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2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虽然呼吸窘迫综合征( RDS)仍然是导致极早和超早早产儿呼吸衰竭最常见疾病,但由于NICU呼吸技术的进步,其已经不再是死亡的主要病因。伴随着 RDS的发生,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BPD)这一成熟依赖性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成为现代NICU防治的核心疾病之一。在早期呼吸支持策略环节中有以下共识与建议:(1)最大可能的使具有高风险RDS或RDS的极早和超早早产儿期避免气管插管,接受无创通气(nCPAP);(2)早期选择合适的方式接受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3)个体化的制定nCPAP或其他无创通气失败的标准,尽早接受PS救治和适宜的有创通气模式;(4)缩短通气时间,应用无创通气方式辅以咖啡因治疗降低拔管失败率。这些临床研究成果仍需要不断在实践中改进与完善,BPD的发生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需要多维度的管理的进步才能真正实现有效的防治。  相似文献   
12.
目的前瞻性评估提高新生儿病房环境物体表面清洁消毒质量对降低新生儿败血症发病率的影响效果。方法采用荧光标记法、培训及反馈、加强终末消毒等措施对某三级甲等医院新生儿病房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清洁效果和干预措施进行评价。结果新生儿病床表面和仪器设备表面高频接触点荧光标记清除率从干预前的87.36%和75.81%上升至干预后的99.43%和96.62%,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2117.04,783.118;P0.001);干预措施实施后,新生儿病房败血症感染发病率3.44%及日感染发病率2.83‰均低于干预前的5.97%及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荧光标记法进行监测及反馈,结合对卫生保洁人员教育培训、加强终末消毒,可以有效改进环境清洁消毒效果,可以降低新生儿败血症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两种脂肪乳剂不同肠外营养时间对早产儿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中/长链脂肪乳(medium/long-chain triglyceride fat emulsion,简称MCT/LCT)组和多种油脂肪乳[含大豆油、中链甘油三酯、橄榄油、鱼油(soybean oil,medium-chain triglycerides,olive oil,and fish oil),简称SMOF]组。根据肠外营养持续时间(15~21 d、22~28 d、≥29 d)分层分析,比较两组早产儿的临床特征、营养状况、生化指标和临床结局。结果与MCT/LCT组相比,SMOF组肠外营养持续时间分别为15~21 d、22~28 d、≥29 d的早产儿住院期间甘油三酯的峰值水平均较低(P<0.05)。logistic回归趋势性分析显示,随着肠外营养时间延长,MCT/LCT组早产儿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parenteral nutrition-associated cholestasis,PNAC)及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的发生风险均明显增高(P<0.05),脑损伤的发生风险无明显变化(P>0.05);SMOF组早产儿随着肠外营养时间延长,PNAC及BPD的发生风险均无明显变化(P>0.05),而脑损伤的发生风险明显降低(P=0.006)。结论与MCT/LCT相比,SMOF具有较好的脂质耐受性;随着肠外营养持续时间延长,SMOF不增加PNAC、BPD的发生风险,且对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表明在需要长期肠外营养的早产儿中使用SMOF优于MCT/LCT。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低血糖患儿进行低血糖后早期、动态的MRI检查,结合临床特征探讨不同程度低血糖脑损伤患儿的MRI改变。方法 选取我院2005年5月至2013年7月以低血糖收入院,在低血糖后1周内完善首次常规MRI及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检查确诊为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的患儿49例。其中34例在低血糖发生后2~3周完善第2次MRI检查,7例完善第3次MRI检查。结果 49例患儿首次MRI均有顶、枕部受累;顶、枕部受累为主33例,顶、枕部合并额叶、颞叶受累6例,弥漫性皮层及皮层下白质受累10例。均表现为受累部位DWI高信号,T1和T2加权像信号改变不明显。部分患儿合并深部脑白质及灰质受累表现。34例患儿第2次MRI检查,有20例表现为损伤部位DWI低信号,T1加权像低信号,T2加权像高信号,3例较前略吸收,11例未见异常信号。7例患儿完善第3次复查,分别出现脑软化,髓鞘发育落后,白质容积减小,胼胝体发育不良。对比不同程度脑损伤患儿的临床症状,发现临床症状较重者脑损伤也较重。结论 低血糖脑损伤具有顶、枕部易损性。低血糖后1周内完善DWI检查对急性期低血糖脑损伤有提示作用。MRI动态观察发现轻症损伤可恢复。损伤较重的患儿可出现坏死及脑软化。部分合并深部白质、灰质损伤的病例,不能除外缺氧缺血所致。  相似文献   
15.
早产儿呼吸暂停(apnea of prematurity,AOP)定义一直是缺少充分的临床证据的,以呼吸停止时间≥20S,或〈20S伴有心动过缓、发绀为通常临床定义。目前还没有统一的AOP管理规范,但是反复发作的AOP,导致反复的间隙性缺氧(intermittent hypoxic episodes,IHE)是血氧波动的主要原因,同时,使早产儿发生严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和神经精神发育障碍的风险增加。当然,IHE的原因不仅局限于AOP,呼吸支持规程中,无论是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还是有创通气过程中都有发生IHE的可能。降低IHE是早产儿呼吸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合理目标氧饱和度应是动态变化的,90%~95%的目标有助于减轻IHE和降低病死率,但有可能使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增加。咖啡因是治疗AOP的首选药物,但是对混合型AOP廊注意呼吸支持。减少肺容积和气道阻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对早产儿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IFI)的诊断价值,确定G试验的最佳诊断界值。方法选择2010年7月至2011年9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第二新生儿病房住院的早产儿行G试验,同时进行血细菌、真菌培养。计算该试验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绘制G试验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G试验的诊断价值。结果共有44例患儿纳入研究,其中IFI组17例,非IFI组27例,细菌感染12例,培养阴性15例。IFI组(1,3)-β-D葡聚糖含量范围5~3117pg/ml,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190.60(501.44)pg/ml;非IFI组(1,3)-β-D葡聚糖含量范围5.0~434.3pg/ml,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5.86(5.62)p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77,P〈0.01)。以15pg/ml作为最佳阳性界值,绘制G试验诊断IFI的ROC曲线,得出曲线下面积为0.839,95%C/(0.697,0.980)。结论G试验对早产儿IFI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高,可用于有真菌感染危险患儿的筛查,对早产儿IFI具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在产时胎儿手术中应用欣母沛的母体产后出血量及预后,探讨产时胎儿手术预防产时和产后出血的最佳措施及在产时胎儿手术中应用欣母沛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2010年12月成功施行产时胎儿手术的15例患者[产时胎儿手术组(IFO组),n=15],其中应用缩宫素+卡孕栓者7例(常规IFO组,n=7),应用欣母沛+缩宫素+卡孕栓者8例(欣母沛组,n=8),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24 h内出血量,术前和术后24 h的血红蛋白水平,宫缩情况,产褥感染的发生情况,产后42 d随访情况,并与同期因拒绝试产行择期剖宫产手术的10例健康孕妇进行对照。结果三组患者的子宫复旧情况均正常,均无早期及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生,无产褥感染发生。IFO组母体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及术中+术后24 h总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欣母沛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及术中+术后24 h总出血量显著少于常规组(P<0.05)。IFO组与对照组之间术前和术后及产后42 d复查的血红蛋白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欣母沛组术前术后血红蛋白浓度差值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应用欣母沛后有1例出现腹胀,12 h后缓解;1例出现呃逆,6 h后消失,未见其他药物不良反应。结论于产时胎儿手术期间应用欣母沛较常规使用缩宫素可明显减少术中和产后出血量,是一项有效的预防产后出血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整脊手法治疗脊柱相关疾病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柱相关疾病是指脊柱椎体变形,关节错位,软组织损伤而引起的脊柱以外的相关系统的疾病。脊柱相关病症的临床表现既有与内科、神经科、妇科、五官科等疾病症状相似之处。又同时伴有脊柱病变体征。中医对脊柱相关疾病的认识历史悠久.《内经》中记载了痹厥,眩晕以及后世医书记载的心悸、血痹、经痹、骨痹等疾病与脊柱相关病相似。其发病机制是因统督一身之阳的督脉不通而为患。笔者运用整脊手法,治疗32例脊柱相关疾病,取得了较好疗效,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早产儿出血性与缺血性脑损伤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于不同发育阶段的早产儿,其损伤特征表现为成熟依赖性,即损伤的机率随发育的成熟而逐渐降低。早产儿脑损伤绝大多数发生于胎龄小于32周(或体质量<1500 g)的早产儿。生发基质-脑室内出血(germinal matrixhemorrhage-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GMH-IVH)及脑室  相似文献   
20.
目的近年研究发现急性肺损伤(ALI)是致新生儿肺出血的重要原因。大量研究表明肺表面活性蛋白A(SPA)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参与了ALI的损伤过程,但有关两者在肺出血新生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变化及关系鲜有报道。该研究旨在探讨SPA和TNFα在新生儿肺出血发生中的作用,两者间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斑点免疫印迹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对照组(n=15),肺出血存活组急性期(n=14)、恢复期(n=14)和肺出血死亡组(n=6)新生儿BALF中SPA,TNFα和血清TNFα水平。结果存活组和死亡组新生儿肺出血急性期BALF中SPA含量(38.50±7.62,29.43±6.57)较对照组(44.88±7.48)显著降低(P=0.024,P=0),且死亡组SPA明显低于存活组急性期(P=0.015),存活组肺出血恢复期SPA水平(45.16±7.25)明显升高,接近对照组(P>0.05);而肺出血存活组和死亡组BALF中TNFα含量(208.54±64.69ng/L,319.16±46.79ng/L)较对照组(96.40±37.82ng/L)显著增加(P=0.011,P=0),死亡组比存活组急性期增加更明显(P=0),且BALF中TNFα的变化较血清中更明显,存活组恢复期BALF中TNFα水平(112.06±35.22ng/L)明显下降,接近对照组(P>0.05);肺出血患儿BALF中SPA水平的下降与TNFα的增高呈负相关(r=0.635,P=0.003)。结论SPA和TNFα参与了新生儿肺出血的肺损伤过程,为从SPA及细胞因子角度进一步认识新生儿肺出血的发病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为新生儿肺出血的早期防治及预后判断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