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29篇
  免费   210篇
  国内免费   156篇
医药卫生   4795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182篇
  2013年   215篇
  2012年   267篇
  2011年   323篇
  2010年   317篇
  2009年   312篇
  2008年   253篇
  2007年   289篇
  2006年   244篇
  2005年   237篇
  2004年   228篇
  2003年   198篇
  2002年   182篇
  2001年   162篇
  2000年   126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71.
腹腔间室综合征的监护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宏  朱光君  常文  刘翠华 《医学信息》2007,20(9):1715-1717
腹腔间室综合征(ACS)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腹内压(IAP)急剧升高到一定的程度后,引起了包括心、肺、肾、脑、胃肠等多器官、多系统的病理生理改变所形成的一种临床综合征。ACS是一种严重的综合征,其发生发展比较隐匿,常被其他症状所有掩盖,病死率极高四。(中外文献报道死亡率高达62.5%-75%)可见于创伤、休克、烧伤、器官移植等多种疾病的病人。早期识别高危病人,监测脏器功能,实施预见性监护,对提高病人救治成功率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2.
白细胞在油酸引起的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0.1ml/kg油酸静脉注入复制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实验动物出现呼吸困难、低氧血症和白细胞减少。注油酸二小时后,肺指数、血清及BALF中β-葡萄糖醛酸酶(β-g)活力明显增高。组织学检查可看到肺微血管内有白细胞聚集,间质有白细胞浸润,间质和肺泡内水肿,出血和充血。以抗多形核白细胞抗体造成白细胞减少的大鼠,肺损伤就没有正常大鼠那样严重。结果表明白细胞参与油酸引起的急性肺损伤。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探讨溴隐停和美多巴对重型颅脑损伤迁延性昏迷催醒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7年来收治的车祸致重型颅脑损伤迁延性昏迷病人51例,其中用溴隐停和美多巴催醒治疗(治疗组)30例,常规治疗(对 照组)21例。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伤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恢复良好者9例,占30.0%;中残和重残者各7例,占23.3%;持续植物状态(PVS)者8例,占26.7%;平均昏迷时间124天,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溴隐停和美多巴对重型颅脑损伤迁延性昏迷有良好的催醒作用。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炎症因子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与抑炎因子IL-10基因表达的动态变化与治疗前后症状改善的关系,寻找简便易行能较好反映气道炎症客观指标。方法对42例症状期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采用RT-PCR方法,进行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普米克TM气雾剂200~1000 μg/d)外周血单个核细胞GM-CSF/β actin mRNA,IL-10/β-actin mRNA表达动态监测,并与健康人对比。结果 GM-CSF /β-actin与IL-10/β-actin相对比值在症状期哮喘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 2.751 7±0.695和5.097 2±0.853(P=0.038)。抗炎治疗后随症状缓解,PBMCs GM-CSF /β-actin与IL-10/β-actin相对比值下降至2.426±0.755(P=0.000)。结论动态观察炎症因子/抑炎因子的相对值-GM-CSF/IL-10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表达变化,对于客观判断临床疗效及指导进一步的抗炎治疗可能更具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5.
应用HDI型超9彩色声像仪,观察41例老年脑梗死患者和48例无脑梗死老年人(对照组)两侧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斑块情况,两侧颈动脉和椎动脉颅外段内径、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发现:(1)脑梗死组颈总动脉主干与分叉处内膜-中层厚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厚,发现粥样硬化斑块32例,占78.0%;(2)脑梗死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内径明显增宽;脑梗死组颈动脉和椎动脉颅外段舒张期末流速值、最高流速平均值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反映外周阻力的搏动指数、阻力指数,脑梗死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老年脑梗死与颈动脉、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颈动脉软斑块是可能发生潜在老年脑梗死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6.
对小白鼠免疫功能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 ,试验结果表明 ,肺宝颗粒 1 3.4g/kg(相当生药 2 5 .8g/kg) ,能明显促进鸡红细胞免疫的小白鼠血清溶血素 (IgM)生成 ,具有增强特异性体液免疫功能的作用。 6 .7g/kg(相当生药 1 2 .9g/kg)能促进小白鼠网状内皮系统 (RES)吞噬功能 ,具有增强机体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 1 3.4g/kg对卡介苗 (活菌 )所致小白鼠迟发超敏反应 (Ⅲ型变态反应 ) ,有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 ,能明显提高机体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7.
目的 :介绍 1997年 4月至 1999年 10月我院 180例冠脉架桥手术 (CABG)患者麻醉特点及处理原则。方法 :采用小剂量咪唑安定 ,阈下值氯胺酮 ,常规剂量芬太尼诱导 ,异氟醚、异丙酚持续镇静的麻醉方法 ,分析180例接受CABG手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麻醉用药情况和术中血流动力学状况。结果 :本组麻醉诱导平稳 ,循环稳定 ,体外循环时间平均 115min ,升主动脉阻断时间平均 5 5min。围术期死亡率 0 6 % (1例死于鱼精蛋白过敏 )。患者术后清醒时间 46h ,拔管时间平均 14h。结论 :即使是在严重冠心病患者 ,采用多种小剂量镇静药及大剂量芬太尼诱导、维持的麻醉方法 ,能获得平稳的麻醉诱导和维持以及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状态 ,从而有效防止围手术期低血压和心律失常造成的心肌缺血和围手术期心肌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78.
自发性脑室内出血虽然发病率较低 ,但病情重 ,处理困难 ,死亡率高( 1) ;恰当的治疗方法直接关系到病人的预后。现将近年来我院收治 18例高血压脑室内出血的治疗体会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我科自 1994~ 1998年间共收治脑室内出血18例 ,男 11例 ,女 7例 ,年龄 45~ 76岁 ,平均 5 7.3岁。经临床和CT证实为高血压脑室内出血。血肿部位和GCS评分 单侧脑室 8例 ,单侧三、四脑室5例 ,双侧脑室 2例 ,双侧三、四脑室 3例。GCS 3~ 7分 13例 ,8~ 9分 4例 ,10分 1例。治疗方法 入院后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外科治疗。在局麻…  相似文献   
79.
七氟醚和异氟醚心血管效应的比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侯立朝  张宏  熊利泽  胡文能  曾祥龙 《医学争鸣》2000,21(11):1363-1366
目的 比较不同浓度七氟醚和异氟醚的心血管效应 .方法  2 0只健康杂种犬随机分为七氟醚组和异氟醚组 .监测有创动脉压 ;经大静脉置入漂浮导管测定肺动脉楔压、中心静脉压、心输出量 .吸入麻醉药 (七氟醚或异氟醚 ) ,维持其呼气末浓度在 14.5 m L· L- 1 或 8.5 m L· L- 1 ,10 min后测定上述参数值 .结果 七氟醚和异氟醚 :1对心率均没有显著影响 ;2均可呈剂量依赖性地降低体循环血压和血管阻力 ,对心功能也有剂量依赖性的抑制作用 ,两药之间的差异没有显著性 ;3七氟醚降低肺动脉压的作用强于异氟醚 ,但与浓度大小无明显关系 .结论 七氟醚和异氟醚具有相似的心血管效应 ,除七氟醚降低肺动脉压的作用强于异氟醚外 ,二药对心血管系统功能均有剂量依赖性的抑制作用 .  相似文献   
80.
电缆燃烧烟雾中毒是临床上比较少见的疾病。电缆燃烧主要产生氯化氢、氯气等有害气体,对人的眼、呼吸道粘膜和皮肤产生刺激,表现为畏光、流泪、流涕、咽痛、咳嗽、胸闷及胸痛,重者出现喉头水肿、痉挛及肺水肿,积极预防肺水肿的发生是抢救中毒的关键。我科1991年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