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17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71.
αD_3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组织WT_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该研究通过阿霉素肾病大鼠模型 ,动态观察α骨化醇 (αD3)对肾组织肾母细胞瘤抑制基因(WT1 )表达及其对肾病大鼠蛋白尿的影响。方法  12 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肾病组、激素组、αD3组和联合组 (激素 +αD3) ,每组 2 4只。一次性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制备阿霉素肾病模型 ,对照组一次性尾静脉注射同体积生理盐水。模型制备 2周后 ,激素组、αD3组和联合组分别每天灌服泼尼松、αD3及泼尼松与αD3,共 4周。对照组和肾病组分别灌服等量蒸馏水。于实验第 2 ,4 ,6周末各组随机抽取 8只大鼠 ,收集 2 4h尿标本后处死大鼠 ,分离肾组织 ,观察肾组织病变。用考马斯亮蓝法检测 2 4h尿蛋白含量 ,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肾组织WT1 的表达。结果 第 2周末 ,肾病组、激素组、αD3组及联合组大鼠 2 4h尿蛋白含量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第 4周及第 6周末 ,肾病组大鼠尿蛋白逐渐上升 ,激素组、αD3组及联合组尿蛋白降低 ,均低于同时间点肾病组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WT1 表达仅见于肾小球 ,肾小管几乎无表达。第 2周末 ,肾病组、激素组、αD3组及联合组大鼠WT1 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 ;第 4及第 6周末 ,肾病组WT1 表达进一步减弱 ,激素组、αD3组及联合组WT1 的表达增加  相似文献   
172.
目的 观察声辐射力脉冲(ARFI)成像评估儿童慢性肾脏疾病(CKD)的价值。方法 纳入40例CKD患儿(CKD组)及40名健康儿童(对照组),采用ARFI成像测量肾皮质剪切波速度(SWV)。计算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并将CKD组分为eGFR<60 ml/(min·1.73 m2)亚组和eGFR≥60 ml/(min·1.73 m2)亚组;比较组及各亚组间肾SWV及肾功能指标,观察肾SWV与肾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SWV诊断CKD的效能。结果 CKD组肾SWV、血肌酐、尿素氮及尿酸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而eGFR低于对照组(P<0.05)。CKD组平均肾SWV与血肌酐均与尿素氮呈正相关(r=0.46、0.54,P均<0.01),与eGFR呈负相关(r=-0.44,P<0.01),而与尿酸无明显相关(r=0.22,P=0.09);其内eGFR<60 ml/(min·1.73 m2)亚组和eGFR≥60 ml/(min·1.73 m2)亚组血肌酐、尿素氮、尿酸、eGFR和平均肾SW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eGFR<60 ml/(min·1.73 m2)亚组平均肾SWV与血肌酐和尿素氮均呈正相关(r=0.48、0.47,P均<0.05),与eGFR呈负相关(r=-0.76,P<0.01),而与尿酸无明显相关(r=0.07,P>0.05)。以SWV=2.60 m/s为截断值,其诊断CKD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7.50%和87.50%,AUC为0.80(P<0.01)。以SWV=2.66 m/s为截断值,其评估CKD患儿eGFR<60 ml/(min·1.73 m2)或≥60 ml/(min·1.73 m2)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30%和59.10%,AUC为0.69(P=0.03)。结论 以ARFI成像测量肾皮质SWV有助于诊断儿童CKD,尤其是eGFR<60 ml/(min·1.73 m2)的CKD。  相似文献   
173.
2例女性格雷夫斯病患儿, 分别为16岁和10岁。例1甲巯咪唑治疗3个月出现高肌酸激酶血症, 无肌痛、肌无力等, 甲巯咪唑减量1个月肌酸激酶恢复正常, 后行甲状腺部分切除术。例2甲巯咪唑治疗1个月夜间出现烦躁、行为异常、意识障碍, 指尖血糖1.6 mmol/L, 胰岛素显著升高、胰岛素自身抗体阳性, 停药后血糖恢复正常, 后行碘131治疗, 因甲状腺功能再次亢进口服丙硫氧嘧啶。随访至2023年2月, 2例患儿甲状腺功能控制良好, 未出现不良反应反复。  相似文献   
174.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儿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以及甲状腺激素与狼疮性肾炎(LN)肾脏损伤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病例总结,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确诊SLE的253例患儿为病例组, 选取同期同年龄段进行健康体检、无不适症状的70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 根据甲状腺功能检查结果将病例组分为甲状腺功能正常组和甲状腺功能异常组。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Mann-WhitneyU检验, 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 采用Spearman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病例组253例患儿中男44例、女209例, 就诊年龄14(12, 16)岁;70名对照组儿童中男24名、女46名, 就诊年龄13(10, 13)岁。病例组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48.2%(122/253)比8.6%(6/70), χ2=36.03, P<0.05]。131例甲状腺功能正常组中男17例、女114例, 就诊年龄14(12, 16)岁;122例甲状腺功能异常组中男28例、女94例, 就诊年龄14(12, 16)岁, 其中正常甲状腺病态综合征...  相似文献   
175.
目的 评价3种药物与个人护理品(pharmaceuticals and personal care products, PPCPs),即红霉素、乙酰螺旋霉素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对海洋发光菌的毒性。方法 根据预试验的结果将红霉素、乙酰螺旋霉素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分别配制成不同浓度,以3%NaCl溶液作为空白对照,加入明亮发光杆菌T3变种,分别用生物毒性测试仪测试样品和空白对照的发光度,计算发光损失率,数据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样品发光度值分别随着红霉素、乙酰螺旋霉素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而发光损失率则分别随着3种PPCPs浓度的增加而增高,发光菌的发光损失率分别与3种PPCPs的浓度间呈线性回归关系(P<0.001),拟合的红霉素毒性回归方程为Y=13.25+47.38X(R=0.933),乙酰螺旋霉素的毒性回归方程为Y=6.24+80.33X(R=0.956),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毒性回归方程为Y=6.32+38.18X(R=0.952),3种PPCPs对发光菌的毒性各不相同,红霉素、乙酰螺旋霉素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EC50值分...  相似文献   
176.
目的 分析水环境中3种典型污染物氰(CN-)、汞(Hg2+)和草甘膦(Glyphosate)联合作用时对海洋发光菌的毒性。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CN-、Hg2+和Glyphosate以相等体积两两组合配制成混合溶液,同时以3%NaCl溶液作为空白对照,加入明亮发光杆菌T3变种,分别用生物毒性测试仪测试样品和空白对照的发光度,计算发光损失率,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CN-和Hg2+联合作用时,不同浓度污染物组合所致的发光损失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分别使发光菌的发光率降低50%的毒物浓度(median effective concentration,EC50)的CN-和Hg2+组合所致的发光损失率最高,达到(84.00±16.74)%;CN-和Glyphosate联合、Hg2+和Glyphosate联合作用时,也表现出类似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