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3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肿瘤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调查分析肿瘤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09年1~6月肿瘤手术患者病历80份,对抗菌药物品种的选择、适应证、给药剂量和途径、初次给药时机、术后用药时间、联合用药、药物反应等情况进行合理性评价。结果在80例肿瘤手术病例中,给药剂量和途径、初次给药时机合理率达100%;手术后用药时间合理9例,占11.2%;基本合理5例,占6.25%;不合理66例,占82.5%;联合用药合理19例,占23.8%,基本合理30例,占37.5%;不合理31例,占38.7%;抗菌药选择合理31例,占38.8%;不合理49例,占61.2%;适应证合理31例,占38.8%;不合理49例,占61.2%。结论本院肿瘤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合理性较差,需加强学习和管理。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不良反应出现的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00-2010年国内医学期刊相关参麦注射液不良反应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参麦注射液不良反应多发生于中老年,而且女性多于男性,不良反应大多数在用药过程中的前30 min内出现,临床表现以过敏反应居多.结论:临床医护人员及药师应重视参麦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加强用药过程中的监测,做到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43.
目的观察小剂量动脉栓塞化疗(TACE)治疗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3-12~2014-08该科159例不能手术单病灶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小剂量TACE组94例(A组)和常规剂量TACE组65例(B组)。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肿瘤标志物(AFP)、肿瘤影像学(CT或MRI)、肝功能等变化,评估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率、肿瘤缩小情况和生存预后。结果 A组、B组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率分别为76.5%、63.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5)。术后6个月肿瘤缩小有效率A、B组分别为25.5%(24/94)、29.2%(19/6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6,P=0.605);A组与B组术前甲胎蛋白阳性例数分别为68例、46例,术后1个月甲胎蛋白下降超过50%的比例分别为55.8%(38/68)、52.2%(24/4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2,P=0.695);术后1年生存率A组与B组分别为82.9%(78/94)、75.4%(49/6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78,P=0.240)。A组肝功能ALT、AST术后第1、3、5天明显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第7天A组的ALT、AST基本正常,而B组仍高于正常。结论小剂量TACE治疗肝癌的疗效与常规剂量TACE无差异,且对肝功能的影响小。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丹皮酚在体外对人食管癌Eca-109细胞放射增敏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 MTT 法检测丹皮酚对Eca-109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松胞素B ( CB )微核法研究丹皮酚对Eca-109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克隆形成试验观察丹皮酚对Eca-109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射线联合丹皮酚对Eca-109细胞的COX-2和Survivin表达的影响。结果①丹皮酚对人食管癌细胞Eca-109有生长抑制作用,半数抑制浓度( IC50)为(59.40±2.23) mg/L。②7.81 mg/L 丹皮酚加重照射后Eca-109细胞的染色质损伤,提高其放射敏感性。③克隆形成实验显示,丹皮酚对Eca-109细胞有增敏作用,放射增敏比为1.092。④6 Gy X射线照射后48 h,Eca-109细胞中的COX-2和Survivin的表达增加(P<0.01),3.91、7.81、15.63 mg/L丹皮酚可不同程度降低照射后COX-2和Survivin的表达,其中3.91 mg/L丹皮酚对COX-2表达的下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两种蛋白表达的变化呈正相关性(r=0.955,P<0.05)。结论丹皮酚在体外对人食管癌细胞 Eca-109有放射增敏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COX-2和Survivin两种蛋白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45.
目的观察毒结清口服液联合含硼替佐米化疗方案治疗骨髓瘤骨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西医符合骨髓瘤骨病,中医符合骨痹-脾肾亏虚,毒瘀互结证诊断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含硼替佐米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毒结清口服液,35d为1个疗程,4个疗程结束后评价两组患者实验室及临床疗效相关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9.66%,高于对照组的64.29%(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骨硬化蛋白、校正血清钙含量均低于对照组,血红蛋白含量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骨痛NRS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毒结清口服液能提高化疗治疗骨髓瘤骨病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46.
47.
目的观察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动态血压(ABP)及血压变异性(BPV)的特点。方法按有无糖尿病将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2组,研究组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对照组为单纯老年原发性高血压,进行24 h无创性动态血压监测,之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日间平均收缩压、日间脉压、日间收缩压标准差及日间收缩压标准差变异系数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增大(P<0.05)。结论糖尿病可导致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ABP及BPV增大,尽早评价ABP、BPV,对患者病情判断、指导治疗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8.
目的构建HBx基因缺失突变质粒pUC-HBV1.0.X7,研究HBx缺失对HBV复制和转录的影响。方法以包含HBV全长基因组的野生型质粒pUC-HBV1.0为模板,用定点突变技术构建HBx基因缺失突变质粒pUC-HBV1.0.X7,并酶切和DNA测序鉴定。用SapⅠ单酶切这两种质粒,获得线性的野生型和HBx缺失突变型HBV基因组,经转染试剂PolyJetTMReagent介导分别瞬时转染到HepG2细胞中。在转染后各时间点Western blot检测HBx蛋白的表达,Southern blot和Real-time PCR同时检测细胞质DNA复制和细胞核cccDNA的合成,Real-time PCR分析定量HBV前基因组RNA(pgRNA)的转录。结果在野生组中可检测到HBx蛋白的表达,而在HBx突变组中HBx蛋白的表达低于Western blot的检测范围。两组中各时间点合成的cccDNA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转染后96 hHBx突变组中细胞质DNA的复制和pgRNA的转录都分别比野生组减少50%~70%(P<0.05)。结论 HBx缺失虽然不影响细胞核HBV cccDNA的合成,但是它能下调细胞质HBV DNA的复制和pgRNA的转录。  相似文献   
49.
目的制备1种对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有选择性吸附的材料,并初步评价该系列材料的血液相容性。方法通过紫外辐照接枝的方式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无纺布(PBTNF)上接枝不同比例的丙烯酸(AAc)(接枝率分别为17%、35%、45%、55%、60%),研究PBTNF-AAc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的吸附能力;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改性PBTNF-AAc表面,并考察PBTNF-AAc的溶血率及血小板粘附性能。结果在体外实验中测得上述5接枝率的PBTNF-AAc对LDL的去除率分别为(50.8±3.2)%、(56.1±6.9)%、(66.5±6.9)%、(83.4±3.9)%和(85±2.9)%,以及血小板粘附的数量(×106/cm2)分别为92.0±25.7、29.5±5.6、20.5±3.6、14.9±1.5和12.9±1.8,且溶血率均<5%。结论所制备的PBTNF-AAc对LDL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且血液相容性良好。  相似文献   
50.
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静脉给予马来酸桂哌齐特加入氯化钠溶液,对照组给予三磷酸胞苷二钠氯化钠溶液。结果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神经传导功能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