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5篇
医药卫生   12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早产儿脑损伤的高危因素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探讨引起早产儿脑损伤的高危因素,以降低其发病率,改善神经发育预后.方法 对2005年8月-2007年8月本院NICU收治的130例早产儿于出生第1、3、4、7、15天及第1、3、6个月行颅脑超声检查,Ⅰ、Ⅱ级脑室内出血(IVH)为轻度脑损伤;Ⅲ、Ⅳ级IVH/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为重度脑损伤.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其胎龄、出生体质量、母亲有无妊娠高血L压综合征、胎膜早破、分娩方式(阴道分娩、剖宫产)、患儿产前有无宫内窘迫、产时有无窒息、窒息复苏(包括气管插管或面罩加压给氧)、是否给予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出生后有无呼吸暂停、惊厥、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低碳酸血症、酸中毒、有无吸氧、是否采用鼻塞持续呼吸道正压(nCPAP)或呼吸机辅助通气17个项目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30例早产儿中,颅脑超声检出脑损伤88例,发生率66.7%.其中,轻度脑损伤29例(占33%)(IVH Ⅰ级5例,Ⅱ级24例);重度脑损伤59例(占67%)[IVHⅢ级53例,Ⅳ级1例,PVL5例(伴IVH Ⅰ级1例,Ⅱ级、Ⅲ级各2例)].胎龄越小、出生体质量越低,脑损伤发生率越高;窒息复苏、出生后低氧血症及采用nCPAP或呼吸机辅助通气也是早产儿脑损伤较重要的高危因素,这些因素均可影响早产儿脑血流自主调节功能,触发或加重脑损伤.结论小胎龄、低出生体质量、窒息复苏、低氧血症及辅助通气等为早产儿脑损伤高危因素,通过影响早产儿脑血流自主调节功能,进而影响脑血流动力学参数,导致早产儿脑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2.
非黏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培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小鼠骨髓中是否存在非黏附间充质干细胞(BM-NA-MSC),体外能否形成成纤维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F),能否在适当的条件下分化为脂肪细胞、软骨细胞和成骨细胞.方法 分离小鼠总骨髓细胞,体外培养,每天转移未贴壁的非黏附骨髓细胞(NA-BMC)到新培养环境中继续培养,每组细胞长满12 d后,亚甲基蓝染色显示形成的克隆,计数克隆个数;在总骨髓细胞培养到第4天时收集未贴壁的NA-BMC到新的培养皿中,待细胞贴壁生长达融合后传代纯化,取第5代细胞接种于向脂肪细胞、软骨细胞和成骨细胞诱导分化的培养液中,2周后分别进行油红染色、抗Ⅱ型胶原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茜素红染色检测脂肪滴、Ⅱ型胶原和钙化结节的形成和表达.结果 小鼠骨髓细胞体外培养条件下不仅总骨髓细胞可以形成CFU-F,而且反复转移的NA-BMC也能不断形成CFU-F;给予适当的诱导条件,非黏附来源的骨髓细胞体外能够分化为产生油滴的脂肪细胞、表达Ⅱ型胶原的软骨和具有钙化能力的成骨细胞.结论 小鼠骨髓中存在一类NA-MSC,体外可以形成CFU-F,还可分化为脂肪、软骨和成骨细胞,表现出一定的多分化潜能,为下一步作为种子细胞用于移植实验的研究提供了前提.  相似文献   
123.
急性肾功能衰竭是新生儿常见的危重症之一,治疗不及时可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持续静脉血液滤过技术是抢救急性肾功能衰竭中最常用的血液净化技术之一。我院2006年3月对1例胎龄39 6周、生后5d,体重3.0kg的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儿,采用持续静脉血液透析 滤过技术,挽救了患儿生命。患儿,男,2h,因“不哭反应差伴全身苍白2h”入院,第2胎第1产,孕39 6周剖宫产,Apgar评分1分钟3分,5分钟5~6分。入院查体:T36.1℃,P120次/min,R55次/min,BP5.2/2.8kPa,体重3.0kg,神志淡漠,反应差,无哭声,全身苍白,四肢末端冰凉,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呼吸促…  相似文献   
124.
急性肾功能衰竭是新生儿常见的危重症之一,治疗不及时可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持续静脉血液滤过技术是抢救急性肾功能衰竭中最常用的血液净化技术之一。我院2006年3月对1例胎龄39“周、生后5d,体重3.0kg的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儿,采用持续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技术,挽救了患儿生命。  相似文献   
125.
胎盘瘦素表达与胎儿宫内生长发育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胎盘肥胖基因及其蛋白--瘦素(1eptin)表达水平与脐血瘦素和胎儿宫内生长发育的关系.方法40例产妇分娩时采集胎盘与脐血,其中26例来自上海新华医院,14例来自南京江北人民医院.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胎盘瘦素mRNA相对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blot检测胎盘瘦素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观察胎盘瘦素表达位点,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脐血瘦素水平,采用Ponderal指数[PI=100×体重(g)/身长(cm)3]估测新生儿营养状态.结果RT-PCR显示胎盘组织瘦素mRNA呈现高效表达,免疫组化显示胎盘滋养层细胞胞质内瘦素阳性表达.均数差别t检验显示13例小于胎龄儿(SGA)胎盘组织瘦素mRNA与β-actin-mRNA表达水平之比为0.61±0.15,低于15例适于胎龄儿(AGA)0.83±0.20(P=0.0034),12例大于胎龄儿(LGA)胎盘组织瘦素mRNA与β-actin-mRNA表达水平之比为1.00±0.23,高于AGA(P=0.043).13例SCA胎盘组织瘦素含量(ng/mg)为0.26±0.05,低于15例AGA(0.340±0.086)(P=0.0076),12例LGA胎盘组织瘦素含量为0.43±0.10,高于AGA(P=0.021).胎盘肥胖基因mRNA及其瘦素表达水平与脐血瘦素水平显著相关(r=0.39和0.43,P<0.05),与新生儿Ponderal指数(PI)显著相关(r=0.66和0.69,P<0.01).结论胎盘是脐血瘦素重要来源,胎盘瘦素可能对胎儿宫内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6.
胆红素脑病NMDA受体的过度活化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水平胆红素脑病发生机制与防治措施。方法制作胆红素脑病动物模型基础上,在体脑内微透析提取兴奋性氨基酸(EAA)神经递质,HPLC检测天冬氨酸(Asp)、谷氨酸(Glu)、甘氨酸(Gl6),并给予模型动物NMDA受体拮抗剂GAPA干预,电镜检测脑组织超微结构,荧光检测脑组织ATP与细胞内Ca^2+含量。结果胆红素毒性脑组织ATP含量显著降低,细胞外Gly与  相似文献   
127.
目的探讨我院高危早产儿宫外生长迟缓(EUGR)的发生率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并存活至出院的高危早产儿(出生体重<1500 g或出生胎龄<33周)及其母亲的住院资料。根据"中国15城市不同胎龄新生儿出生体重值",出生体重位于同胎龄儿第10百分位以下定义为宫内生长受限(IUGR)早产儿,出院体重位于校正胎龄儿第10百分位以下定义为EUGR早产儿。并根据此表计算出生体重的Z值(Z1)、出院体重的Z值(Z2),比较Z值的变化。比较EUGR组及非EUGR组围产期及出生后危险因素的差异,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EUGR的高危因素。结果共194例早产儿纳入本研究,IUGR发生率为29.9%(58/194),EUGR发生率为51.5%(100/194)。出院时Z2(-1.27±0.83)较出生时Z1(-0.83±0.78)显著下降(P<0.001)。IUGR早产儿发生EUGR比例明显高于非IUGR早产儿(93.1%比33.8%,P<0.001),但Z值下降幅度却小于非IUGR早产儿[(-0.31±0.58)比(-0.50±0.53),P=0.039]。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高危早产儿发生EUGR的高危因素为出生体重<1500 g、IUGR、住院天数超过6周及CRP升高。结论 EUGR是极低出生体重儿及小胎龄早产儿的重要并发症,针对相关的围产因素进行积极的营养管理,有可能减少其发生率,改善早产儿的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