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5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7篇
医药卫生   55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1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刘敬 《青春期健康》2022,20(2):82-83
"爪牙",乃旧时市井百姓心目中朝廷官员之"狗腿子"是也.如此称呼,自然是讥中带贬,多含不屑.也不能怪,即便在所谓的"有识之士",如文学家、史学家们的笔下,"为官之爪牙"这一特定群体似也有着统一而丑陋的漫画式脸谱——私利盈心、颐指气使、贪腐凶狠、寡廉鲜耻……正像作者白德瑞在《爪牙:清代县衙的书吏与差役》之扉页所摘引的清代官员屠仁守所痛陈的,"良法美意坏于奸胥蠹役".  相似文献   
12.
三味中药配伍应用对改善烫伤小鼠受损免疫功能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对烫伤小鼠受损免疫功能具有调理作用的单味中草药 ,经过配伍应用后的协同作用。方法 采用 1 .0 3 4× 1 0 5 Pa的蒸气烫伤 1 0s ,烫伤面积 1 6% ,深度为Ⅲ度的致伤模型烫伤动物。通过观察MΦ的吞噬功能、枯否细胞清除能力、MΦ抗原提呈功能、血清TNF量、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及IL 2产生能力、小鼠抗体产生能力、PMNH2 O2 释放量及PMN溶菌酶释放量、血清补体的趋化作用和聚集作用等指标 ,籍以了解单味中药与配伍中药对烧 (烫 )伤小鼠受损免疫功能的调理作用。结果 单味中药三七(PP) ,金银花 (LJ)和虎杖 (PC)对小鼠受损免疫功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PC +LJ、PP +PC、PP +LJ等二味配伍的中药 ,除少数指标外 ,均比单味药的作用好。而PP +LJ+PC三味配伍药的调理作用 ,比单味药和二味配伍药的调理作用更佳。结论 单味中药经配伍应用后对烧 (烫 )伤小鼠严重受损的免疫系统功能 ,具有比单味药更好的协同调理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下睑裂伤常导致泪小管断裂,因泪小管狭窄吻合困难易阻塞流泪,笔者用硬膜外导管支撑吻合泪小管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7例泪小管断裂中,男15例,女2例;年龄11~岁3例,21~岁5例,31~岁6例,41岁以上3例。拳击伤7例,棍棒伤4例,爆炸伤2例,铁器伤2例,切割伤2例。作后1d就诊14例,2d就诊3例。左眼11例,右眼6例。1.2 方法 用硬膜外麻醉导管为支撑材料,术前将硬膜外麻醉导管剪至10cm长消毒备用。局麻下手术。对寻找近泪囊处的泪小管断端困难者,用棉花将…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先天性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对婴幼儿的影响,采用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TEOAE)对65例先天性CMV感染儿及82例非感染儿于新生儿期进行听力筛查,并于生后6个月至4岁进行听力及智力随访.感染组发育商落后8例,对照组仅1例,二组差异显著.感染组新生儿期、随访时分别有7例9耳、9例11耳未通过TEOAE听力测试,对照组均为1例1耳未通过,未通过率感染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新生儿期、随访时双耳反应能量感染组明显低于对照组.14例进行了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BR)检测,感染组9例17耳听力异常,对照组1例1耳听力异常.提示先天性CMV感染对听力、智力的影响应引起长期关注.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新生儿窒息与免疫的关系,该院于1995年5月~1996年7月,对25例窒息新生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了动态监测,结果新生儿窒息CD^+4细胞减少(P〈0.01),CD^+8细胞增加(P〈0.01),CD4/CD8比值降低(P〈0.0025),而且重度窒息患儿CD^+4细胞亦明显减少(P〈0.05),提示窒息可导致新生儿外周血T细胞亚群紊乱复苏后其T细胞亚群可恢复正常,并对其发生机理及临床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窒息心脏功能及肺动脉压力变化的监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脉冲多普勒超声及M型超声技术,于出生24小时内、72小时、7天及12~14天对新生儿窒息左、右心室的收缩和舒张功能、新生儿窒息后肺动脉压力变化规律、心肌酶谱和QT离散度进行研究。结果证实新生儿窒息心功能障碍是心肌损伤的结果,窒息性心功能障碍表现为舒张功能首先受累,收缩功能则右室重于左室。新生儿窒息后肺动脉压力与阻力增高.严重者可致持续胎儿循环,是病情严重的标志。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窒息多脏器血流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29,自引:1,他引:229  
目的研究新生儿窒息多脏器损伤的机理,提供早期诊断方法。方法应用美国Ultramark-9型彩色超声诊断仪及丹麦ABL-500型血气分析仪等,对新生儿窒息全身性多脏器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有对照组的前瞻性研究。结果(1)窒息新生儿脑、肾上腺、肾、肝、脾、胃及肠道等各脏器血液灌流量均减少,尤以舒张期为甚;但各脏器减少的程度不一致。(2)肺动脉压力与阻力增高,严重者可致持续胎儿循环,是病情严重的标志。(3)心脏功能障碍是缺氧缺血性心肌损伤的结果,窒息性心功能障碍表现为舒张功能首先受累,而收缩功能障碍则右室重于左室。(4)低氧血症是新生儿窒息各脏器损伤的病理生理基础,且低氧血症的程度与各脏器血流速度减慢的程度呈高度正相关(r=0.93~0.98,P均<0.01),与左室射血分数降低的程度呈高度正相关(r=0.91,P<0.01),与肺动脉压力增高的程度呈高度负相关(r=-0.97,P<0.01)。QT离散度是评价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伤特异而敏感的指标。结论血流动力学紊乱是新生儿窒息各脏器损伤的主要原因,肺动脉压升高是新生儿窒息的重要病理生理变化。超声检测各脏器血流动力学变化,可用于新生儿窒息多脏器损伤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IL 1β在实验性视网膜脱离及复位状态下的表达改变及在实验性视网膜脱离中可能起到的作用。方法 应用HealonGV (14 g·L-1透明脂酸钠 )注入SD大鼠的视网膜下。放射免疫法检测脱离后不同时间点及复位后视网膜神经上皮的IL 1β蛋白含量。通过免疫组化定位IL 1β的表达。应用图像分析系统分析脱离区色素上皮、未脱离区及复位区色素上皮IL 1β表达的差异。 结果 在正常情况下 ,视网膜不表达IL 1β。视网膜脱离后表达于Muller细胞、胶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色素上皮细胞的胞浆。IL 1β的表达在视网膜神经上皮于脱离后的第 7天达到高峰 ,然后下降。只要视网膜脱离存在 ,IL 1β的表达将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上。视网膜复位后 ,视网膜神经上皮IL 1β的表达比未复位组下降。在色素上皮 ,IL 1β在脱离区的表达明显高于未脱离区及复位区。 结论 视网膜神经上皮与色素上皮之间的脱离导致视网膜表达IL 1β ,视网膜复位时表达下降。IL 1β是视网膜脱离过程中起关键因素的因子  相似文献   
19.
经常听人说起,夫妻年龄相差越大生的孩子越聪明。近年来有关学者表示,父亲年龄大,智力相对成熟,遗传给下一代的“密码”更多些,而母亲年龄轻,生命力旺盛,会给胎儿创造一个更良好的孕育环境,有利于胎儿发育生长,所以这种优化组合生育的后代易出“天才”。如伟大的作曲家柴柯夫斯基的父亲比母亲大18岁,科学家居里夫人的父母相差14岁等。我也认识许多年龄相差10多岁的夫妻,他们的孩子特别聪明。难道,真的有这回事儿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新生儿窒息后肺动脉压力的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 ,提供简便无创的检测方法。方法 应用彩色脉冲多谱勒超声于生后 2 4h内、3、7及 12~ 14d分别检测了 30例窒息新生儿及 2 5例正常新生儿左 /右心室射血前期、左 /右心室射血时间及其比值的变化 ,并依此推算肺动脉压力。结果 窒息与正常新生儿肺动脉压力在 2 4h内分别为肺动脉舒张压 (5 5 1± 17 3)mmHg对 (15 0± 3 0 )mmHg ,肺动脉阻力 (14 2± 3 9)mmHg/(L·min·m2 )对 (5 3± 1 3)mmHg/(L·min·m2 ) ,肺循环阻力 /体循环阻力比值 (0 84± 0 4 7)对 (0 2 7± 0 2 0 ) ,差异极显著 ,P <0 0 1。至生后 1周末 ,两组婴儿上述各指标间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肺动脉高压是新生儿窒息的重要病理生理变化 ,在生后 1周内应重视对窒息新生儿肺动脉压力的检测。多谱勒超声心动图简便、无创 ,适于观察新生儿肺动脉压力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