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16篇
医药卫生   10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摘要 目的 验证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尿道多重耐药菌定植与术后尿路感染的关联性。方法 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对2014年2月-2018年1月某医院前列腺增生症老年患者的术后尿路感染发生情况进行调查,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间尿道多重耐药菌(MDROS)定植率差异;分析前列腺增生症术后尿路感染主要危险因素及其与MDROs的相关性。结果 共调查术后尿路感染病例278例,与556例对照组相比,其尿道MDROS定植率明显增高,总住院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较长;尿道MDROs定植与术后尿路感染风险呈正相关(OR=1.599,95%CI:1.004~2.546)。结论 存在尿道MDROs定植的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术后尿路感染发生风险较大,需重视抗菌药物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探讨医院多重耐药菌(MDRO)血流感染特点与相关因素,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2014年1月-2018年5月487例医院血流感染患者临床资料,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医院MDRO血流感染率为19.71%;单因素分析得知患者糖尿病史、感染前住院时间≥7 d、入住ICU、APACHEⅡ评分≥20、手术治疗、深静脉置管、机械通气、留置导尿、使用糖皮质激素、抗菌药物使用时间≥7 d、抗菌药物种数≥3种、联用抗菌药物≥3种、血糖>11.1 mmol/L、血清白蛋白<30 g/L等14个因素是医院MDRO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得知患者入住ICU、机械通气、深静脉置管、留置导尿、联用抗菌药物≥3种、抗菌药物使用时间≥7 d等6个因素是医院MDRO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正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不必要的侵入性诊疗操作,缩短入住ICU时间,加强ICU医院MDRO防控是降低医院MDRO血流感染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肺部感染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分布及药敏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1年6月一2014年6月从医院临床各科肺部感染患者送检标本中分离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药物敏感性,统计分析用WHONET5.6软件。结果肺部感染检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83株,其中ICU、神经外科、呼吸内科等检出率较高,分别检出25、24、10株,检出率分别为30.12%、28.92%、12.05%;其对头孢唑林、哌拉西林、美洛西林、头孢呋辛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为100.00%,仅对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等耐药率较低,分别为0、9.09%、17.07%。结论肺部感染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耐药性非常严重,仅对氧氟沙星、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左氧氟沙星耐药率较低,可作为首选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儿童与老年患者痰液副流感嗜血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比较儿童与老年患者感染副流感嗜血菌耐药性的差异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1年6月-2013年6月临床儿童与老年患者痰液标本中分离出的副流感嗜血菌进行比较,用嗜血菌属专用平板(HAE)进行分离培养,药敏试验K-B纸片法,应用SPSS19.0对副流感嗜血菌的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儿童与老年患者痰液标本中分离出71株副流感嗜血菌,儿童40株占56.34%、老年患者31株占43.66%;老年患者检出的副流感嗜血菌耐药率明显高于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痰液标本分离的副流感嗜血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率明显高于儿童,可能与老年患者病情较重、肺功能较差、自身免疫水平低、病程长、反复接受抗菌药物、激素以及免疫抑制剂等多种因素有关,应注意加强监测临床感染菌的药敏变化,有针对性地选用敏感性强的抗菌药物,有效控制和减缓细菌耐药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HT5"H〗摘要 目的 研究多重耐药菌(MDROs)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相关因素,为有效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某医院住院患者VAP病原菌及其引发感染的因素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 连续5年该医院共诊断出MDROs感染VAP患者728例,其中重叠菌种MDROs感染患者152例,占MDROs感染VAP患者总数的20.88%。从VAP患者痰标本中共分离出MDROs886株,其中单菌种MDROs感染患者576例,菌种包括ESBLs肠杆菌科、CRE肠杆菌科、CR-AB、MRSA和MDR/PDR-PA;重叠感染MDROs菌种组合中以ESBLs+CR-AB、ESBLs+ESBLs和ESBLs+MRSA较多见,构成比分别占33.55%、34.87%和9.21%。多因素分析表明,住院时间、入住ICU天数、机械通气时间、联用抗菌药物种数、更换抗菌药物次数等5个因素为重叠菌种MDROs感染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重叠菌种MDROs感染VAP比例较高,给感染防控和抗感染治疗带来困难,应把耐药菌监控置于防控措施首位。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 〖JP2〗探讨预防与非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Ⅰ类切口手术患者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差异。方法 采集2012年1月—2020年12月Ⅰ类切口感染病例,回顾性分析预防与非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差异。结果 Ⅰ类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感染革兰阳性菌以肠球菌属细菌为主,革兰阴性菌以非发酵菌较多,且真菌感染较多;非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感染革兰阳性菌以葡萄球菌属细菌较多,革兰阴性菌以肠杆菌科细菌为主。耐药性结果显示,Ⅰ类切口预防与非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感染肠杆菌科细菌对头孢唑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分别为91.84%和65.85%、55.10%和37.40%、28.57%和13.82%;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23.68 %和5.00%、15.79%和0.00%、31.58%和12.50%;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00.00%和47.06%、90.91%和52.94%、81.82%和41.18 %;葡萄球菌属细菌对苯唑西林、阿奇霉素、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71.11%和41.33%、71.11%和42.67%、31.11%和14.67%。结论 Ⅰ类切口预防与非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感染病原菌分布存在差异,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感染病原菌的耐药率较高。  相似文献   
17.
熊芸 《航空航天医药》2002,13(2):115-116
大量不保留灌肠由于灌肠液量多 ,运用开放性灌肠筒 ,肛管较粗大 ,进液快 ,对肠道刺激性大 ,拔管后甚至在操作中即出现便意 ,很快排出灌肠液 ,疗效欠佳。为此 ,笔者对大量不保留灌肠方法进行了改进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收集本科近期大量不保留灌肠病人 16 0例 ,男 84例 ,女 76例 ,年龄 2 4~ 81岁 ,平均年龄 6 0岁 ,其中高血压 36例 ,心绞痛 10例。分常规组和观察组各 80例。1.2 方法 常规组 :采用传统的灌肠法。观察组 :将配好的灌肠液 (常规为 0 .1%~ 0 .2 %的肥皂水 )倒入清洁过的5 0 0ml输液瓶内 ,盖好橡皮塞…  相似文献   
18.
熊芸 《航空航天医药》2003,14(2):107-107
医院感染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 (如一个月 )处在一定危险人群中新发病例数 ,在医院感染传播途径中 ,医护人员的手是造成医院感染的重要原因 ,和行静脉穿刺后手部皮肤细菌学的监测发现 ,手部皮肤带菌率为 10 0 %。1 手的污梁人们双手由于湿润和温暖 ,为细菌继续生存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而且医院又是许多病原微生物繁殖、栖息的场所 ,常可造成医护人员的污染 ,通过其双手又可将病原微生物携带给病人造成感染。人体皮肤存在着大量的细菌 ,分为致病菌和非致病菌两类 ,而手上所带的致病菌大致分为暂存菌和常住菌 ,暂存菌存在于皮肤的表面、皱褶处和…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AECOPD)患者复种菌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6月至2018年12月贵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AECOPD患者1 622例,采集患者深部痰标本分离培养,并分为非复种菌感染组与复种菌感染组,对其进行复种菌感染相关因素分析。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影响AECOPD患者复种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非复种菌感染组与复种菌感染组患者分别占89.89%(1 458/1 622)与10.11%(164/1 622)。与非复种菌感染组比较,复种菌感染组患者年龄≥70岁、吸烟史≥10年、发病年限≥5年、并发症、糖皮质激素使用频率≥5次/年、3个月内糖皮质激素使用时间≥7 d、3个月内使用抗菌药物种数≥3种、3个月内联用抗菌药物≥3种、血糖≥11.1 mmol/L比例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3个月内联用抗菌药物≥3种(OR=1.874, 95%CI 1.276~2.751;P=0.001)、吸烟史≥10年(OR=1.525, 95%CI 1.037~2.241;P=0.032)、并发症(OR=1.899, 95%CI 1.276~2.827;P=0.002)、3个月内糖皮质激素使用时间≥7 d(OR=2.053, 95%CI 1.375~3.064;P0.001)、年龄≥70岁(OR=2.098, 95%CI 1.445~3.045;P0.001)等为AECOPD复种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龄、基础疾病多、长期吸烟、盲目大范围联合使用抗菌药物及长时间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是AECOPD复种菌感染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