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6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探讨以膀胱无细胞基质为细胞载体的无细胞基质组织工程膀胱作为膀胱替代材料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叠氮钠、DNase、PBS反复振荡洗涤膀胱组织,形成膀胱无细胞基质.自8只杂交长风白猪手术获取小块膀胱组织,分离出膀胱平滑肌细胞、移行上皮细胞培养、增殖,将增殖的两种细胞种植于膀胱尢细胞基质两面,共培养后回植,大面积替代自体猪的部分膀胱.分别观察1个月(2只)、3个月(3只)、6个月(3只)后处死,HE免疫组化观察替代部分膀胱组织结构,组织浴槽巾研究无细胞基质组织工程膀胱肌条的体外功能情况.结果 无细胞基质中已无细胞成分残留,培养的膀胱细胞可粘附于无细胞基质并生长.细胞-无细胞基质复合物替代膀胱后,3个月、6个月组均见替代处完整的移行上皮细胞覆盖于腔面,其下膀胱肌层形成,均排列良好,与正常膀胱组织无明显区别.组织浴槽研究提示无细胞基质组织工程膀胱肌条具有与正常膀胱肌条相似的体外功能.结论 无细胞基质组织工程膀胱技术有望为临床提供可行的替代材料来源.  相似文献   
62.
目的总结和讨论食道闭锁术后并发症的防治,以提高食道闭锁术后存活率。方法总结13年间29例先天性食道闭锁病例手术成活率的经验,分析并发症与存活率的关系。结果19例Ⅰ期食管气管疾管结扎切断、食管端端吻合,1例外院术后发生吻合口瘘转入的20例中15例获得痊愈(75%),而1984~1990年间Ⅰ期手术治愈率为6/10(60%),1991~1996年则提高为9/10(90%)。1996年度手术7例全部存活,其中2倒闭锁远近端食道距离大于2cm。结论加强术前术后的管理,积极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术后并发症是提高食道闭锁患儿存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3.
羊水作为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孕中期羊水作为胎儿间充质干细胞(MSCs)来源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机械手段挑取孕中期羊水培养体系中类成纤维细胞的MSCs集落,体外培养扩增,观察细胞生长特性,流式细胞仪检测MSCs表面抗原表达及细胞周期,RT-PCR检测Oct-4、SCF、M-CSF、FL细胞因子的表达。结果用机械手段挑取出的细胞接种1~2d后贴壁,形态呈梭形,7~8d融合呈成纤维细胞状。体外扩增原代可获得(4~6)×106个细胞,10代可获得(1~5)×1012个细胞,10代后细胞增殖能力下降。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CD44表达阳性,CD34、CD45、HLA-DR不表达。RT-PCR检测结果显示:胎儿MSCs表达Oct-4、SCF、M-CSF、FL细胞因子。结论采用机械手段可从孕中期羊水培养体系中挑取出胎儿MSCs,与其他来源的MSCs特点相符,孕中期羊水可以作为一种新的胎儿间充质干细胞(MSCs)来源。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孕中期羊水来源的胎儿间充质干细胞(MSC)体外诱导为平滑肌细胞的可能性。方法通过超声引导下羊膜腔穿刺获取人孕18~22周羊水,分离细胞,体外培养传代,机械方法挑取MSC克隆,体外扩增,流式细胞仪检测MSC表面抗原表达,以0.01ng/ml、0.1ng/ml、1ng/ml和10ng/ml浓度的转录生长因子B(TGF-β)分别诱导第3代Msc28d,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各浓度TGF-β诱导后a—Actin在细胞内表达情况,透射电镜观察1ng/mlTGF-β诱导28d后细胞内肌丝含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定该浓度组细胞在乙酰胆碱刺激下细胞内液钙离子浓度的变化。结果羊水来源的胎儿MSC在体外培养体系中增殖迅速,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CD44表达阳性,CD34、CD45和HLA—DR阴性。经1ng/mlTGF-β诱导28d后,细胞形态呈长梭形平滑肌样,融合后细胞分布形成特征性的“峰”和“谷”状,同时表达平滑肌细胞特异性蛋白标志α—Actin,细胞内出现黑色棒状肌丝,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显示该浓度TGF-β诱导后细胞内液钙离子基础值明显高于未诱导的细胞,在乙酰胆碱刺激下,细胞内液钙离子呈波峰样释放。结论羊水来源的胎儿MSC在体外可以定向分化为平滑肌细胞。  相似文献   
65.
目的从小型猪外周血中分离、培养内皮祖细胞(EPCs),并进行相关鉴定,分析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得小型猪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并进行体外传代培养,分别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免疫荧光染色、流式细胞仪分析及Matrigel实验和DiI-acLDL摄取实验,对其细胞表型及功能进行相关鉴定。结果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培养过程中出现梭形贴壁和铺路石样形态;培养第14天,约80%的细胞DiI-acLDL吞噬实验阳性,且CD133、CD34、flk-1、CD31、CD144的表达阳性率分别达到25.1%、55.9%、97.7%、82.0%和95.4%;细胞培养于凝固的Matrigel表面7 d后,形成特征性的网格状结构。结论该实验成功从小型猪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分离培养出EPCs,在其体外扩增诱导的过程中,表达EPCs和成熟内皮细胞的特征性标志。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比较单根输尿管膀胱再植术与输尿管端侧吻合术治疗小儿输尿管重复畸形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收治的采用单根输尿管膀胱再植术与输尿管端侧吻合术治疗的小儿输尿管重复畸形患儿临床资料。共92例患儿,其中实施单根输尿管膀胱再植术42例,为单根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组,输尿管端侧吻合术50例,为输尿管端侧吻合术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患侧肾盂前后径、患侧输尿管直径、患肾分肾功能、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单根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组手术时间显著少于输尿管端侧吻合术组(Z=-2.28,P=0.023),置入输尿管支架管病例数多于输尿管端侧吻合术组(χ2=26.799,P<0.0001)。两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639,P=0.101)。单根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组出现远期并发症2例(尿路感染、吻合口狭窄各1例),输尿管端侧吻合术组出现远期并发症4例(吻合口狭窄2例、尿路感染和膀胱输尿管反流各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1,P=0.839)。两组手术前...  相似文献   
67.
目的 性发育异常是一组多基因介导的遗传性疾病,其遗传学病因异常复杂,但临床表型的多样化,导致临床实践中诊断比较困难.近年来,基因测序技术广泛应用于多种先天性疾病的诊断领域,本研究利用基因测序和基因芯片技术对临床诊断为性发育异常患儿进行基因检测,初步探讨性发育异常的分子病因,探索分子诊断技术用于性发育异常诊断的可能性.方法 22例患儿临床诊断为性发育异常,取全血2 ml并获取DNA.其中5例采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已知的性发育异常相关基因,另17例采用全外显子测序技术检测可能的基因变化.检测结果再采用一代的Sanger测序进行验证.对于阳性发现患儿,取其父、母全血各2 ml,采用Sanger测序探究基因变化来源.结果 5例基因芯片检测患儿中,1例卵睾型性发育异常存在17号染色体中SOX9基因重复(Chr17:70,117,161-70,122,560).其余行全外显子测序17例患儿中5例发现阳性基因变化.这5例致病性基因变化分别为:1例肾上腺发育不良存在DAX1基因错义突变(c.871T>G,p.W291G),1例肾上腺皮质增生为CYP21A2基因中2个致病性无义突变(c.292+ 1G>A,c.293-13 A/C>G),1例Charge综合征为CDH7基因移码突变(c.2916_2917delGT;p.Gln972HisfsX22),2例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患儿分别存在AR基因错义突变(c.2612C>T;p.Ala871Val) AR基因错义突变(c.528C>A;p.Ser176Arg).结论 二代测序技术及基因芯片发现可导致性发育异常的基因突变,可帮助明确病因,提高了诊断精准度.分子诊断技术在性发育异常诊断中的作用已初步显现.  相似文献   
68.
成人尿道下裂分期手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成人尿道下裂分期手术的必要性,提高成人尿道下裂的手术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泌尿外科2004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成人尿道下裂患者52例。52例男性患者,平均年龄22岁,所有患者过去均有尿道成形手术史,患者局部阴茎皮肤有瘢痕组织,均有阴茎下弯。术中行阴茎包皮脱鞘切除腹侧瘢痕纤维索带切断尿道板,仍存在阴茎下弯患者行阴茎背侧海绵体白膜折叠伸直阴茎,伸直阴茎后前尿道缺损长度占阴茎长度比例大于50%。根据术中是否行分期手术将患者分为两组,1组(20例)患者行I期包皮带蒂皮瓣卷管术尿道成型,2组(32例)患者阴茎伸直后将整个阴茎多余包皮转移至腹侧,做成形缝合为II期尿道成型预留尿道板,612个月后行阴茎腹侧皮管卷管尿道成形术。结果:两组患者分别在Ⅰ期和Ⅱ期尿道成形术后发生尿瘘比例为50%、21.9%,尿道狭窄15%、9.4%,伤口感染30%、25%,尿道裂开20%、12.5%,尿道成形手术成功率分别为25%、56.3%。两组尿道成形术后发生尿瘘和尿道成形成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发生尿道狭窄、伤口感染及尿道裂开并发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有尿道下裂手术史的成人患者,尤其对那些阴茎下弯明显,前尿道缺损长且局部包皮材料不足的患者分期手术更适合,Ⅱ期尿道成形的成功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