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94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肠旋转不良(malrotation of intestine)是指在胚胎期肠道以肠系膜上动脉为轴心的旋转运动不完全或异常,使肠管位置发生变异和肠系膜的附着不全而引起的肠梗阻,是十二指肠梗阻中的重要类型。发病率约为5000个活产儿中1个,男性多于女性。  相似文献   
32.
婴儿胆总管囊肿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胆总管囊肿可发生于不同年龄 ,儿童常以腹痛为主要临床症状 ,但小婴儿常为无痛性腹内肿物。为比较小婴儿患儿不同于其他年龄组患儿的临床特点 ,笔者总结了自 1986~ 2 0 0 0年收治的32 8例胆总管囊肿的临床资料。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男 70例 ,女 2 5 8例 ,男∶女约为 1∶3.7。均手术治疗。笔者对临床症状 ,肝功能结果及囊肿类型进行了分析 ,应用SPSS软件进行 χ2 、非配对的t检验 ,P <0 .0 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2 .分组 A组 (婴儿组 ) :年龄 12个月以下共 77例 ;B组 (幼儿组 ) :13个月~ 3岁 83例 ;C组 (儿童组 ) :…  相似文献   
33.
患儿,男,8d,主因“生后排便量少,间断腹胀伴呕吐7d”入院.患儿生后7~8 h排少量胎便,生后1d逐渐出现腹胀,排便量少,每日4~5次,每次约1个指节大小,患儿食欲减退,当地医院予开塞露通便后少量排便及排气,行腹部B型超声提示肠间隙增宽,建议进一步造影检查,家长拒绝.后患儿仍有腹胀,并出现呕吐黄绿色液体,于生后5d就诊于外院,行腹部B型超声提示肠管扩张,首先考虑先天性巨结肠、腹水,建议上级医院就诊.遂转至我院以“腹胀原因待查”收入院.入院查体:全身皮肤淡黄染,先天愚型面容,心肺查体未及明显异常,腹膨隆,可见腹壁静脉,偶可见肠型,腹软,无压痛,未及肌紧张,未及明细包块,叩诊全腹鼓音,移动性浊音(一),肠鸣音弱.直肠指诊:肛门无狭窄,未及明显裹手感,退指后有少量气体及粪便排出.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提供联合肝脏分隔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ALPPS)应用于门静脉癌栓病例中的经验,初步探讨其在门静脉癌栓病例治疗中的价值和进一步发展方向.方法 对解放军总医院肝胆外科2015年7月-2016年12月收治的3例应用于门静脉癌栓的ALPPS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采集患者基本信息、术前门静脉癌栓分型、术前肝功能Child-Pugh分级、ICG试验结果、预留肝体积、预留肝体积增长率、两期手术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生存情况等关键临床数据,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分析.结果 3例患者均完成ALPPS手术.根据门静脉癌栓的程树群分型,Ⅱ型1例,Ⅲ型2例.一期术前肝功能均为Child-Pugh A级,ICG R15平均为7.3%(4.2%~11.0%),平均预留肝体积387 ml(333 ~484 ml).两期手术平均间隔时间为24.7 d(9~50 d),平均预留肝体积的增长率为50.3% (24.4% ~ 82.3%).术后Clavien-DindoⅢ级以上的并发症1例,未出现死亡患者.截至2017年2月,2例患者因肿瘤复发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效果良好.所有患者均生存情况良好.解剖二期手术标本,均见癌栓坏死.结论 对于门静脉癌栓Ⅱ型和Ⅲ型的低预留肝体积患者,ALPPS是一种能够有效控制癌栓、提高根治性切除率的有价值的手术方式,结合肝动脉化疗栓塞等治疗方式有望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凝血功能障碍的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116例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16例患者中出现腹腔内出血9例,其中4例经凝血药物治疗后好转,5例保守治疗无效后采取2次手术,3例治愈,2例死亡.出现肝动脉血栓形成4例,均经溶栓抗凝治疗后好转.116例肝移植术后患者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36.
背景:肝移植能够为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提供正常的肝组织以纠正其遗传缺陷,改善铜代谢、肝硬化所致的各种临床症状及神经精神症状.目的:观察肝移植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效果.方法:选择17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3例患者行尸体肝移植,14例患者行亲体肝移植,所有肝移植患者动脉重建采用供肝动脉与受者肝固有动脉端端吻合,胆道重建均采用胆道端端吻合,术中均未放置胆道支架管支撑引流.结果与结论:围手术期死亡1例,生存时间超过1年15例,超过3年10例.8例伴有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患者中,6例症状得到不同程度改善.生存时间超过1年的15例患者移植后肝功能较移植前明显改善,血清铜蓝蛋白水平明显升高 (P < 0.05).证实肝移植可改变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代谢缺陷,是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婴儿乳糜腹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至2011年我们收治的7例乳糜腹患儿的诊治过程,7例患儿均采用禁食水、联合静脉营养的保守治疗,间断辅以腹腔穿刺或腹腔引流进行治疗。结果7例患儿治疗后乳糜腹均好转,未见明显复发。结论婴儿乳糜腹水经控制饮食、静脉营养、腹腔穿刺等保守治疗多能痊愈,可不予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8.
39.
目的探讨新生儿肠动力障碍症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新生儿肠动力障碍症患儿的症状、体征、辅助检查、内科保守治疗、外科手术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该病症病程长,内科无有效治疗手段,外科亦无明确器质性病变,诊治困难,病死率高,经外科分期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结论果断的肠造瘘术和适时的关肠瘘术,结合胃肠外营养是早期缓解病情,后期彻底治愈该疾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活体肝移植治疗肝细胞癌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180例肝癌患者接受肝移植治疗(活体肝移植34例,尸体肝移植146例)的临床资料,比较受者术后肿瘤复发率、总体存活率及无瘤存活率,并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明确其影响因素.结果 尸体肝移植受者术后5年的总体存活率和无瘤存活率分别为53 %和58 %,活体肝移植者均为60 %,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体肝移植和尸体肝移植术后肝癌的复发率分别为26.5 %和17.8 %,两组间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COX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血管侵犯(相对危险度2.118,95 %可信区间1.201~4.353,P<0.05)和是否符合UCSF标准(相对危险度3.490,95 %可信区间1.862~8.207,P<0.05)是影响肝癌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影响受者术后存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是否符合UCSF标准(相对危险度8.573,95 %可信区间3.016~18.261,P<0.01).结论 活体肝移植是治疗肝细胞癌的一项安全、有效的措施,但受者的选择标准和术后肝癌的高复发率现象需要进一步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outcome of living donor liver transplantation(LDLT)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Methods W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clinical data of 180 patients,who had received LDLT(n=34)or deceased donor liver transplantation(DDLT,n=146)for HCC,compared overall and recurrence-free survival between LDLT and DDLT,and identified the risk factors of tumor recurrence and prognosis by 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analysis.Results The 5-year overall survival and recurrence-free survival rate were 53 % and 58 %,respectively,in DDLT group,and 60 % and 60 %,respectively,in LDLT group.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overall (P=0.85)and recurrence-free(P=0.89)survival between these two groups.The tumor recurrence rate was 26.5 % in LDLT group,and 17.8 % in DDLT group,respectively(P=0.25).Multivariate COX regression model analysis identified vascular invasion(relative risk 2.118,95 % confidential interval 1.201-4.353,P=0.032)and tumor beyond UCSF criteria(relative risk 3.490,95 % confidential interval 1.862-8.207,P=0.015)as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of tumor recurrence,and tumor beyond UCSF criteria(relative risk 8.573,95 % confidential interval 3.016-18.261,P=0.006)as independent predictors of prognosis.Conclusion LDLT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procedure for patients with HCC,but further studies are required for selection criteria of recipients and higher HCC recurrence rate after LDL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