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51篇
  2023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比较病毒性脑炎患儿不同时期脑脊液中Caveolin-1、IL-1β、VEGF水平的差异,探讨Caveolin-1、IL-1β、VEGF在病毒性脑炎的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评估其对病毒性脑炎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病例来自于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神经内2科住院的病毒性脑炎患儿65例,急性期54例,恢复期11例;按临床表现又分为轻度组40例及重度组25例,收集对照组10例,癫(癎)组10例.完善脑脊液、脑电图、头MRI等检查.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以上患儿脑脊液中Caveolin-1、IL-1β、VEGF的水平.结果 Caveolin-1、IL-1β、VEGF水平在病毒性脑炎急性期分别为(49.209±22.320) pg/ml、(16.923±6.823) ng/ml、(44.342±19.264) ng/ml,在恢复期的表达分别为(33.253±20.349)pg/ml、(11.724±3.009) ng/ml、(30.312±18.147) ng/m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急性期与恢复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性脑炎急性期表达高于癫(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性脑炎组患儿脑脊液中蛋白含量在0.5 -1.0 g/L范围的脑脊液中Caveolin-1与IL-1β及VEGF表达水平高于≤0.5 g/L组,且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不同的脑炎严重程度、不同的抽搐频繁程度、不同的EEG改变严重程度患儿脑脊液中Caveolin-1、IL-1β、VEGF水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头MRI改变严重者,脑脊液中Caveolin-1、IL-1β、VEGF水平增高明显,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veolin-1、IL-1β、VEGF可能参与病毒性脑炎的发病机制,对病毒性脑炎的病情严重性评估及预后判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2.
目的了解重症病毒性脑炎(SVE)患儿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探讨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月湖南省儿童医院神经内科及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102例SVE患儿临床资料,根据预后将患儿分为预后良好组[24例,儿童格拉斯哥预后评分量表(CGOS)评级4~5级]和预后不良组(78例,CGOS评级1~3级),比较两组患儿临床资料,分析影响SVE患儿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预后良好组中,痊愈15例,9例有轻度后遗症;预后不良组中,14例死亡,25例留有严重后遗症,39例有中度后遗症。预后良好组患儿发热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预后不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惊厥持续状态、呼吸衰竭、发热持续时间长(5 d)、脑电图重度异常、头颅MRI累及病变超过2处或累及幕下以及应激性高血糖为SVE预后不良因素,其OR值分别为13.468、4.580、2.378、10.196、3.012、6.316。结论SVE严重威胁儿童的生存质量,伴有惊厥持续状态、呼吸衰竭、发热持续时间长、脑电图重度异常、头颅MRI累及病变超过2处或累及幕下以及应激性高血糖是影响儿童SVE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3.
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5例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使用更昔洛韦10mg/(kg·d)静滴,2次/d,对照组使用病毒唑15mg/(kg·d)静滴,1次/d,疗程7~14 d.对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并观察其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在发热、头痛、呕吐、抽搐及神志恢复的时间上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通过对比观察,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有明显疗效,优于病毒唑,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化脓性脑膜炎(PM)患儿脑脊液(CSF)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II)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取2010年5月至2011年4月本院PM患儿50例(PM组),非颅脑损伤择期手术患儿30例(对照组),取其CSF检测比较PM患儿急性期、恢复期和对照组CRF及IGF—II水平的变化。同时检测PM患儿CSF中蛋白质浓度、葡萄糖浓度和白细胞计数,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PM患儿CSF急性期中CRF及IGF—U水平均明显高于恢复期和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O.05)。PM恢复期患儿CSF中CRF及IGF-Ⅱ水平与对照纽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脑脊液中CRF及IGF-Ⅱ的浓度与脑脊液中葡萄糖及白细胞计数均无相关性(r=-0.067和-0.45,P〉0.05),与脑脊液中蛋白质浓度呈正相关(r=0.938,P〈0.05)。【结论】PM患儿CSF中CRF及IGF-Ⅱ水平检测可作为其重要的诊断依据,对其病情的监测和转归的评估均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5.
目的:评价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儿童腰椎穿刺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湖南省儿童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且需要腰椎穿刺的患儿100例,随机分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组及对照组各50例。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组在腰椎穿刺前30 min~1 h涂抹1~2 g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照组不予以处理。应用FLACC疼痛评估工具及Wong-Baker脸谱评分法对患儿在穿刺时的疼痛反应进行评分。结果: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组FLACC疼痛评估及Wong-Baker脸谱评分分数分别为(3.12±1.24)分和(3.84±1.58)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86±1.64)分和(8.12±1.78)分(P均<0.01)。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用于儿童腰椎穿刺前能显著降低患儿疼痛感觉,安全简便,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6.
37.
制备了Mn3O4修饰石墨阳极。在微生物燃料电池(MFC)中研究了Mn3O4对MFC产电性能及阳极电容特性的影响。Mn3O4修饰阳极的MFC最大功率密度为255 mW/m2,比对照组提高了25%。Mn3O4修饰阳极的MFC比电容为14.7 mF/cm2,比对照组提高了88%。在电化学阻抗(EIS)测试中,创建了R(Q(R(QR)))(QR)模型,对MFC内阻与电容的组成和大小进行了分析。测试表明,Mn3O4修饰电极降低了生物膜和电极界面的电荷转移内阻,增大了生物膜和电极界面的赝电容,从而提高了MFC的产电能力和间歇式放电MFC的能量利用率。  相似文献   
38.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隐脑)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真菌性疾病之一,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它可为原发病,亦可继发于长期广泛应用抗生素、长期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的患者。隐脑早期症状不典型,或其非特异性症状未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故易发生误诊。现将我院确诊的12例儿童隐脑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2例隐脑患儿为在本院神经科住院并经病原学检查明确诊断者,男8例,女4例;年龄2~12岁,平均年龄9岁;入院前病程10d~2个月。院外误诊8例,其中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1例,化脓性脑膜炎3例,结核性脑膜炎3例,恶性肿瘤1例。患儿发病前…  相似文献   
39.
录像脑电图监测并暗示诱发试验对儿童癔症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找鉴别儿童癔症性发作与癫癎发作的有效方法。方法:对52例7-14岁发作性疾病患儿进行录像脑电图监测并行暗示诱发试验。结果:癔症组、抽搐原因待查组、癔症合并癫癎组和癫癎组儿童中暗示诱发试验阳性率分别为94%(17/18)、62%(9/14)、38%(3/8)和0(0/12),其中癔症组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癔症合并癫癎组,差异有极显著意义(X2=9.49,P<0.01)。各组记录到发作间期癎样放电分别为1、6、7、11例。结论:录像脑电图监测并行暗示诱发试验可能是鉴别儿童癔症与癫癎发作的一种有效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40.
近年来,全世界又出现了不同的病毒性脑炎(VE)的流行趋势。为进一步探讨该病临床可靠,有效的治疗措施,作者使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HDMP)静注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重症VE患儿20例,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