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3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目的 分析大庆市人民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为促进临床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9年1~12月大庆市人民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中药注射剂医嘱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收集中药注射剂医嘱9927例,其中不合理医嘱206例,不合理医嘱占2.08%,主要包括溶媒种类选择不合理、溶媒用量不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22.
本研究旨在构建M2型丙酮酸激酶(M2-pyruvate kinase;PKM2)的小发夹结构RNA(shRNA)的真核表达载体,研究特异性沉默pkm2基因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耐药性的影响。设计pkm2基因的3个特异shRNA序列,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将其克隆到含有U6启动子的PBSU6载体上,通过酶切和测序等方法鉴定重组质粒的正确性。利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了pkm2-shRNA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耐药细胞株NB4R2细胞内源性M2-PK蛋白表达的影响,通过NBT还原实验检测了pkm2基因沉默后NB4R2细胞分化情况。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3个有效特异的pkm2-shRNA,在蛋白水平上证明了其对NB4R2细胞M2-PK基因沉默的有效性。发现干涉M2-PK基因后,可显著地促进耐药细胞NB4R2细胞的分化。结论:DNA载体途径的pkm2-shRNA能促进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的分化,具有基因靶向药物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23.
锌对前列腺癌PC-3M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锌对人前列腺癌PC-3M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用MIT比色法检测不同剂量锌对PC-3M细胞增殖的影响;Tramwell小室检测锌对PC-3M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RT-PCR检测锌作用24h后MMP-2、MMP-9mRNA的表达;酶谱分析检测锌作用后PC-3M细胞MMP-2、MMP-9的活性变化。结果MTT检测结果表明一定剂量的锌可抑制PC-3M细胞的生长;Transwell小室实验结果显示,锌作用下PC-3M细胞穿透Matrigel膜的细胞数减少;RT-PCR结果显示锌抑制了PC-3M细胞bIMP-2和MMP-9的表达;酶谱分析表明锌作用后PC-3M细胞MMP-2、MMP-9的活性下降。结论一定剂量的锌可降低PC-3M细胞的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MMP-2、MMP-9的合成和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24.
目的:探讨PDCA循环护理管理结合超声观察对维持性血透患者NAVF并发症的干预研究。方法:2011年PDCA循环应用于护理管理,对自体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相关因素进行评估、分析,制定护理措施并实施,将存在的问题作为下一个循环管理强化的重点,比较2010年护理不良事件及超声检查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2011年共行血液透析10 367例次,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0.6%,血管并发症发生率13.0%;2010年共行血液透析9 394例次,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3.19%,血管并发症发生率34.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病例2011年患者满意率为96.7%,2010年患者满意率为7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PDCA循环管理能有效的预防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的多种并发症,延长内瘘使用寿命,提高透析质量。  相似文献   
125.
126.
李晓萌  黄健  白长川 《光明中医》2023,(16):3122-3124
心悸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也可作为临床多种病症的症状表现之一。以患者自己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症。其中医发病机制可责于气血阴阳亏虚或是邪扰心神,心失所养,心脉不畅所致。中医治疗心悸由来已久,方法较多,汉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对心悸病多有论述,记载了心悸病的病因病提出了基本治则,对后世辨证论治心悸病奠定了理论基础,并提出如炙甘草汤等行之有效的方剂。白长川教授从事心病治疗多年,通读经典,提出以“从火论治”心悸为中医指导理论,将中医内治法与外治法相结合,运用白氏调律汤联合穴位埋针治疗火扰心神型心悸屡获良效,为临床治疗火扰心神型心悸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7.
目的探讨2~5岁儿童屏幕暴露与语言能力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 对2020年11月至2021年11月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儿童保健中心门诊常规体检的299名2~5岁儿童进行儿童神经心理行为检查量表(2016版)检查, 并自制调查问卷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 收集家庭人口经济学信息及屏幕暴露特征(如时间、质量)相关情况。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不同屏幕暴露时间和质量儿童语言发育商差异, 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屏幕暴露时间和质量与语言发育商的相关性, 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不同屏幕暴露时间和质量儿童发生语言能力落后的风险。结果 299名儿童中男184名(61.5%)、女115名(38.5%), 年龄为(3.9±1.1)岁。儿童每日屏幕暴露时间<60、60~120、>120 min人数分别为163名(54.5%)、86名(28.8%)、50名(16.7%), 语言发育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4±13、90±13、84±14, F=8.92, P<0.001)。每日屏幕暴露时间60~120和>120 min均是语言能力发展的...  相似文献   
128.
目的构建基于机器学习的儿童使用消费品时发生啃咬行为的预测模型。方法对北京市6所医疗机构就诊的1803例儿童进行问卷调查,依据使用消费品时是否发生啃咬行为分为有啃咬行为组(n=617)与无啃咬行为组(n=1186)。随机抽取1442例儿童的临床资料作为训练集构建预测模型,其余作为测试集进行内部验证。采用单因素分析筛选的指标应用基于机器学习的XGBoost、随机森林、Logistic回归、决策树、贝叶斯网络和SVM算法构建预测模型。完成机器学习算法对特征重要性的排序,比较6种方法构建的模型对儿童使用消费品时是否发生啃咬行为的预测价值。结果XGBoost、随机森林、逻辑回归、决策树、贝叶斯网络和SVM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39、0.935、0.921、0.911、0.893、0.772,灵敏度分别为0.771、0.833、0.879、0.838、0.870、0.233,特异度分别为0.928、0.898、0.847、0.874、0.751、0.969。上述6种机器学习算法优劣排序为:XGBoost>随机森林>Logistic回归>决策树>贝叶斯网络>SVM。儿童年龄(OR=0.721,95%CI=0.683~0.761)、儿童受教育水平(小学:OR=0.244,95%CI=0.170~0.352)、主要照顾者对化学物质知识了解程度(了解一点:OR=0.679,95%CI=0.466~0.990)、主要照顾者陪伴程度(经常陪伴:OR=0.471,95%CI=0.347~0.639)、母亲职业(商业服务人员:OR=0.479,95%CI=0.234~0.980)是儿童啃咬行为主要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基于机器学习算法建立的儿童使用消费品发生啃咬行为的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其中XGBoost的预测效能优于随机森林、Logistic回归、决策树、贝叶斯网络和SVM。  相似文献   
129.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广泛参与基因表达调控、表观遗传调节、转录及控制等生物学过程。LncRNA SOX2重叠转录本(SOX2OT)可调控氧化应激、细胞增殖和凋亡、细胞自噬、炎症和纤维化等进程,影响DKD和DR,可能参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和DM心肌病的发生发展。本文综述LncRNA SOX2OT与DM慢性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0.
目的 探讨胸苷激酶1(TK1)在乳腺癌、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外周血中浓度是否存在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主要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乳腺癌患者20例为乳腺癌组、乳腺良性疾病患者30例为良性疾病组和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对各组间血清中TK1表达水平进行比较。收集乳腺癌患者其他肿瘤标志物CA153、CEA表达水平并进行诊断试验分析。结果 乳腺癌组血清TK1水平高于乳腺良性疾病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乳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TK1、CA153、CEA的阳性率分别为60.0%、40.0%、25.0%,TK1表达阳性率高于CA153、CE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血清TK1诊断乳腺癌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9,高于CA153和CEA。与单项相比,联合多个肿瘤标志物指标进行检测具有更高的诊断灵敏性。结论 TK1在健康体检者、乳腺良性疾病患者、乳腺癌患者血清中浓度存在统计学差异并逐渐升高,提示TK1可以作为早期辅助诊断乳腺癌的可靠指标。与CA153、CEA相比,TK1对于诊断乳腺癌具有更高的灵敏性,是一个可以更好反映乳腺癌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