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3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22篇
医药卫生   90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1.
2004年9月,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下发了2004版《医保药品目录》,该目录已于2005年1月1日起实施。其中规定,目录中所有剂型标注为“注射剂“的药品,均不包括含有非溶媒药品且容积大于100ml的静脉输液剂型,即100ml以上治疗型大输液将不在医保目录范围内。也就是说,如果患者在医院输液的容积大于100ml,费用将全部自理,不得报销。由于该新规定直接关系到医保病人医药负担是否加重问题,因而倍受社会各界关注。  相似文献   
42.
张菁  朱颖 《中国中医急症》2006,15(10):1098-1099
目的观察中药防治中期引产后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将180例住院中期引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0例服用中药排膜缩宫汤,对照组60例不予给药;观察两组出血量、胎盘胎膜残留及清宫率等指标。结果治疗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清宫率治疗组亦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药排膜缩宫汤具有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出血量、促进胎盘胎膜排出、降低胎盘胎膜残留和清宫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腺囊型增生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发病机理及中药二甲丸作用机理。方法:采用益肾软坚之二甲丸治疗本病,并采用激素放免分析技术。SP免疫组化半定量检测技术和电镜对本病患者进行了治疗前后系统的分析和观察。结果:中药组50例,痊愈28例,显效11例,有效8例,无效3例,显愈率78%,总有效率94%;西药组40例,痊愈5例,显效21例,有效10例,无效4例,显愈率65%,总有效率90%。两组疗效经Ridit检验,二者有显著差异(p<0.05)。中药组40岁以上37例中出现排卵者17例,其中BBT双相,同时经前诊刮见到分泌期内膜12例,BBT双相。未做诊刮,月经规律5例。西药组40岁以上患者均无排卵现象。结论:中药组疗效明显优于西药组。证实具有益肾软坚功效的中药二甲丸的作用机制为:(1) 调节子宫内膜ER、PR含量,抑制内膜增生;(2) 改善子宫内膜局部血循环状态。  相似文献   
44.
随着计划免疫工作的深入开展,水痘已被列为北京市重点管理的疾病.为了解水痘疫苗的保护情况,以便进一步为制定北京市小学水痘疫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现将北京市朝阳区某小学水痘突发疫情调查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5.
癌热灵治疗癌性发热5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在长期的中医肿瘤临床工作中,自创“癌热灵”方剂治疗癌性发热患者59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59例中,男性45例,女性14例;年龄在28-78岁之间。其中原发性肝癌22例,肺癌5例,胃癌18例,恶性淋巴瘤6例,结肠癌术后复发1例,胆总管癌术后复发1例,舌体癌术后广泛转移回例,乳腺癌术后复发1例,子宫内膜癌1例,鼻咽癌放疗后复发、转移1例,前列腺癌骨转移2例。全部病例发热均在37.3-38.ST之间,发热时间一般午后为多,并排除其它原因所致的发热。2治疗方法癌热灵方由淡豆鼓、地骨皮各15g,焦山桅sg,柴胡129…  相似文献   
46.
Apofix器械矫正经后路切除的半椎体畸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介绍经脊柱后路Ⅰ期切除半椎体及椎板夹凸侧加压治疗完全分节型半椎体畸形的方法.方法经C臂机精确定位后,先切除半椎体的棘突、椎板等后半部分,打开肋横关节,从横突外侧剪断肋骨,逐渐挖除椎体松质骨,作椎体间的植骨融合.将具有伸缩性可加长的"["型Apofix 内固定器植入椎板下,逐渐压缩"["型装置,进行清醒试验并沿着器械区域作凸侧椎板植骨融合.结果 7例患儿8个单纯性半椎体,患儿平均年龄7岁,半椎体位置包括下胸椎(T10)到下腰椎(L3),术前Cobb角22°~60°,平均39.3°,术后矫正至3°~30°,平均18.8°,矫正率为52.0%.随访时间7~19个月,平均12个月,最终随访的Cobb角5°~33°,平均17 8°.结论从脊柱后方入路不仅能Ⅰ期完整地切除半椎体,而且免除了前路手术创伤,又避免了因体位变动所造成的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47.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改变的常见类型、在诊断中的价值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依照我国现行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对中国医科大学第一医院1990-2007年收治的病例进行筛查、核准,对符合诊断标准的14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出现各种心律失常者137例(占93.2%),其中伴有s-T段、T波改变者25例,仅有S-T段、T波改变者10例(占6.8%).在心律失常中过早搏动91例(室性早搏55例,房性早搏31例,交界性早搏5例);异位性心动过速及房室颤动13例;传导阻滞44例(房室传导阻滞29例,束支传导阻滞14例,窦房传导阻滞1例);窦性心律失常22例.结论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心电图改变以各种心律失常(尤其是过早搏动、传导阻滞)最常见,少部分病例可仅有S-T段、T波改变;心电图改变是诊断心肌炎的一个重要条件;出现异位性心动过速和(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或显著的S-T段、T波改变多提示病情严重、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48.
患者男,64岁,发现鼻尖右侧肿物7年.查体:鼻尖右侧近肤色光滑类圆形肿物,质中,直径约1.5~2.0 cm,无触痛,无渗出.患者7年前发现鼻尖右侧肿物,绿豆大小,无疼痛及渗液,当地医院给予手术治疗,术后病理为"皮脂腺瘤".半年后在同一部位又长出类似肿物,且逐渐增大,无疼痛及发痒,无破溃及渗出.2008年1月在我院用高功率CO:  相似文献   
49.
目的研究老年人代谢综合征临床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老年对照组和老年代谢综合征组,通过两组人群体质指数、血生化指标比较,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人代谢综合征的影响因素。结果代谢综合征组患者的体质指数、血压、血糖、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明显降低(P<0.05);除70~79岁年龄组外,各年龄组患病比例顺位均为肥胖、高血压、高血糖、血脂紊乱,颈动脉硬化和脂肪肝患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提示,肥胖、高血压、高血糖及血脂紊乱是老年人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结论武警部队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血压及各项代谢指标的升高,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先天性桡偏手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3例男性患儿,右侧2例,双侧1例.手术年龄分别为20个月、6岁8个月、24个月.按Heikel分型,单侧的为Ⅳ型与Ⅲ型,双侧的为左侧Ⅲ型、右侧Ⅰ型.手术由3部分组成:尺骨远端中位化对应腕骨、尺骨干楔形截骨纠正弓状弯曲、尺侧伸腕肌腱移位稳固腕关节.结果 手腕桡偏纠正满意,腕关节稳定且有一定活动度,手指屈伸功能明显改善.随访6~43个月,以术前/术后/随访的X线片测量前臂-手之整体角评价术前畸形度、术后纠正量和复发量:例1为88°/-6°/-21°;例2为103°/0°/0°;例3为75°/-7°/-15°.结论 先天性桡偏手是一种少见而复杂的手畸形,尺腕中位化手术与尺骨截骨、肌腱转位同期完成可以重建稳定的腕关节,改善手腕与手指的外观和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