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1篇
医药卫生   134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研究脂肪干细胞(ADSCs)体外诱导神经干细胞(NSCs)分化的作用。方法从新生BALB/c小鼠中分别分离获得ADSCs及NSCs,进行体外培养和传代。构建ADSCs与NSCs共培养体系,以单纯NSCs组为对照,进行ADSCs诱导分化研究。共培养4、8、12d后行神经元特异性神经丝200免疫组化鉴定,统计NSCs分化为神经元的百分率。结果共培养后8—12d,可见大量成熟神经元,大多为多极神经元,少部分为双极神经元或假单极神经元,带有较长的轴突。共培养组NSCs分化为神经元的百分率大约为21%,而单纯NSCs培养组约为4%。共培养组神经元的转化率与单纯NSCs培养组神经元的转化率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DSCs在体外能够促进NSCs向神经元转化。  相似文献   
22.
目的回顾性分析神经内镜经双鼻孔入路在颅底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收集70例颅底疾病患者神经内镜经双鼻孔入路行颅底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垂体腺瘤40例,鞍结节脑膜瘤11例,嗅沟脑膜瘤、脊索瘤、脑脊液鼻漏修补及视神经管减压各3例,颅咽管瘤、齿状突畸形各2例,眶内海绵状血管瘤、表皮样囊肿及鼻咽癌各1例。术后观察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手术切除肿瘤62例,完全切除54例(87.1%),次全切除8例(12.9%);其中3例脑脊液鼻漏修补完全治愈,3例视神经管减压后视力好转,2例齿状突切除术后神经症状明显改善。结论神经内镜经双鼻孔入路能充分暴露鞍区等颅底结构,有效避免因空间狭窄所引起的操作不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3.
目的 对医护人员对残疾态度量表进行汉化及信度、效度检验,为测量我国医护人员对残疾人的态度提供评估工具。方法 2020年8月获得原作者授权,2020年9月采用Brislin翻译模型对英文版量表进行翻译、回译、文化调试及预实验,形成中文版医护人员对残疾人态度量表;2021年3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锦州市、盘锦市、营口市和抚顺市8所综合性医院的400名康复科医护人员对量表的信度、效度进行检验。结果 357名康复科医护人员完成研究。中文版医护人员对残疾人态度量表共20个条目,4个维度,分别为知识技能(4个条目)、临床责任(4个条目)、临床行为(8个条目)、情绪反应(4个条目);总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943,折半信度为0.824,重测信度为0.899;各维度Cronbach α系数为0.843~0.944,折半信度为0.854~0.904,重测信度为0.701~0.913。探索性因子分析KMO值为0.921,Bartrett球形检验值为5534.981(P<0.01),累积方差贡献率为73.050%。结论 中文版医护人员对残疾人态度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可用于测评我国医...  相似文献   
24.
目的 获得angiostatin K(1-3)基因的原核表达蛋白,检测其活性。方法 构建和鉴定pBV220-AK(1-3)载体并在大肠杆菌DH5α内表达,诱导后用SDS-PAGE分析、经亲和层析纯化后行Western Blot鉴定,以牛微血管内皮细胞抑制实验和鸡胚绒毛膜尿囊膜实验验证其生物学活性。结果 获得抑制牛微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活性的angiostatinK(1-3)原核表达蛋白,其蛋白重量占菌体总蛋白的7%。结论 该项研究为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实体瘤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5.
26.
神经内镜与显微手术切除前、中颅底肿瘤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与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在切除前、中颅底肿瘤中的意义和手术方法。方法应用神经内镜辅助的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切除前、中颅底肿瘤89例,其中包括颅眶沟通瘤9例、颅鼻沟通瘤7例、颅眶鼻沟通瘤6例。在显微镜下尽可能切除可见的肿瘤部分,再用神经内镜寻找残余的肿瘤并切除。结果在常规显微神经外科切除肿瘤后,仍有不同程度的残余肿瘤,在内镜下进一步切除,80例(89.9%)肿瘤达全切除,6例(6.7%)获次全切除,3例(3.4%)为部分切除,无手术死亡。结论神经内镜辅助与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切除前、中颅底肿瘤有助于提高肿瘤全切率,减少手术创伤。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临床表现和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组共32例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临床表现,采用可脱性球囊微导管技术经股动脉途径闭塞颈内动脉破口处或破口处患侧颈内动脉主干。结果28例一次性治愈;4例术后16~48h因球囊发生早泄移位复发,经再次以可脱性球囊栓塞后治愈。本组有28例(87.5%)闭塞了瘘口,颈内动脉主干保持通畅;4例同时闭塞了瘘口及颈内动脉主干。27例获随访(术后6个月~5.2年),无复发。结论采用可脱性球囊栓塞技术是治疗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后多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52例外伤性多发性颅内血肿的病例资料。GCS 13-15分25例,9-12分46例,6-8分39例,3-5分42例。结果手术123例,非手术29例。随访12周,GOS5分(恢复良好)93例(61.2%),4分(轻残)18例(11.8%),3分(重残)22例(14.5%),2分(植物状态)7例(4.6%),1分(死亡)12例(7.9%)。死亡原因为多器官功能衰竭、脑干功能衰竭、颅内感染和肺部感染等。结论提高诊断意识、加强临床监测和动态CT扫描有助于多发性颅内血肿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9.
患儿:女,13岁。因颈部包块1年,快速增大2个月入院。患儿于入院前1年无意间发现左颈部无痛搏动性包块,2个月前包块突然明显增大,无头痛、头昏、晕厥等。既往无颈部外伤、感染等病史,无家族史。检查: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左颈部近下颌角处可触及一个3.5cm×6cm大小包块,随脉搏搏动,无震颤,听诊无血管杂音。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梅毒血清学、细菌学检查无异常。  相似文献   
30.
白藜芦醇对大鼠创伤性脑水肿的影响及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自由落体伤大鼠脑水肿的影响及超微结构变化。方法:采用自由落体伤获得大鼠脑创伤模型,白藜芦醇腹腔注射治疗,取创伤区脑组织,烤箱内干燥,根据烘烤前后质量差,得出脑含水量,用统计方法分析数据;另取部分伤区脑组织行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白藜芦醇治疗后大鼠脑含水量差异性明显,超微结构亦有不同改变。结论:白藜芦醇能减轻创伤后大鼠脑水肿,同时对伤区脑组织超微结构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