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2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血清和脑脊液(CSF)中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变化,观察Epo与脑损伤的关系。方法:对26例HIE患儿(轻度8例,中度10例,重度8例)和8例正常对照组进行研究,在生后0~24 h、48~72h 及7~10 d抽取静脉血,HIE组在生后48~72 h腰穿取CSF,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和CSF Epo含量,HIE组生后7~10d做头部MRI检查。结果:对照组血清Epo随日龄增加呈下降趋势,有统计学差异(P 0.05)。头部MRI为重度改变的HIE患儿CSF中Epo水平均较头部MRI为轻、中度改变的HIE患儿显著升高(F = 8.56, P < 0.01)。结论:HIE患儿血清Epo显著升高,持续不降是病情危重的标志。CSF中Epo显著升高提示HIE患儿脑损伤严重,预后不良。重度HIE患儿可能存在着血脑屏障的破坏,Epo可能透过血脑屏障。[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5, 7(2): 107-111]  相似文献   
102.
成年大鼠暴露于>95%为O_2环境中58小时,动物死亡50%以上。外周血中红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c简称SOD)活性先明显下降后上升至对照水平。外用血中白细胞计数先明显下降后也上升至对照水平。支气管肺灌洗液中细胞总数和粒细胞计数均明显升高。死前(吸入>95%O_258小时),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细胞总数和粒细胞数升至更高、蛋白含量和β-葡萄糖醛酸酶活性也明显升高、胸腔出现炎性积液、心重/体重明显增加。本文对高氧引起肺损伤的机理及SOD与肺损伤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3.
毛健 《北方药学》2021,18(5):43-44
目的:分析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实施活血通脉汤联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脑梗塞恢复期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及观察组,均为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活血通脉汤配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77.8%),血液流变学指标、NIHSS评分、vWF、TM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来说,活血通脉汤联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β-内酰胺类抗生素致尿毒症患者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提高防治水平。方法分析36例尿毒症患者使用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品种、剂量,探讨其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治疗及转归。结果 36例尿毒症患者停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加强血液净化治疗后,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多于3~5 d消失,无任何神经系统后遗症。结论β-内酰胺类抗生素致尿毒症患者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抗生素剂量呈正相关,不良反应以肢体震颤、兴奋、失眠、谵妄最常见;对于神经系统不良反应,若能及早发现、及时停药、合理治疗,绝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05.
孙东方  谭红娜  彭卫军  严洋  朱晖  刘海泉  毛健   《放射学实践》2011,26(11):1176-1179
目的:分析非产后期乳腺炎的MRI表现,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病理证实为乳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及MRI表现.结果:增强后1例呈肿块样强化,29例(96.7%)表现为非肿块样强化.其中区域样强化者17例,段样强化7例,局灶性强化3例,线样及弥漫性强化各1例;65.5%(19/2 9)的病变内部强化表现为...  相似文献   
106.
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新生儿常见的临床疾病,是围产期窒息所致的新生儿脑缺氧缺血性损伤,病理改变为脑水肿、选择性神经元坏死、颅内出血和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等,临床上可出现一系列中枢神经系统异常表现。严重者可导致新生儿死亡,幸存者多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如智力低下、脑瘫、痉挛、癫痫和共济失调等。现就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做一简介。  相似文献   
107.
为保障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松花江日本遗弃化学武器挖掘回收工程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保证工程的顺利开展,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与流行,有效控制医学有害动物以及化学毒剂的危害,在经过卫生流行病学侦察基础上,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相应的防护方案。  相似文献   
108.
平性活血药对正常大鼠微循环及相关活性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10味平性活血药对正常大鼠微循环及相关活性物质的影响。方法:灌胃给药,1次/天,连续14天,以5味寒性、5味温性药作对照,末次药后1h观察10味平性药对正常大鼠微循环(血流速度、血管管径、毛细血管网交点计数)及相关活性物质(5-HT、ADP、ET/NO、cAMP/cGMP)的影响。结果:平性药血竭、王不留行、蒲黄可增加血流速度(P0.05~0.01);合欢皮、肿节风、蒲黄、血竭可增加网交数(P0.05~0.01);桃仁、苏木、银杏叶、血竭、三棱、合欢皮、川牛膝、王不留行、蒲黄、肿节风可降低血清中5-HT和ADP含量(P0.01);血竭、三棱、王不留行可升高血浆中cAMP/cGMP比值(P0.05~0.01)。结论:6味平性药能增强正常大鼠的微循环功能;10味平性药均可降低血清5-HT和ADP含量;8味平性药可降低血液ET/NO比值;3味平性药可升高血浆cAMP/cGMP比值。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螺旋CT灌注成像对肝炎、肝纤维化和早期肝硬化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对二乙基亚硝胺诱导的14只肝炎、肝纤维化和早期肝硬化时期的Wistar雄性大鼠和14只正常对照组大鼠行单层动态螺旋CT肝脏灌注扫描,用肝脏灌注分析软件取得不同病变阶段肝实质的灌注参数,并与病理改变作对照研究和统计学分析。结果时间密度灌注曲线合乎数据分析要求。自实验组肝炎到早期肝硬化时期,正常对照组的肝动脉血流(hepaticarterialflow,HAF)呈轻度下降趋势,平均通过时间(meantransittime,MTT)以及肝血流量(bloodflow,BF)、肝血容积(bloodvolume,BV)都有升高趋势;实验组HAF呈升高趋势,肝炎期、肝纤维化期和早期肝硬化期的平均HAF值分别为(0.33±0.23)%、(0.55±0.13)%、(0.70±0.24)%;MTT呈明显延长,3个病变阶段分别为(6.60±2.39)s、(11.41±3.92)s、(15.02±5.21)s;BV和BF都有下降,从肝炎期的(18.05±3.27)ml·100g-1和(152.84±59.12)ml·100g-1·min-1降为肝硬化期的(9.51±3.61)ml·100g-1和(117.59±78.66)ml·100g-1·min-1。统计结果显示实验组在不同时期的HAF和MTT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肝炎和早期肝硬化、肝纤维化和早期肝硬化阶段各实验组间BV和BF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肝炎和肝纤维化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炎阶段相应灌注层面肝脏的病理改变主要为肝细胞肿大;肝纤维化和早期肝硬化阶段主要是窦隙毛细血管化、血管外Disse间隙胶原沉积。结论CT肝脏灌注扫描能反映肝炎、肝纤维化和早期肝硬化的一些血液动力学改变。动态的肝脏血流灌注参数改变应对临床的早期诊断、治疗和疗效观察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0.
抓“督导听课” 促教学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学校教师进行“督导性听课”的介绍 ,阐述了督导性听课的意义及取得的效果 ,并提出了分析和评价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