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128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在全球肆虐已3年余。国内外新生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病例报道有限,临床诊断与治疗经验缺乏,诊疗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许多问题,给新生儿科医护人员带来巨大的挑战与压力。为了进一步规范新生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诊断与治疗,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新生儿学专业委员会新生儿循证医学学组基于国内外临床证据,结合临床实践经验,主要从新生儿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病因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居家隔离管理、发热门诊就诊管理、治疗以及并发症与预后等方面制定了该专家共识。  相似文献   
122.
高氧下调早产大鼠肺组织AQP5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水通道蛋白5(AQP5)在早产大鼠及吸高氧过程中的肺动态表达。方法剖宫术取出孕21d SD早产鼠,于12~24h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高氧组。分别在1、4、7、10和14d时提取肺组织,RT-PCR测定AQP5 mRNA表达,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AQP5蛋白的表达。结果早产大鼠生后肺组织AQP5表达不断增强,其阳性染色主要定位于Ⅰ型肺泡上皮细胞。高氧暴露1d时,仅肺组织AQP5 mRN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高氧暴露4、7、10及14d时,其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减少(P<0·05或P<0·01)。结论AQP5通过调节肺水平衡,在早产大鼠肺泡化形成的关键时期发挥重要作用;高氧暴露导致AQP5表达下调是促使肺损伤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3.
目的 比较3段化学合成的siRNA对KATO-Ⅲ胃癌细胞中CD133基因的抑制效果,并初步探讨CD133基因表达被抑制后对胃癌细胞增生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CD133siRNA-1组,CD133siRNA-2组和CD133siRNA-3组.针对CD133mRNA序列设计并合成3段siRNA,利用荧光标记的siRNA转染KATO-Ⅲ胃癌细胞后,通过共聚焦显微镜荧光计数检测其转染率,用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并比较3段siRNA对CD133基因表达的沉默效果,采用CCK-8法检测CD133表达被抑制后对胃癌细胞增生的影响.结果 siRNA在KATO-Ⅲ细胞中的转染效率可达到(85±8)%,所设计的3段siRNA均可显著抑制胃癌KATO-Ⅲ细胞CD133基因的表达,抑制率分别为(11±2)%、(19±2)%和(24±3)%.与空白组比较,CD133siRNA-3转染组细胞的增生活性降低了(42±4)%(P<0.05).结论 成功转染并抑制了KATO-Ⅲ胃癌细胞中CD133基因的表达,并从中筛选出了干扰效果最佳的CD133siRNA片段,为后续CD133+胃癌细胞的干扰提供初步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24.
目的观察胃癌细胞CDl33表达与胃癌侵袭的关系,进而探讨其是否通过上皮间质转化(EMT)促进胃癌侵袭和转移。方法通过免疫磁珠分选技术,将KATO-Ⅲ细胞分为CDl33阳性细胞和CDl33阴性细胞,利用Transwell小室法检测其侵袭能力,并通过Western blot和RT-PCR方法检测siRNA干扰CDl33基因沉默前后其EMT相关因子的表达差异。Western blot法检测50例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CDl33和EMT相关因子的表达.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CDl33阳性组穿膜细胞数(67.7±10.5)显著高于CDl33阴性组(13.3±6.8,P=0.001)。CDl33阳性细胞中Snail和N-cadherin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高于CDl33阴性细胞.而E-cadherin表达则明显低于CDl33阴性细胞(均P〈0.05)。siRNA干扰后,Snail和N-cadherin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下调,而E-cadherin表达则显著上升(均P〈0.05)。胃癌组织中CDl33、Snail及N-cadherin蛋白相对表达为0.635±0.119、0.599±0.114及0.754±0.154,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0.485±0.116(P=0.029)、0.259±0.108(P=0.020)和0.329±0.134(P=0.001),而E-cadherin蛋白表达相对表达为0.378±0.123,明显低于癌旁组织的0.752±0.156(P=O.003)。相关分析显示,Snail及N-cadherin的表达与CDl33表达呈正相关(P〈0.05),而E-cadherin的表达则与CDl33表达呈负相关(P〈O.05)。结论CDl33阳性胃癌细胞具有更强的侵袭能力,并可能通过EMT促进胃癌的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125.
目的探讨CDl33阳性胃癌起始细胞对常规化疗药物氟尿嘧啶(5.FU)的敏感性及其耐药机制。方法免疫磁珠法分选KATO—III、SGC7901和MKN-45胃癌细胞株并分为未分选组、CDl33+组及CDl33一组。Westernblot法和RT—PCR法分别检测分选后胃癌细胞CDl33、P—gP、Bax和Bcl-2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细胞P-gP及Bcl-2蛋白的表达。CCK-8法和Hoechest染色检测各组细胞对5.FU的敏感性。siRNA干扰MKN45细胞CDl33表达后,检测CDl33、P-gP、Bcl-2、Akt及p-Akt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CDl33+组胃癌细胞中CDl33、P—gP及Bcl-2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未分选组及CDl33-组(均P〈0.05),而促凋亡因子Bax的表达水平则明显降低(P〈0.05)。在相同药物浓度下,5-Fu对CDl33+组的抑制率显著低于CDl33一组(P〈0.05)。5-FU处理胃癌细胞后,CDl33+组胃癌细胞中凋亡细胞比率明显低于CDl33-组及未分选组(P〈0.05)。CDl33特异siRNA干扰胃癌细胞后,干扰组P—gP、Bcl-2和p-Akt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降低(均P〈0.05),而Bax表达水平则显著增加(P〈0.05)。结论CDl33可能通过调节P-gp和Bcl-2的表达来促进胃癌的化疗耐药;在胃癌化疗耐药产生中,CDl33+细胞可通过P13K/Akt通路起作用。  相似文献   
126.
目的 探讨CD133基因表达被抑制后对胃癌细胞增殖、侵袭、克隆球形成及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通过免疫磁珠分选KATO-Ⅲ胃癌细胞中的CD133阳性细胞,将合成的CD133小干扰核糖核酸分子(siRNA)转染至KATO-ⅢCD133阳性胃癌细胞内,使用荧光标记的siRNA (FAM-siRNA)检测转染效率,通过RT-PCR、Western-blot方法检测CD133基因表达的沉默效果及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因子(E-cadherin、Snail和N-cadherin)的蛋白表达,采用CCK-8、Transwell侵袭实验、单克隆球形成实验和CCK- 8等方法分别检测细胞增殖、侵袭、克隆球形成能力及对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5-FU)的敏感性.结果 转染24 h后,转染效率可达到(87.7±8.1)%.干扰组CD133 mRNA及蛋白的表达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P<0.01).转染24、48和72 h后,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干扰组细胞的增殖活性均得到显著抑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转染72 h,干扰组细胞的增殖活性较阴性对照组降低了(52.1±8.0)%.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干扰组的细胞侵袭数减少[(41.7±6.0)比 (130.3±11.0),P<0.05],克隆球形成率降低[(24.3±4.3)%比(45.1±6.4)%,P<0.01],Snail和N- cadherin蛋白表达降低(P<0.01),而E-cadherin蛋白表达增高(P<0.01).干扰组细胞对化疗药物5-FU的敏感性显著增强,5-FU对干扰组细胞的抑制率为(62.4±3.3)%,较阴性对照组的(21.5±2.2)%增加(P<0.01).结论 CD133基因在胃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克隆球形成和化疗抵抗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可能是胃癌干细胞新型标志物,有望成为胃癌生物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27.
目的 总结新生儿尿素循环障碍(UCDs)的临床特征、诊治过程、转归及预后,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经基因测序证实为阳性变异的5例新生儿UCDs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等资料。结果 5例新生儿中男4例、女1例,胎龄(39.0±1.2)周,出生体重(3 642.0±511.6)g,中位发病日龄2(1~5)d,初始血氨水平(1 386.8±398.4)μmol/L。起病特征分别为纳差3例、低体温2例、气促2例、呕吐1例,均有肌张力减退、意识障碍及惊厥。原发病为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缺乏症(OTCD)3例,氨甲酰磷酸合成酶1缺乏症(CPS1D)2例。OTCD患儿瓜氨酸降低,尿乳清酸增高,存在3种基因致病变异,其中c. 177 delA和c. 387-1 G>T为新发变异。CPS 1 D患儿瓜氨酸降低,尿乳清酸浓度正常或降低,基因测序存在4个变异位点,其中c. 548 T>C和c. 3 G>C为新发变异。5例UCDs新生儿均在饮食控制及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叠加透析疗法以快速清除血氨,其中3例患儿血氨水平降至(164.0±47.1)μmol/L...  相似文献   
128.
急性肺损伤是新生儿中常见的一种危急重症,铁死亡作为一种新型细胞程序性死亡形式,可通过调节铁稳态、氨基酸代谢和脂质过氧化反应参与急性肺损伤的进程。深入研究铁死亡在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机制可为其防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