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甲状腺微小癌的超声征象及其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评价灰阶超声在甲状腺微小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个甲状腺微小癌灶(恶性组)的灰阶超声表现,包括结节的大小、回声水平、内部成分、形态、纵横比、边界、周边声晕、钙化类型,并与61个≤1 cm的甲状腺良性结节(良性组)灰阶超声表现相比较.两组间差别的统计学处理采用X2检验.计算各项超声征象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结果 恶性组中,48.3%为极低回声,98.3%为实性结节,74.1%形态不规整,72.4%纵横比≥1,37.9%有周边不规则声晕,62.1%内含微小钙化.上述超声征象恶性组的显示率明显高于良性组(P<0.001),而边界不清在两组间的显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使用极低回声、纵横比≥1、微小钙化三项特异性较高的超声征象作为联合诊断指标,敏感性为86.2%,特异性为77.0%,准确率为81.5%.结论 甲状腺良恶性结节(≤1 cm)的灰阶超声表现有一定差异,综合运用各超声征象对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年轻乳腺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超声声像图特征。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本院进行手术并被病理证实为乳腺恶性肿瘤的40例年轻患者(≤ 35岁)的临床病理资料与超声影像资料。  结果  40例患者平均年龄(29.88±5.12)岁。14例患者(35%)有肿物短期内快速生长病史。3例患者为妊娠哺乳期乳腺癌。35例患者(共40个恶性病灶)接受超声检查, 超声漏诊5个病灶, 误诊4个病灶, 31个病灶在术前超声诊断为恶性肿瘤, 诊断准确率为77.5%。超声声像图主要表现为形态不规则(97.1%)、边界不清(82.9%)、内部回声不均匀(97.1%)、微小钙化常见(74.3%)、血流丰富(Ⅱ~Ⅲ级80.0%)。15例(37.5%)患者采用保乳术, 4例(10.0%)采用乳房单纯切除术, 21例(52.5%)采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病理类型以浸润性导管癌最常见, 占67.5%(27/40)。22例(55%)患者有腋窝淋巴结转移。对40例患者平均随访(64.08±5.87)个月, 8例(20%)患者出现复发或转移。平均复发时间为术后(17.17±12.02)个月。  结论  年轻乳腺恶性肿瘤患者的肿瘤复发率高, 淋巴结转移率高, 超声声像图表现多样。  相似文献   
13.
直接超声参数在肾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内径狭窄≥50%肾动脉狭窄(RAS)的直接超声参数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经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检查后并接受肾动脉造影的89例患者共177条肾动脉构成研究组,测量了肾动脉峰值流速(RPSV)、肾动脉与腹主动脉峰值流速比值(RAR)、肾动脉与肾动脉峰值流速比值(RRR)、肾动脉与段动脉峰值流速比值(RSR)和肾动脉与叶间动脉峰值流速比值(RIR).肾动脉造影显示肾动脉内径狭窄≥50%者确定为RAS.使用ROC曲线分析确定最佳诊断指标.计算这些流速指标不同阈值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结果 在肾动脉造影显示的177条肾动脉中,80条狭窄程度为50%~99%,7条闭塞.在狭窄程度50%~99%的80条肾动脉中,动脉粥样硬化性RAS 46条,大动脉炎RAS 20条,纤维肌性发育不良性RAS 12条,其他病因2条.肾动脉CDFI检查成功率为98.9%(175/177).RPSV、RAR、RRR、RSR、RIR最佳阈值分别为170 cm/s、2.3、2.0、3.8、5.5.RPSV、RSR和RIR均获得较好的诊断效果(准确率均大于87%),RAR和RRR的诊断敏感性较差(分别为79%和80%).结论 对于狭窄≥50%的RAS,RPSV、RIR和RSR均是较好的诊断指标,RAR和RRR的诊断敏感性较差.影响肾动脉和腹主动脉PSV的因素都可导致RAR的诊断准确性下降,而PSV后比参数受腹主动脉PSV的影响较小,且各种原因所致肾动脉主干、肾内动脉PSV等成比例改变对PSV后比参数的影响也较小,其能明显弥补RAR的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超声定位光散射断层成像(DOT)与CDFI检测乳腺癌血供的敏感性。 方法 111例乳腺癌患者,经术后病理证实,共118个瘤灶。术前CDFI将乳腺癌血供分为血流丰富、中等及无血流。常规超声检查明确病变后定位行DOT,测量病变血红蛋白总浓度(THC),以THC 140 μmol/L为阈值,比较DOT与CDFI检测不同大小乳腺癌血流的敏感性。 结果 118个乳腺癌瘤灶中,57个(48.31%)CDFI表现为血流丰富,36个(30.51%)中等血流,25个(21.19%)无血流; DOT 检出99个癌灶(83.90%) 的THC>140 μmol/L。对于≤1 cm、>1~2 cm、>2~3 cm、>3 cm的乳腺癌,CDFI血流显示率分别为28.57% (6/21)、90.20% (46/51)、86.21% (25/29)和94.12% (16/17),THC增高率分别为76.20%、76.50%、93.10%和100%。 结论 DOT可更敏感地检测乳腺癌血管,特别是对于诊断直径≤1 cm的早期乳腺癌,具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超声造影(CEUS)预测胰腺导管腺癌(PDAC)的价值。方法 纳入75例胰腺局灶实性病变(最大径≤ 3 cm)患者,观察病灶常规超声及CEUS表现,并根据最终诊断结果分为PDAC组(n=47)及非PDAC组(n=28),比较组间超声表现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CEUS预测PDAC的效能。结果 75例胰腺局灶实性病灶均表现为低回声,最大径0.9~3.0 cm,中位数2.40(2.10,2.80)cm;其中26.67%(20/75)边界清晰,73.33%(55/75)边界模糊。CEUS中,动脉期57.33%(43/75)病灶呈低增强,33.33%(25/75)呈等增强,9.33%(7/75)呈高增强,其中81.33%(61/75)呈均匀增强;静脉期81.33%(61/75)病灶呈低增强,8.00%(6/75)呈等增强,10.67%(8/75)呈高增强;6.67%(5/75)病灶表现为极快速廓清,58.67%(44/75)表现为快速廓清,32.00%(24/75)表现为缓慢廓清,2.67%(2/75)表现为同步廓清。PDAC组病灶边界多模糊(43/47,91.49%),动脉期(31/47,65.96%)及静脉期(47/47,100%)多呈低增强,且多呈极快或快速廓清(43/47,91.49%);非PDAC组病灶边界多清晰(16/28,57.14%),动脉期(16/28,57.14%)多呈等或高增强,静脉期呈低增强及等/高增强各半,廓清模式多为缓慢或同步廓清(22/28,78.57%);组间病灶边界清晰度、静脉期增强程度及廓清模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动脉期增强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静脉期低增强及造影剂极快/快速廓清预测PDAC的AUC分别为0.750及0.850,敏感度分别为100%及91.49%,特异度分别为50.00%及78.57%。结论 CEUS可实时评价胰腺局灶实性病变微血流灌注;根据造影剂极快速/快速廓清诊断最大径≤ 3 cm PDAC优于静脉期低增强表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分析乳腺病灶超声征象及部分临床特征建立乳腺癌的风险预测模型。  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7年7月至2009年1月于本院进行乳腺病灶切除活检术的连续性病例116例, 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得到超声及部分临床征象(包括患者年龄、乳腺癌家族史、病灶硬度、活动度、形状、边界、方向、后方回声及钙化)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提出乳腺癌风险预测模型, 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模型效果。  结果  116例乳腺病灶中, 52例最终诊断为乳腺癌, 其中年龄大于50岁(OR=6.61, 95%可信区间1.07~40.72)、临床触诊质硬肿物(OR=6.56, 95%可信区间1.32~32.58)、超声声像图形态不规则(OR=19.93, 95%可信区间2.49~159.45)、边界模糊(OR=21.32, 95%可信区间1.98~230.14)、边缘成角或毛刺状(OR=31.33, 95%可信区间2.61~376.02)为乳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据此建立乳腺癌风险预测模型, 该模型整体预测的准确性达96.7%。  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乳腺癌风险预测模型并提出的患乳腺癌风险独立危险因素, 在临床实践中具有较高的客观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7.
老年乳腺癌定义为≥70岁的乳腺癌患者。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的发病率增加且死亡率居高不下。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综合评估老年患者功能年龄是个体化治疗方案选择的重要依据。影像学在老年乳腺癌患者的筛查与早期诊断、治疗选择、新辅助治疗疗效评估及术后随访领域有的重要作用。本文主要探讨了影像学在老年乳腺癌诊治领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两种吻合方式(端-端吻合与端-侧吻合)移植肾动脉重度狭窄(内径减少≥80%)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指标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后并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的38例移植肾动脉重度狭窄患者(端-端吻合和端-侧吻合各19例).超声测量髂动脉、移植肾动脉主干和吻合口峰值流速(PSV),肾内叶间动脉或段动脉PSV和加速时间(AT),计算狭窄处与狭窄近端PSV比值(简称PSV前比).结果 血管造影显示所有患者的动脉内径减少≥80%,狭窄部位位于髂动脉4例,吻合口20例和移植肾动脉14例.狭窄处PSV、髂动脉PSV及PSV前比在两种吻合方式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01,P<0.001),但AT在两种吻合方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吻合方式移植肾动脉重度狭窄患者的肾动脉血流动力学差异很可能是导致它们之间狭窄处PSV和PSV前比差异的主要原因.为了提高移植肾动脉重度狭窄的诊断准确性,应依据吻合方式来建立PSV前比的诊断阈值,而同-AT诊断阈值很可能适合两种吻合方式患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利用超声光散射断层成像(DOT)研究乳腺病灶的血红蛋白浓度(THC),探讨不同大小乳腺病灶的THC最佳诊断阈值.方法 以进行乳腺病变切除活检术的500个病灶为研究对象,以术后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组不同大小良性病灶间及恶性病灶间THC差异、最佳诊断阈值及诊断效能.结果 共500个乳腺病灶,其中良性病灶265个,恶性病灶235个.<2 cm组和≥2 cm组的恶性病灶THC均值分别为(193.0±81.3)μmol/L,(249.3±73.6)μmol/L,恶性病灶两组间TH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2 cm组和≥2 cm组的良性病灶THC均值分别为(117.8±62.0)μmol/L,(131.8±70.0)μmol/L,良性病灶两组间TH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对<2 cm组的病灶,分别以THC146.9 μmol/L,102.2μmol/L为鉴别诊断阈值,DOT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4.2%,70.0%,71.7%,62.9%,79.9%和86.7%,44.4%,61.6%,51.6%,83%.对≥2 cm组的病灶,以THC 210.4μmol/L为诊断阈值,DOT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4.0%,86.7%,79.1%,89.2%,69.2%.结论 乳腺癌的THC随肿瘤增大而增高,故应采用不同的THC诊断阈值来提高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例1患者女,33岁,发现左乳肿物增大伴有红肿热痛2个月余,曾行切开引流效果不佳.患者否认宠物接触史.查体:左乳内上象限及乳晕深部可扪及8.0 cm×5.0 cm肿物,质硬,边界不清,活动度差,压痛(+),左腋窝可扪及数个质硬淋巴结,直径约1.5 cm.超声检查示:左乳乳头内侧腺体回声紊乱不均,可见片状低回声区,范围约2.2 cm×2.0 cm,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内部未见明显液性无回声区,左腋下可见数个淋巴结,较大者1.7 cm×1.0 cm,皮髓质分界清,皮质增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