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4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5 毫秒
61.
杨国栋  刘昱甫  刘永林  马瑜  李诒光  陈杰 《中草药》2023,54(16):5146-5153
目的 研究裸花紫珠Callicarpa nudiflora叶的化学成分,并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初步的抗炎筛选。方法 采用各种色谱方法(硅胶、MCI、羟丙基葡聚糖凝胶、ODS)进行分离纯化,并结合核磁、质谱数据明确其结构。通过Griess法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初步的抗炎活性筛选。结果 从裸花紫珠叶中醋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17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6S,7R)-3-oxo-megastigma-4,8-dien-7-O-β-D-glucoside(1)、phoebenoside A(2)、(6R,9R)-3-oxo-α-ionol-9-O-β-D-glucopyranoside(3)、blumenol C glucoside(4)、异毛蕊花糖苷(5)、myricoside(6)、肉苁蓉苷D(7)、地黄苷(8)、木通苯乙醇苷B(9)、4,4''-dimethoxy-3''-hydroxy-7,9'':7'',9-diepoxylignan-3-O-β-D-glucopyranoside(10)、木犀草素-7-O-葡萄糖苷(11)、木犀草素- 7-O-β-D-葡萄糖苷(12)、木犀草素-4′-O-β-D-葡萄糖苷(13)、大波斯菊苷(14)、luteolin-7-O-β-L-rhamnopyranosyl (1→2)-β-D- glucopyranoside(15)、芹菜素-7-O-β-D-新橙皮苷(16)、2-O-butyl-1-O-(2′-ethylhexyl) benzene-1,8-dicarboxylate(17)。化合物714对NO生成抑制率达到45%以上。结论 化合物1491117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获得。其中化合物714能显著抑制NO的产生,具有良好的体外抗炎效果。  相似文献   
62.
为提高感染肉芽创面植皮的成功率,原则上采用刃厚皮移植。但功能部位使用此方法,常愈合后的瘢痕增生挛缩畸形而影响外观及功能。我科自1997年7月~1998年8月期间用大张中厚皮修复15例30处功能部位感染肉芽创面,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最大55岁,最小7岁,平均年龄28岁;感染肉芽创面面积最大的占体表面积的8%,最小的占体表面积的1%,平均占体表面积的4%。致伤原因:火焰烧伤8例,热石灰烧伤4例,热液烫伤2例,撕脱伤1例。创面分泌物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6例、奈瑟菌4例、奇异变形杆菌2例、铜绿假单胞菌2例…  相似文献   
63.
神木县5~14岁儿童身高体重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永林 《陕西医学杂志》2000,29(11):695-697
采用抽样调查方法对神木县5~14岁儿童960例,进行了身高、体重测量,结果显示本县5~14岁儿童身高、体重均值高于1985年全国标准,大部分年龄组表明城乡指标差别不大,各年龄组数值符合生长发育一般规律,男女身高、体重各有两次交叉年龄。  相似文献   
64.
颈外静脉的解剖及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临床经颈外静脉穿刺、留置针及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提供解剖学基础,避免穿刺过深及导管重置。 方法 对30具尸体颈外静脉常规解剖观察。 结果 颈外静脉管径较粗(5.5±2.1)mm,颈外静脉长(95.8±11.3)mm,注入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或静脉角。 结论 留置针进针不宜过深,导管置入在送管过程中应充分了解通道走向,注意操作细节,预防导管漂移及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65.
CML特异性费城染色体(Philadephia,Ph)是由t(9:22)(q34:11)易位形成。9号染色体原癌基因abl(Abelson protooncogene)易位至22号染色体的断裂点簇集区(breakpoint cluster region,bcr),发生重排,产生bcr/abl融合基因,引起CML的始动突变。融合基因bcr/abl几乎见于所有的慢性粒细胞性自血病、25%-50%的急性B系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和约5%的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中,本文统计了进行染色体和ber/abl融合基因检查的初诊血液病66例,对其骨髓细胞染色体核型及bcr/abl融合基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6.
解剖学教学标本(简称解剖标本)的制作是解剖学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制作标本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解剖学教学效果。现从职业技术学院的解剖教学标本设计、制作过程、标本修洁维护等方面,论述本教研室近年来在解剖学教学过程中,解剖标本制作充分显示专业特点,使解剖标本的制作过程成为学生实训项目的经验。  相似文献   
67.
<正>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指各种围生期窒息引起的部分或完全缺氧,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胎儿或新生儿脑损伤[1]。多发生在窒息的足月儿,但也可发生在早产儿。HIE发病率和病死率高,病情严重者常留有严重的后遗症,临床上对HIE早期病例及时进行颅脑CT检查,以帮助确诊。  相似文献   
68.
[目的]初步探讨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在食道癌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59例食道癌患者,分为鳞癌组47例,腺癌组12例,另外3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外周血中CD4^+、CD25^+、Foxp3^+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结果]食道癌初诊患者组CD4^+、CD25^+、Foxp3^+T细胞比例为(10.33±5.72)%,明显高于健康志愿者组(4.56±1.06)%(P〈0.01),而食道鳞癌组和食道腺癌组CD4^+、CD25^+、Foxp3^+T细胞比例没有明显差异。[结论]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在食道癌初诊患者外周血中比例增加,可能是食道癌免疫抑制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明确外周烧伤是否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内皮细胞前列腺素E2增加及其发生机制.方法 试验大鼠(SD大鼠)接受约25%的全层(Ⅲ度)烧伤,并进行相关治疗,在36小时后,对大鼠脑脊液进行采样,测量其中的前列腺素E2(PGE2)含量,同时对大鼠脑和脊椎组织进行免疫组化研究,对其中与前列腺素合成有关的2种重要酶,环氧化酶2(COX-2)和微粒体前列腺E2合成酶(mPGES)进行分析.结果 在烧伤后的大鼠脑脊液中,前列腺素E2的含量明显增加,但可以被环氧化酶2的选择性抑制剂NS398所抑制.在烧伤后,对大鼠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内皮细胞的免疫组化研究可以发现COX-2和mPGES.双重免疫荧光法发现这2种酶主要集中在内皮细胞的核周.结论 外周的烧伤主要通过诱导中枢神经内皮细胞产生COX-2和mPGES.这些酶可以提高脑脊液中的前列腺素E2浓度,从而激活中枢神经系统前列腺素E2的受体,产生烧伤后的全身症状.适当的应用COX-2抑制剂,使烧伤患者的PGE2水平处在对机体有利的合适范围内,不仅可以减少患者的临床的不适症状,以减轻烧伤早期损害和第二次打击时机体失控的炎症反应,而且可以减少患者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0.
李岚  陈华  陈健  刘永林  朱永琴  任昱  俞景茂 《中医杂志》2012,53(23):2011-2013,2016
目的 探讨太子健Ⅱ方治疗儿童哮喘慢性持续期的疗效及可能机制. 方法 将7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给予太子健Ⅱ方,每日1剂,分2次口服;对照组口服顺尔宁咀嚼片,每次5mg,每晚1次.均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哮喘发作次数、呼吸道感染次数、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评分、尿白细胞三烯4(LTE4)及唾液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中医证候积分变化及综合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88%,对照组总有效率96.9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下降,且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哮喘发作次数、尿LET4均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尿LET4优于治疗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呼吸道感染次数显著减少(P<0.01),且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ACT评分、PEF%均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治疗组唾液sIgA显著升高(P<0.01),且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太子健Ⅱ方能增强儿童哮喘慢性持续期患儿免疫功能及减轻气道慢性炎症,可作为儿童哮喘慢性持续期的治疗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