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0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探讨母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对早产儿病死率及早期主要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收集本课题组各协作单位在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产科出生胎龄24~36+6周早产儿的一般临床资料。按HDCP程度分为4组:HDCP组、子痫前期组、子痫组和无HDCP组,比较各组早产儿的病死率和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HDCP组早产儿病死率明显高于无HDCP组(χ2=9.970,P=0.019),其中以子痫前期病死率最高(4.8%),与无HDCP组(2.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DCP组(1.8%)、子痫组(3.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DCP组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发生率明显高于无HDCP组(χ2=13.241,P=0.004),其中子痫组发病率最高(35.4%),与无HDCP组(16.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HDCP组(19.9%)、子痫前期组(17.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DCP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生率明显高于无HDCP组(χ2=9.592,P=0.022),其中子痫组发病率最高(9.7%),与无HDCP组(2.0%)及HDCP组(1.7%)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与子痫前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随着HDCP的程度加重,BPD的发生率逐渐升高。HDCP对脑室内出血(IVH)、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早产儿视网膜病(ROP)、脓毒症无明显影响(χ2=7.054、7.214、0.358、3.852,P=0.070、0.065、0.949、0.278)。考虑患儿总体结局,即患儿死亡或存活但至少合并一种并发症,HDCP对其有影响(χ2=15.697,P=0.001),且随HDCP程度加重,其发生率逐渐增高。调整胎龄、出生体质量、性别、分娩方式、胎盘早剥、前置胎盘、产前激素、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窒息等因素,结果显示HDCP是导致早产儿死亡的危险因素(OR=2.159,95%CI:1.093~4.266),而子痫前期组、子痫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4、0.389);HDCP对RDS、BDP、ICH、NEC、ROP、脓毒症无明显影响。结论HDCP导致早产儿死亡风险增加,也是导致RDS及BPD发生率增加的高危因素,对NEC、ROP、IVH、脓毒症等主要并发症的发生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索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1日至2017年6月21日河源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均实施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结果:患者治疗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实施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3.
麻苗时代麻疹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保健科陈文超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出疹性传染病,在没有特异性的免疫手段以前,麻疹是威胁儿童健康最严重的传染病。我国从1966年开始使用麻疹活疫苗,1974年按程序免疫,1984年起依照世界卫生组织推...  相似文献   
24.
目的 通过测定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妊高征 )患者血清封闭抗体对配偶T淋巴细胞的封闭效率来探讨妊高征发病的免疫学机制。 方法 正常孕妇组 82例 ,其中早孕组 16例 ,中孕组32例 ,晚孕组 34例 ;妊高征组 15例 (孕晚期 )。将孕妇血清与配偶T淋巴细胞作用后加入荧光标记的CD3、CD4、CD8单克隆抗体。以流式细胞仪测定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封闭抗体对配偶T淋巴细胞分化抗原CD3、CD4、CD8的封闭效率。 结果 正常孕妇组 ,早孕妇女对配偶T淋巴细胞CD3、CD4、CD8的封闭效率分别为 (4.14± 1.0 2、2 .0 2± 0 .2 4、2 .37± 1.0 5 ) % ,高于中孕期 (- 0 .2 9± 0 .13、1.0 3± 0 .2 7和 0 .6 5± 0 .2 3) % (P均 <0 .0 5 ) ;而晚孕期妇女血清对配偶T淋巴细胞CD3、CD4、CD8的封闭效率最低 (- 1.33± 1.4 7、0 .15± 0 .0 1和 - 1.0 4± 0 .37) %。妊高征患者血清对配偶CD3、CD4、CD8的封闭效率 (- 4 .16± 1.2 5、- 2 .13± 0 .4 3和 - 3.38± 1.0 6 ) %明显低于正常晚孕妇女 (P<0 .0 1、0 .0 0 5、0 .0 0 5 )。 结论  (1)封闭抗体随孕周增加而降低 ,到晚孕期达到最低水平。 (2 )正常妊娠妇女孕早期血清高水平的封闭抗体 ,保证了胚胎早期的正常发育。(3)妊高征患者血清中封闭抗体的减少可能是导致妊高征发病的重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原花青素(proanthocyanidins,PC)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心肌能量代谢的影响及其抗氧化能力。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均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IRI模型组、PC 80 mg·kg~(-1)、PC160 mg·kg~(-1)组。首先用不同剂量的PC对大鼠进行预处理,然后利用Langendorff灌流技术制备心肌IRI模型,并观察PC作用后,IRI心肌高能磷酸化合物(high energy phosphates,HEP)、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变化。结果:PC 160 mg·kg~(-1)组和PC 80 mg·kg~(-1)组左心室心肌组织的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一磷酸腺苷(adenosine monophosphate,AMP)及总腺嘌呤核苷酸(total adenine nucleotides,TAN)分别为(0.16±0.06)mg·g~(-1),(0.51±0.15)mg·g~(-1),(0.80±0.26)mg·g~(-1),(1.47±0.44)mg·g~(-1)和(0.14±0.07)mg·g~(-1),(0.34±0.11)mg·g~(-1),(0.74±0.31)mg·g~(-1),(1.22±0.44)mg·g~(-1),均高于IRI模型组(P0.01);PC 160 mg·kg~(-1)组左心室肌组织的ADP高于PC 80 mg·kg~(-1)组(P0.01)。与IRI模型组比较,PC 2个剂量组左心室肌组织的SOD活性分别为(154.3±23.7)n U·mg~(-1),(134.1±18.8)n U·mg~(-1),活性升高(P0.01,P0.05);MDA含量分别为(3.4±0.6)μmol·g~(-1),(2.6±0.6)μmol·g~(-1),含量减少(P0.01);PC 2个剂量组左心室肌组织的SOD活性、MDA含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具有改善IRI心肌能量代谢和抗氧化的作用,能起到保护心肌IRI的作用。  相似文献   
26.
李晓乐  徐大星  陈文超 《新中医》2019,51(4):215-217
目的:观察以银质针肌肉导热疗法为主联合外敷治疗早期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纳入85例早期KOA患者(Kellgren-LawrenceⅠ级或Ⅱ级)。给予在膝关节采用银质针肌肉导热疗法治疗,每周2次,共治疗2周。每次银质针治疗结束后均在患膝前侧外敷天柏金黄散。治疗后评定疗效,进行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OA指数疼痛项目评分、僵硬项目评分及躯体功能项目评分。结果:本研究治愈28例,好转5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5.29%。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本组患者的疼痛项目评分、僵硬项目评分及躯体功能项目评分均降低(P 0.01)。研究过程各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以银质针肌肉导热疗法为主联合外敷的治疗方案可有效减轻早期KOA患者的疼痛症状,增加关节活动度,减轻关节功能障碍对患者日程生活的影响,短期疗效显著,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27.
28.
目的 探讨Ang-1和Ang-2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使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6例HCC组织和5例正常肝组织中,Ang-1和Ang-2的表达,检测HCC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5例正常肝组织中,Ang-1阳性者3例,Ang-2均为阴性.HCC组织中Ang-2阳性率为83.33%,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33.33% (P <0.05).Ang-2表达与MVD有关,Ang-2阳性者MVD为28.48±10.36,阴性者为14.22±1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ng-2表达与血管侵犯、侵袭转移程度有关(P<0.05).结论 HCC组织中Ang-2高表达,且与肿瘤血管生成有关,检测Ang-2有助于判断肿瘤侵袭转移能力,但不能反映恶性程度.  相似文献   
29.
胃肠间质瘤基因突变和分子靶向治疗相关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肠管间质瘤是最常见的胃肠管原发的间叶源性肿瘤.胃肠管间质瘤的发生是由KIT基因突变导致KIT蛋白的组成性激活引起的.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 alpha,PDGFRA)也与胃肠管间质瘤的发病机制有关.KIT的突变位点主要是exon11、exon9、exon13和exon17;PDGFRA的突变位点主要是exon18、exon12和exon14.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参数、对甲磺酸依马替尼的反应与突变所在的位置及突变类型相关.甲磺酸伊马替尼是一个选择性的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其临床应用是胃肠管间质瘤分子靶向治疗的里程碑.本文就胃肠管间质瘤基因突变和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概述.  相似文献   
30.
目的进展期胃癌患者应用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联合胃背侧系膜近胃端完整系膜切除术(complete mesocolic excision,CME)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进展期胃癌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行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胃背侧系膜近胃端CME,对照组行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2组术后均采用SOX(奥沙利铂+替吉奥)方案化疗。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7 d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 a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131.11±15.46)min]较对照组[(150.09±35.47)min]短,术中出血量[(58.99±19.14)mL]较对照组[(108.99±89.51)mL]少,淋巴结清扫数目[(28.07±7.34)个]较对照组[(20.49±7.09)个]多(P<0.05);观察组首次排气时间[(2.02±0.72)d]、首次排便时间[(2.81±0.59)d]、下床活动时间[(1.28±0.32)d]均较对照组[(2.69±0.62)、(4.35±0.87)、(3.24±0.68)d]早,术后住院时间[(6.78±1.88)d]较对照组[(9.97±1.74)d]短(P<0.05);观察组术后7 d切口感染、腹胀发生率及总并发症发生率(4.08%、8.16%、20.41%)、术后1 a复发率(6.12%)均低于对照组(20.41%、26.53%、42.86%、24.49%)(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联合胃背侧系膜近胃端CME治疗进展期胃癌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更彻底清扫淋巴结,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及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