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16篇
医药卫生   10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摘要 目的 研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会阴侧切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为防控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某医院住院行会阴侧切的妊娠期糖尿病产妇术后切口感染及其危险因素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 在调查的1 617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会阴侧切切口感染发生率3.59%。Logistic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第二产程≥8 h时、生殖道炎症、糖化血红蛋白>7%、胎膜早破、血清白蛋白<30 g/L等因素构成糖尿病孕妇会阴侧切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会阴侧切切口感染与多种因素有关,应针对这些危险因素制定切口感染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92.
93.
目的 分析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SOM)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探索预防CSOM术后复发的干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贵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并达到临床治愈标准的CSOM患者1066例,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查阅患者临床资料及相关实验室检查,随访1年观察是否复发并分为未复发组与复发组,采用卡方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两组间相关因素比较。结果 CSOM术后复发率为6.38%。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χ 2=16.338,P=0.000)、年龄≥60岁(χ 2=5.182,P=0.023)、发病频次≥3次/年(χ 2=4.388,P=0.036)、活动期发病持续时间>7 d(χ 2=4.729,P=0.030)、反复上呼吸道感染>3 次/年(χ 2=11.913,P=0.001)、伴慢性鼻窦炎(χ 2=11.077,P=0.001)、血糖>6.11 mmol/L(χ 2=15.327,P=0.000)、术后降钙素原(PCT)>0.5 μg/L(χ 2=8.337,P=0.004)是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使用通气管是术后复发的保护因素(χ 2=5.308,P=0.02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MDRO感染(OR=3.373,95%CI:1.825~6.234,P=0.000)、反复上呼吸道感染>3 次/年(OR=2.727,95%CI:1.479~5.030,P=0.001)、慢性鼻窦炎(OR=2.980,95%CI:1.654~5.369,P=0.000)、血糖(>6.11 mmol/L)(OR=3.219,95%CI:1.741~5.953,P=0.000)、PCT(>0.5 μg/L)(OR=2.085,95%CI:1.106~3.931,P=0.023)是CSOM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做好MDRO感染防控、控制血糖、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减少慢性鼻窦炎复发是降低CSOM术后复发的主要措施。监测PCT可为临床早期发现与早期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4.
目的比较重症监护病房(ICU)与非ICU产AmpC酶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了解临床产AmpC酶阴沟肠杆菌感染的药敏变化,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医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临床标本中分离的产AmpC酶阴沟肠杆菌93株进行比较分析,用VITEK-32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病原菌鉴定,三维法检测AmpC酶,药敏试验K-B纸片法,数据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分离出产AmpC酶阴沟肠杆菌93株,其中ICU分离出21株占22.58%,其他科室72株占77.42%;其对头孢唑林、阿膜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ICU和非ICU耐药率均达100.00%。结论产AmpC酶阴沟肠杆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率明显高于非ICU,且呈多药耐药性,因此应加强监测临床感染菌的药敏变化,有针对性地选用敏感性强的抗菌药物,有效控制和减缓细菌耐药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95.
目的了解某院普通外科患者腹部社区感染与医院感染大肠埃希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2011年6月—2014年4月该院普通外科患者腹部各种标本检出的大肠埃希菌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普通外科共分离大肠埃希菌168株,其中医院感染37株,社区感染131株。医院感染部位以切口和创面为主,分别占56.76%和18.92%;社区感染以腹腔和肛周为主,分别占64.89%和10.69%。168株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均敏感;医院感染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四环素、米诺环素的耐药率与社区感染大肠埃希菌耐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医院感染大肠埃希菌对呋喃妥因和奈替米星的耐药率低于社区感染大肠埃希菌,对其余22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社区感染大肠埃希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普通外科患者腹部大肠埃希菌以切口和创面感染为主,医院感染菌株耐药性较高。建议加强普通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目标性监测与控制,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96.
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其预后差,其主要影响病人及家庭生活。本文主要论述了肺癌病人常见症状的处理,对病人做到系统化、科学化、专业化。  相似文献   
97.
谢朝云  熊芸  孙静  胡阳  李耀福 《天津医药》2016,44(6):744-747
摘要: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为临床防控提供指导。方法回顾 2011 年 6 月—2015 年 5 月 814 例 COPD 患者的临床资料, 包括年龄、 性别、 吸烟史、 发病年限、 严重程度分级、加重频率、 每次加重持续时间、 糖尿病、 并发症、 糖皮质激素使用频率、 每次使用持续时间、 抗菌药物使用频率、 每次平均持续时间、 使用抗菌药物种数、 联用抗菌药物、 血浆白蛋白浓度、 血糖等, 监测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 并对其危险因素进行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814 例 COPD 肺部感染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 857 株, 多重耐药菌感染者 170 例, 检出多重耐药菌菌株 175 株(20.42%), 其中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的检出率最高,为 55.38%(36/65)。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急性加重和抗菌药物持续时间长、 糖皮质激素和抗菌药物使用频率高是 COPD 肺部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OPD 患者肺部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防治应重视社区与医院结合, 针对其相关危险因素采取有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98.
目的分析老年卫生保健性肺炎(HCAP)患者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16例老年HCAP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其中93例MDRO感染患者与423例非MDRO感染患者的差异,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516例老年HCAP患者检出MDRO感染93例,MDRO感染率为21. 99%。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70岁、肺炎严重指数(PSI)分级高、90 d内住院天数≥15 d、入住ICU、30 d内抗菌药物使用时间7 d、30 d内联用抗菌药物≥3种、30 d内累计使用抗菌药物≥3种7个因素是HCAP患者MDRO感染的危险因素(P0. 05);多因素分析显示,30 d内联用抗菌药物(≥3种)、90 d内住院天数(≥15 d)、入住ICU、30 d内抗菌药物使用时间(7 d)、年龄≥70岁5个因素是老年HCAP患者MDRO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 05)。结论老年HCAP患者MDRO感染主要与环境MDRO定植交叉感染和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有关。防控应首先减少不必要住院时间与入住ICU时间,减少MDRO的感染与定植;减少抗菌药物不合理的长期、反复及联合使用,根据微生物检测采取有针对性的抗感染方案。  相似文献   
99.
摘要 目的 研究糖尿病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调查2014年1月-2018年6月期间在该院行手术治疗的556例糖尿病患者,分为切口感染组和无切口感染组,并对影响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糖尿病患者术后切口感染与BMI、合并症、创伤性治疗、备皮至手术时间、手术时限、切口类型等多种因素有关;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切口类型(Ⅲ类)、糖化血红蛋白>7%、手术时间≥70 min、血清白蛋白<30 g/L等均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术中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是糖尿病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 糖尿病患者术后切口感染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应针对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采取综合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糖尿病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0.
摘要 目的 研究腹部切口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某教学医院住院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危险因素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 共调查腹部手术切口感染患〖JP2〗者397例,分离出多重耐药菌感染74例,占感染患者的18.64%。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体质指数(BMI)>24 kg/m2、〖JP〗营养不良、手术类型、切口长度>15 cm、放化疗、抗菌药物使用天数≥7 d等是腹部手术切口多重耐药菌感染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该医院腹部手术患者切口多重耐药菌感染比例较高,针对危险因素建立多重耐药菌防控综合性措施,构成防控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