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94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42.
目的建立大鼠先天性膈疝(congenital diaphragmatic hernia,CDH)模型,检验妊娠晚期维生素C干预对先天性膈疝的发生率以及胎肺发育的作用。方法妊娠S-D雌鼠12只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维生素C组(W)、膈疝组(N)及治疗组(T)。N、T组除草醚(nitrofen)灌胃建立胎鼠先天性膈疝模型;孕晚期W、T组维生素C干预。正常孕期前一天(孕21天)剖腹取出胎鼠,记录体质量及肺脏质量;检查胎鼠膈疝的发生率、发生部位、膈肌缺损程度;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显示ki-67的表达,计算机软件分析计算胎肺组织中增生细胞的比例。结果膈疝组与治疗组膈疝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胎鼠平均体质量高于另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维生素C组及治疗组的平均胎肺质量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高于膈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膈疝组增生细胞比例低于另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除草醚的应用,成功建立了大鼠的先天性膈疝模型。膈疝组胎鼠的肺脏质量降低,增生细胞比例减少,可能存在肺脏发育不良。维生素C不能明显改变胎鼠先天性膈疝的发生率,但可提高胎鼠肺脏质量,提高增生细胞的比例,促进胎肺发育。  相似文献   
43.
慢性硬膜下血肿 (CSDH)是神经外科常见病之一 ,年发生率 1~ 2 / 10万 ,老年人约 16 .5 / 10万 [1 ] 。我院 1996年 1月至 2 0 0 1年 2月收治老年 CSDH 5 7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5 7例 ,男 5 2例 ,女 5例 ,年龄均在 6 0岁以上 ,有明确外伤史 42例 (74% ) ,其中跌伤 2 7例 ,车祸15例。病程 :3W~ 1个月 6例 ,1~ 2个月 36例 ,2个月以上 15例 ,均有中间缓解期 ,缓解期短至数周 ,长至数月 ,缓解期间无明显症状。1.2 临床表现 头痛 45例 (80 % ) ,呕吐 2 5例 (4 2 % ) ,视神经乳头水肿 15例 (2 6 % ) ,智能障碍…  相似文献   
44.
围产期先天性消化道发育畸形的外科处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消化道畸形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畸形之一,研究表明20%与遗传因素有关,其次为染色体畸形(10%)、环境因素(10%)及原因不明(60%)。发生率国内各地报道不一,从1.11~4.11/万围产儿,1998年报告41740万活产儿(出生后7d内)调查中,有82例为消化道畸形(19.4/万活产儿),发生率依次为肛门闭锁或狭窄、小肠闭锁或狭窄、胆道闭锁、肠旋转不良、巨结肠、胃破裂、食管闭锁、胎粪性腹膜炎。近年来胎儿学和围产医学飞速发展,人们已经将胎儿和新生儿作为一个生理上的整体来对待,诊断技术的发展使得很多疾病在胎儿期即可得到确诊和监测,孕期监测从孕13周开始,一直延续到生后7d。  相似文献   
45.
1984~1995年收治1月以内新生儿胸部外科急症40例,其中先天性膈病25例、先天性大叶性肺气肿2例、先天性大泡型肺囊肿4例、自发性气肿9例。共同的临床特点是生后不久出现持续性进行性呼吸困难。全组死亡5例,死亡率为12.5%,本文重点讨论先天性膈疝的诊断,依据病史、体检和X线片绝大多数患儿可术前确诊。膈疝治疗鉴于能来院就诊者多元高危膈疝,入院后经简单围手术期处理即可手术。提高治愈率关键在于肺部发育程度与治疗肺动脉高压方面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肝蒂阻断联合低中心静脉压技术对肝右叶癌切除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2006年12月至2008年6月施行肝右叶癌切除术的患者48例,随机分为低中心静脉压(CVP)组(LCVP组,23例)和常规手术组(对照组,25例).LCVP组切肝时经药物处理使CVP<5 mm Hg(1 mm Hg=0.133 kPa)、收缩压≥90 mm Hg,对照组则按常规手术处理.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肝肾功能的变化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LCVP组和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26.67±109.13)ml和(538.33±177.07)ml,LCVP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LCVP组术后住院时间为(8.52±1.78)d,对照组为(9.40±1.68)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肝右叶癌切除术中,肝蒂阻断联合低CVP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住院时间,且对患者肝肾功能无损害.  相似文献   
47.
目的分析先天性食管闭锁的临床治疗效果,探讨先天性食管闭锁患儿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采取手术治疗并存活的303例先天性食管闭锁患儿临床资料。对其中Ⅲ型食管闭锁患儿按照所采取的手术方式(开放性手术或腔镜手术)进行分组后比较分析。结果 303例中,Gross分型Ⅰ型10例,Ⅱ型4例,Ⅲ型261例,Ⅳ型9例,Ⅴ型19例;术后出现吻合口漏64例,吻合口狭窄87例。261例Ⅲ型病例中,实施开放性手术84例,腔镜手术177例;术后出现食管吻合口漏56例(开放手术组39例,腔镜手术组17例);食管吻合口狭窄72例(开放手术组8例,腔镜手术组64例);气管食管瘘复发17例(开放手术组2例,腔镜手术组15例);经卡方检验,Ⅲ型先天性食管闭锁患儿两种术式之间术后吻合口漏及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结论先天性食管闭锁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为吻合口漏及吻合口狭窄,对于吻合口漏可采取保守治疗,吻合口狭窄多数经食管扩张可以缓解。Ⅲ型食管闭锁胸腔镜手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较开胸手术低,但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较高。气管食管瘘复发罕见的术后并发症,经再次手术修补可治愈。  相似文献   
48.
伴有单侧输尿管开口异位发育异常的肾脏 ,常异位于盆腔 ,手术切除时定位困难。我们自 1999年起应用腹腔镜切除发育异常肾脏 6例 ,取得良好效果。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1999年 11月~ 2 0 0 1年 2月应用腹腔镜切除发育异常肾脏 6例 ,均为女性 ,年龄 3~ 5岁 ,平均 7.6岁。发育异常肾脏左右侧各 3例。临床症状 :正常排尿以外滴尿。查体见外阴部有正常尿道口、阴道口 ,自阴道口滴尿 ,寻找异位开口困难。静脉尿路造影示 :一侧有正常肾脏 ,另侧肾脏不显影。B超及CT示肾区、腹腔及盆腔未见肾脏。诊断为输尿管开口异位、肾发育异常。经腹腔镜手…  相似文献   
49.
腹腔镜改良Soave巨结肠根治术后排便功能的随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评价腹腔镜改良Soave根治术后患儿排便控制情况。方法 自 1999年 5月~2 0 0 1年 9月 ,对 6 4例年龄为 10d~ 1岁的先天性巨结肠患儿行腹腔镜改良Soave巨结肠根治术。术后定期随访患儿 ,平均随访时间为 (2 3.8± 1)个月 ,对患儿大便控制能力、便秘及结肠炎的发生率进行评价。结果 获访 4 3例患儿。大便控制评分正常 (10分 ) 2 2例 ,好 (6~ 9分 ) 18例 ,欠佳 (1~ 5分 )3例 ;1例患儿 (2 .3% )有持续便秘 ;5例 (11.6 % )患儿曾出现结肠炎。结论 应用腹腔镜改良Soave巨结肠根治术治疗新生儿及小婴儿先天性巨结肠 ,术后可获得良好的排便控制功能。  相似文献   
50.
B超在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腹部B超检查在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5例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患儿的腹立位平片、消化道钡餐及腹部B超检查、病因及术后诊断情况。结果腹立位平片检查75例,确诊为十二指肠梗阻46例,诊断率为61.33%;经消化道钡餐检查确诊14例,其中断肠旋转不良8例(8/11例),诊断率为72.73%;腹部B超检查79例,诊断为十二指肠梗阻78例(98.73%),肠旋转不良诊断率为95.65%(44/46)。结论腹部B超对十二指肠梗阻的诊断与病因鉴别有重要意义,可作为十二指肠梗阻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