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32.
目的:总结儿童胆囊息肉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效果,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含"胆囊息肉"诊断的27例住院患儿的资料。其中,男14例,女13例;平均诊断年龄为12. 2岁,范围为2. 2~16. 0岁。根据是否行手术治疗分为手术组(3例)与观察组(24例)。手术...  相似文献   
33.
目的初步探讨儿童闭合性胰腺损伤的诊疗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42例闭合性胰腺损伤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治疗经验及预后。结果 42例中,男33例,女9例,年龄1.6~14岁,低级别胰腺损伤(Ⅰ级、Ⅱ级)25例,高级别胰腺损伤(Ⅲ级、Ⅳ级、Ⅴ级)17例。低级别胰腺损伤患儿中,1例死于多发伤导致的多脏器功能衰竭,24例经保守治疗痊愈;高级别胰腺损伤患儿中,1例死于合并肝挫裂伤和下腔静脉撕裂所致的失血性休克后DIC;1例急诊行胰头端胰腺结扎+胰体尾部空肠Roux-Y吻合术,术后出现假性胰腺囊肿,经保守治疗后痊愈;其余15例早期给予保守治疗,对并发顽固假性胰腺囊肿的患儿选取合适的引流手术,效果良好。结论 (1)儿童闭合性胰腺损伤发病率低,症状隐匿,不合并其它组织脏器损伤的单纯性胰腺损伤往往损伤级别较高,更容易延误诊治,腹部超声是良好的筛查手段;(2)单纯的胰腺损伤通常不会危及生命,早期保守治疗,后期针对并发顽固假性胰腺囊肿的患儿,个性化选择合适的引流手术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34.
目的初步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期间北京某儿童专科医院小儿外科急症病人的疾病谱特征及应对措施。方法以2020年1月24日至2月24日期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外科急诊就诊的患儿以及因急腹症于普外科住院治疗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并与2018年、2019年1月24日至2月24日期间同条件患儿的病例资料进行纵向对比,总结归纳患儿来源、诊断等信息。结果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期间本院外科急诊病例数为1655例,较2018年、2019年减少,但北京市来源病例达1048例(63.3%),就诊病例中急腹症达440例(26.6%),占比较2018年、2019年均有所升高。外伤病例占比与2018年、2019年无显著差异,但车祸伤患儿比例显著下降,由2018年的46例(3.5%)减少至2020年的5例(0.7%)。因急腹症住院治疗83例,较前稍有增加。疫情期间无一例需住院治疗的重症外伤病例。从构成比来看,阑尾炎为本院急腹症住院治疗的主要病种,对比本院三年阑尾炎患儿病例资料,发现2020年疫情期间阑尾炎患儿病例数较2018年、2019年增加,1个月内收治病例达61例;出现症状至手术时间超过3天的患儿比例达24.6%,高于2018年、2019年;患儿阑尾穿孔比例较2018年、2019年增加,达57.4%。结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重大疫情启动一级响应后,北京某儿童专科医院小儿外科急诊病种结构有所改变,虽然病人总数显著减少,但需更加警惕急腹症,并注意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鉴别;住院部急腹症患儿多数病史时间长、病情重,应谨慎筛查,改变病房运转模式。  相似文献   
35.
胆道闭锁是一种罕见的儿童疾病, 主要表现为新生儿出生后胆管闭塞、胆汁淤积以及进行性肝纤维化。Kasai肝门空肠吻合术是治疗胆道闭锁的首选术式。胆管炎是Kasai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 其病因尚不明确, 可能是由于肠道细菌逆行感染导致。有针对性的应用抗生素能有效预防胆管炎的发生, 但目前对于抗生素的使用尚无明确方案, 近年来人们逐渐意识到短期内使用三代头孢或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或许对患儿有益。本文就近年来胆道闭锁术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研究进展进行相关综述。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既往误治的全结肠型巨结肠(total colonic aganglionosis, TCA)病例的误治原因、再手术流程及预后, 以提高对TCA的临床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1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经病理证实为TCA的71例患儿临床资料, 根据首诊是否接受合适的手术方案, 将患儿分为误治组与无误治组。误治组17例, 无误治组45例, 确诊后放弃治疗9例。误治组首诊均在三级甲等医院(综合医院9例, 儿科专科医院8例)。术前误诊10例, 无误诊7例。分析误治组患儿首诊信息、再手术原因及诊疗流程。通过电话或门诊随访患儿预后, 比较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生长发育和排便功能。排便功能评估采用Rintala评分, 评估时患儿年龄需≥4岁。结果术前误诊患儿均未接受巨结肠手术, 无误诊患儿6例行巨结肠手术, 1例行升结肠造瘘, 手术年龄为26(4, 240)d。首次术后出现腹胀16例(16/17, 94.1%)、排便困难14例(14/17, 82.4%)、呕吐13例(13/17, 76.5%)、小肠结肠炎10例(10/17, 58.8%)。无误诊患儿再手术原因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