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8篇
医药卫生   25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51.
率82.1%,5年喉功能保存率87.0%.术后局部区域复发7例,行挽救性手术及放射治疗6例,最终4例因再次复发死亡,2例存活;同时伴远处转移1例,行放化疗后未控制死亡.非肿瘤死亡1例.2例患者出现较轻并发症,保守治疗后好转.除1例接受挽救性喉下咽手术患者外,其余存活17例患者均保留喉功能.结论 CO2激光治疗下咽癌是一项可行的治疗方案,酌情行择区性或改良性颈淋巴清扫和术后放射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及喉功能保存率.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手术治疗嗅神经母细胞瘤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对1994年8月~2008年6月30例经病理证实为嗅神经母细胞瘤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手术方式和疗效进行对比研究。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12~77岁。依据Kadish分期,A期3例、B期10例、C期17例。结果随访时间3~97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1个月。其中鼻内镜入路16例,内镜经鼻联合经颅入路3例,鼻侧切开或联合经颅入路11例。应用Kaplan-Meier法按分期对不同的手术入路分别计算生存率,经内镜鼻或联合经颅入路患者5年总体生存率为70.1%,无瘤生存率为54.9%;鼻侧切开或联合经颅入路患者分别为61.4%和30.3%。结论鼻内镜手术是治疗鼻腔、鼻窦嗅神经母细胞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3.
目的对耳廓缺损的患者使用种植硅橡胶义耳,种植体是解决义耳的支持与固定的关键。方法在患耳(其中包括耳外伤1例和先天性耳廓畸形4例)颞骨乳突皮质骨处植入2枚钛钉种植体,采用杆卡式结构作为义耳的固位装置,完成种植义耳的修复。结果术后经3~6个月观察,钛钉种植体的骨亲和性良好,种植义耳外形逼真,患者满意。结论种植硅橡胶义耳是耳缺失的修复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4.
1概述 侧颅底区域结构复杂且功能重要,侧颅底肿瘤的诊治是当前多学科关注的热点。侧颅底区域:由中颅底眶下裂向内作一虚线过翼腭窝切枕斜坡边缘指向鼻咽顶,由鼻咽顶向后颅底相当于乳突后缘及二腹肌沟作另一虚线,两虚线之间的区域为侧颅底平面范围,  相似文献   
55.
目的观察鼻硬结病的组织病理学和临床特点,探讨鼻硬结杆菌对宿主造成组织损伤的机理。方法以24例鼻硬结病患者的组织标本为研究对象,用HE及组织化学W-S(Warthin-Starry)染色,其中11例组织分别用CD43(T淋巴细胞)、CD20(B淋巴细胞)、CD68(巨噬细胞)、溶菌酶抗体免疫组化ABC法染色,2例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肉芽肿期15例,纤维瘢痕期9例。W-S染色和电镜观察均在Mikulicz细胞内检测出大量鼻硬结杆菌,细胞外偶见。电镜下Mikulicz细胞内出现大量吞噬体,将细胞器挤到一侧,粗面内质网及溶酶体很少。在病变组织内T淋巴细胞很少,Mikulicz细胞的溶菌酶抗体表达较弱。结论鼻硬结病患者显示细胞免疫功能障碍的特点,宿主的免疫反应是导致组织损伤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6.
目的建立简便有效的人妊娠子宫平滑肌细胞的原代培养方法。方法人妊娠子宫平滑肌组织经剪切后接种,原代培养子宫平滑肌细胞,并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平滑肌肌动蛋白(smooth muscle actin,SMA)进行细胞鉴定。结果培养的细胞呈典型的梭状肌细胞样生长,SMA免疫细胞化学染色为阳性。结论该方法简便经济,可获得状态良好的纯净的子宫平滑肌细胞。  相似文献   
57.
喉癌及喉咽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喉癌、喉咽癌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家族成员VEGF(vascularendothialepithelialcellgrowthfactor)、VEGF-C的表达与肿瘤转移的相关性。方法患者46例,男35例,女11例,喉癌35例,喉咽癌11例,按照UICC1997年的TNM临床分类分期标准,Ⅰ期2例,Ⅱ期10例,Ⅲ期14例,Ⅳ期20例,T分级:T14例,T214例,T313例,T415例,N分级:N029例,N14例,N211例,N32例。所有患者均为M0级。既往未经任何治疗,病理均为鳞状细胞癌。抗VEGF、抗VEGF-C多克隆抗体SABC法免疫组化染色。结果VEGF在喉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8.26%(36/46),阳性表达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及骨髓的微转移有明显的相关性;VEGF-C在喉癌中的表达率为73.91%(34/46),表达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及骨髓微转移有相关性。结论血管生长因子家族的成员VEGF、VEGF-C参与肿瘤的血管及淋巴管的生长,促进肿瘤的转移。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基于项目合作的院—所融合模式.方法 围绕临床和基础科研协作模式创新的管理,探讨基于项目合作的院—所融合模式的方式及实践中应注意的关键点,以加深对该建设与发展模式的理解.结果 创建基于项目合作的院—所融合模式要将科研与临床有机融合,全面开展管理理念、科研能力、教学组织和服务理念等方面的综合建设,培养研究型高水平...  相似文献   
59.
横纹肌肉瘤是儿童期最常见的软组织肉瘤, 原发部位以头颈部最为常见, 国内多学科联合诊治起步相对较晚, 在诊治等多方面尚存不足。最近关于横纹肌肉瘤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报道了有希望的治疗靶点和新的治疗方法, 并对既往的各分类系统进行了改进。本文对儿童头颈部横纹肌肉瘤的分类及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0.
目的 基于国家儿童肿瘤监测数据,描述我国儿童及青少年脑(脊)膜瘤新发病例的人群分布、原发部位和肿瘤性质等临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采用国家儿童肿瘤监测中心2018-2020年新发肿瘤病例数据库,根据儿童肿瘤国际分类标准第三版调取0~19岁的新发脑(脊)膜瘤患儿病例信息,包括性别、确诊年龄、疾病诊断、原发部位、肿瘤性质。将新发病例划分为4个年龄组:0~4岁(幼儿组)、5~9岁(儿童组)、10~14岁(青春期早期组)和15~19岁(青春期晚期组),分析我国不同性别、年龄组脑(脊)膜瘤新发病例的原发部位、肿瘤性质分布特征。使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评估脑(脊)膜瘤肿瘤性质在不同性别及年龄组新发病例中的分布差异。结果 428例脑(脊)膜瘤新发患儿中男孩228例,女孩200例,在不同性别的儿童及青少年中,病例数量的占比均随年龄升高而增加。374例(87.38%)为脑膜瘤,54例(12.62%)为脊膜瘤;额叶(54例,12.62%)、脑室(50例,11.68%)和颞叶(46例,10.75%)为脑膜瘤最常见的原发部位。317例(74.07%)为良性肿瘤,75例(1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