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50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小儿肝移植近期并发症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小儿肝移植术后管理经验以及近期并发症的防治。方法2001年11月至2003年12月行小儿肝移植7人8例次,其中亲体肝移植2例,减体积肝移植3例,劈离式肝移植2例。术后即送至ICU监护并监测重要脏器功能、凝血功能及生化指标,早期用免疫抑制剂和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每日Doppler检查肝脏血流速度和频谱。结果1例术后第5d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其他近期并发症还包括:腹腔内大出血2例、门静脉栓塞1例、肝静脉狭窄1例、右上肺不张5例、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及肺炎2例、消化道出血3例、腹腔感染1例、伤口感染2例、病毒感染3例、肾功能损伤2例、胆道并发症2例、急性排斥反应2例。结论小儿可成功施行肝移植手术,然而,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却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2.
不阻断肝门小儿巨大肝肿瘤切除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小儿巨大肝肿瘤切除术中,常规行肝门阻断,本研究对不阻断肝门行巨大肝肿瘤切除术进行探讨。方法从2001年7月至2004年12月,我院对16例患儿施行不阻断肝门巨大肝肿瘤切除术,患儿年龄28d~14岁,平均3.4岁。其中男12例,女4例,肿瘤直径11~23cm,平均14.6cm,其中右半肝和左外叶内分别有一肿块1例。肝母细胞瘤9例,肝错构瘤4例,肝血管瘤3例。结果本组16例患儿手术全部成功,不阻断肝门行右半肝(Ⅴ~Ⅷ)切除8例,右三叶切除4例,左三叶切除1例,左半肝切除1例,第二肝门及右下叶肝段切除各1例。患儿术中无死亡,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本组良性巨大肝肿瘤患儿术后随访7个月~3.5年,目前均健康生存,无肿瘤复发,生长发育正常;肝母细胞瘤9例患儿术后常规化疗,患儿已经随访6~45个月,目前无瘤生存8例,2年以上4例,肝功能正常,正常生活。另外1例左外叶和右叶同时发现肝母细胞瘤,手术分别切除后5个月脑肺转移,于术后7个月死亡。结论不阻断肝门巨大肝肿瘤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术者熟练的肝脏解剖知识和肝切除技术、紧密结合术前和术中影像学技术了解肿瘤与大血管关系、彻底结扎肿瘤侧入肝肝动脉和门静脉及肝左右静脉共干或肝右静脉,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小儿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移植在我国起步较晚,目前尚缺乏有关小儿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文献报道。本研究对10例肝移植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小儿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病因、诊断及治疗进行初探。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 Tostudytheroleofnitricoxidesynthase/nitricoxidepathwayinthepathophysiologicalprocessofintussusception(IN)-Methods TheINmodelofratwasinducedbylipopolysaccharide(LPS)-ThecontentofNOxinplasmaandtheNOSactivityincolicsmoothmuscletissuesweremeasu…  相似文献   
15.
45例腹腔镜辅助胆总管囊肿根治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本研究对腹腔镜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Y吻合术进行探讨。方法从2001年6月至2003年9月,共收治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儿45例,年龄2个月到12岩。其中42例为囊肿型,平均囊肿直径3.8cm(2-18cm);其余3例为梭形,直径分别为1.5、2.0和2.2cm。本组45例患儿均经腹腔镜行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Y吻合术。结果本组45例患儿手术全部成功,手术时间平均为4.3h(3.5~7.6h),术中出血量约5~10ml。本组8例患儿合并肝管狭窄,术中同时行腹腔镜胆总管囊肿切除及肝管成形;6例患儿合并共同管内蛋白栓,术中通过腹腔镜导入肠道或插管冲洗清除。其中1例患儿于术后第1d发生胆漏,术后第26d时自愈;其余44例患儿术后恢复顺利,住院时间3~6d。术后随访3~30个月,无肠粘连梗阻和吻合口狭窄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经腹腔镜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吻合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术中胆道造影全面了解胆道的结构,清晰的肝门暴露,准确的囊肿分离和熟练的缝合技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腹腔镜行巨大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切除术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腹腔镜下行巨大先大性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Y吻合术进行探讨。方法对7例巨大胆总管囊肿(直径11~21cm)行囊肿切除 肝管空肠Roux—Y吻合术。术中行囊肿穿刺减压,切除胆囊,然后从扩张囊肿的中部横断囊肿前壁吸出胆汁,将囊肿壁全层分7~8块逐渐彻底切除。结果7例患儿均顺利完成巨大胆总管囊肿切除 肝管空肠Roux—Y吻合术,无中转开腹手术者。手术时间5.5h~7.6h,平均6.3h;出血最5ml~15ml;6例患儿切除远端囊肿时未找到与胰管相通的管道,仅l例见到明确的远端狭窄的肝管予以结扎。术后无切口感染、胆漏、胰漏和肠梗阻发生,均3d拔除腹腔引流管。术后住院时间4d~6d。随访3个月~19个月,无胆管炎和结石发生,肝功能检查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腹腔镜下巨大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Y吻合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内镜下胸锁乳突肌切断治疗肌性斜颈的初步报告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内窥镜下离断胸锁乳突肌治疗肌性斜颈的效果。方法 在右侧腋窝的皮纹线内置入5mm Trocar,手持镜头将颈阔肌下的脂肪层组织与胸锁乳突肌下端的胸骨头和锁骨头表面的肌膜相分离,这样显露了肌肉同时形成了空间,将CO2气体冲入加压至6mmHg。颈中和颈下横纹内分别导入3mm Trocar和器械。用电凝或电切逐渐将所有胸锁乳突肌纤维束横断,同时松解胸锁乳突肌周围的纤维组织。结果 采用以上方法治疗5例右肌性斜颈患儿,均在内窥镜下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5~135min,失血量极少,均少于1ml,1例患儿颈部切口处有轻微电灼伤,2周后自愈。术后患儿即可以进行颈部舒展活动训练,术后次日出院,随访3个月~1年,斜颈均矫正,颈部3mm Trocar切口和腋窝内5mm切口瘢痕不明显,颈部皮肤弹性好,无随表情异常活动现象。结论 内镜下切断胸锁乳突肌治疗肌性斜颈具有微创、痛苦小、恢复快、效果好的优点,瘢痕不明显,美观而且不损伤颈阔肌,对表情活动无影响,是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肛门直肠粘膜及内括约肌切除对预防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后继发巨结肠性肠炎发生的作用。方法对89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在根治术同时行经肛门直肠粘膜及内括约肌大部切除。结果本组89例术后获随访77例,随访时间3~26个月,仅2例患儿分别于术后4个月和6个月有一次肠炎病史,术后肠炎发生率为2.6%,比术前明显减少(P<0.01)。随手术后时间的延长,污便的发生率由27.3%下降至2.6%。肛门直肠测压结果显示:对照组肛管静息压力为27.9±9.6mmHg;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手术前的肛管静息压力为37.9±12.5mmHg,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手术后1个月,2个月,2个月和6个月肛管静息压力分别为20.2±6.4mmHg,21.4±8.8mmHg,22.8±10.4mmHg和24.8±9.9mmHg,手术后肛管静息压力比手术前明显减低(P<0.01),术后6个月内患儿的肛管静息压力有上升的趋势,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经肛门直肠粘膜及内括约肌切除安全易行,可有效地预防术后肠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腹腔镜在高位肛门闭锁成形术中应用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下对高位肛门闭锁患儿行Ⅰ期肛门成形术的价值。方法 先天性高位肛门闭锁患儿10例,男孩8例,年龄分别为1~3d的4例;年龄6个月并在新生儿期行乙状结肠造瘘的患儿4例;女孩2例,年龄分别为1d和3个月,为合并直肠闭锁的肛门闭锁和一穴肛畸形。对于6例无造瘘患儿,术中首先腹腔镜监视下,游离直肠,分离结扎断离直肠尿道(阴道)瘘管;然后通过盆底肌肉中心形成隧道,将直肠从中脱出,与会阴皮肤吻合。对于行乙状结肠造瘘手术后的4例患儿,腹腔镜下关闭断离瘘管后,切除造瘘口以远的直肠,将近端的结肠从盆底肌肉中心形成隧道脱出。结果 10例患儿均在腹腔镜辅助下Ⅰ期完成肛门成形术,腹腔镜手术操作时间平均67.8min(45~90min),出血量平均8.3ml(5~20m1),无需要输血者。未出现明显的术中并发症,所有患儿术后恢复顺利,于术后11d去除尿管和膀胱造瘘管,无尿道瘘憩室发生,1例乙状结肠造瘘手术后的患儿发生腹部切口感染。术后随访3至26个月,1例患儿手术后1个月出现肛门狭窄,于术后3个月行狭窄段切除术治愈。另外9例无并发症发生,目前患儿排便控制功能良好。结论 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是治疗高位肛门闭锁有效方法,有手术打击小、处理直肠泌尿系瘘方便、辨认盆底肌中心准确、对肌肉损伤小等优点,免除患儿分期手术之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提高婴幼儿、新生儿先天性膈疝(CDH)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38例CDH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全部患儿行X线检查,新生儿大部分显示胸腔内有含气的肠管。腹腔内无或少量气体;部分新生儿患有胃食管反流、吸入性肺炎或肺发育不全;9例新生儿血气分析示有严重的缺氧症,呼吸性酸中毒;消化道造影显示结肠或小肠位于胸腔内,腹腔内气体减少,婴幼儿则表现为食管裂孔旁有膈肌缺损,胃底疝入后纵隔有腹膜形成的疝囊,临床表现以呕吐为主,伴消瘦,营养不良。除2例新生儿放弃治疗外,余36例行手术治疗,术后5例死亡,29例术后恢复良好。结论 惠有先天性膈疝的新生儿和婴幼儿必须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以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