学习成绩提高存在一定关联^6,因而建议在临床评估及治疗肥胖儿童的过程中临床医生应起到核心作用^7.8。  相似文献   
29.
窦房结是心脏的最高级起搏点 ,凡是心脏激动发源于窦房结引起的心律 ,称为窦性心律。正常窦性心律特征为 :P波位于QRS波之前 ,PⅠ、Ⅱ、aVF、Ⅴ5直立 ,PaVR倒置 ;P -R间期不小于正常低限 ;频率在正常范围 ,即 1岁以内 10 0~ 14 0次 /分 ,1~ 6岁 80~ 12 0次 /分 ,6岁以上 6 0~ 10 0次 /分。窦性心律失常可以是原发的(窦房结病变 ) ,也可是继发的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药物影响等 ) ,包括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窦房结游走性心律、窦房阻滞、窦性静止及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窦性心动过速及窦性心律不齐是小儿最常见…  相似文献   
30.
<正> 心电频谱图是从人体工程学的观点采用生物控制论概念,通过微机对心电信号进行快速付立叶变换,把时域信号转变到频域中分析,用9个函数图来表示。我们采用BIE—8型频谱心电图仪对北京市正常儿童、青少年1196例正常心电频谱图进行了初步分析。检查:男575例,女621例,年令2~18岁。其中2~3岁129例,4~6岁209例,7~11岁327例,12~18岁486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