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22篇
医药卫生   14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01.
102.
<正>1病例介绍患者,女,39岁。因"体检发现两肺弥漫性病变6个月"于2015-03-12入院。6个月前体检发现两肺弥漫间质改变,当时无任何症状。在当地医院就诊行支气管镜术等检查,诊断"特发性间质性肺炎",并予醋酸泼尼松30 mg 1次/d口服治疗至今,治疗后复查胸部影像学,病变未见缓解。既往体健,曾从事厨师及红木家具打磨工作,无烟酒嗜好。入院查体:体温36.7℃,脉搏97次/min,呼吸22次/min,  相似文献   
103.
施春梅  张法灿  陈燕  韦海明  韦惠平  方萍  王少英  梁荣新  钟秀芬 《广西医学》2007,29(10):1483-1485,F0004
目的应用14C-尿素呼气试验对照(14C-UBT)检测复发性口腔溃疡(ROU)患者消化道幽门螺杆菌(Hp)状况,同时在口腔溃疡病变与正常组织交界区采集标本进行Hp病理检测,探讨Hp感染状态与ROU的关系。方法ROU患者30例,正常成人组30例,两组均采用14C-UBT分别于服药后5、25 min检测呼出气体中14C的放射性活性以了解Hp感染状态,同时ROU组在口腔溃疡病变与正常组织交界区钳取标本进行病理组织切片HE和Giemsa染色检测Hp。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服药后5 min的14C呼气试验阳性率分别为53.3%(16/30)、60.0%(18/30)。25 min后阳性率分别为26.7%(8/30)、33.3%(10/30),两者之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病理切片Giemsa染色未发现典型的幽门螺杆菌。结论从上述检测结果分析,幽门螺杆菌和ROU的发病可能无直接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探讨经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后发生远处转移的鼻咽癌病理组织学分型特征、临床诊治中鼻咽癌病理亚型提示远处转移几率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361例患者中发生远处转移的49例鼻咽癌鼻咽活检病理切片.结果 361例鼻咽癌经治疗后发生远处转移率为13.57%,出现远处转移者鼻咽癌病理类型均为未分化型非角化性癌,病理亚型分别为类圆形23例(46.94%),梭型细胞癌17例(34.70%),泡状核5例(10.20%),多形性4例(8.16%).结论 (1)鼻咽癌经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后远处转移发生率有所下降;(2)发生远处转移的49例均为分化较差的未分化型非角化性癌,其亚型类圆形与梭型细胞占的比例较多.  相似文献   
105.
产后出血是产科临床常见的严重并发症 ,是导致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1 ] 。而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宫缩乏力 ,临床常见药物是缩宫素及麦角新碱 ,但缩宫素必须注射给药 ,且缩宫素的敏感性个体差异较大 ,不宜在临床广泛推广使用。为寻找一种预防产后出血的简易、高效的方法 ,我们采用直肠应用米索前列醇 ,观察对第三产程及产后出血的影响 ,产后血压及用药后副作用。现将其结果分析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来源 选自 2 0 0 0年 1月~ 2 0 0 1年 1 2月在本院足月妊娠、正常分娩、单胎头位、无妊娠并发症 ,近期内未用过前列腺素抑…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鼻腔NK/T细胞淋巴瘤误诊原因及预后。方法:对16例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鼻腔NK/T细胞淋巴瘤好发于中年男性,农民占69%(11/16),有农药接触史13例。临床表现为发热、鼻塞,流脓涕,鼻衄,鼻腔中线部黏膜糜烂、溃汤形、恶臭等。病理组织学特点为肿瘤组织坏死明显,瘤细胞大小不等,并血管浸润及炎性细胞反应。免疫组化特点为肿瘤细胞表达:LCA、CD56等。结果:4例失访;3例随访8个月。78个月,现存活;9例死亡,平均存活期为26个月。结论:鼻腔NK/T细胞淋巴瘤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特点,长期接触化学杀虫剂史可能是其致病因素之一。病理误诊与临床取材不当及病理医师对本病认识不足有关,除Ⅰ期病例外,即使经恰当的治疗后,此病预后差。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多功能蛋白聚糖(Versican)和血管内皮生长子(VEGF)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不典型子宫内膜增殖症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不典型子宫内膜增殖症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Versican和VEGF的表达。结果:Versican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不典型子宫内膜增殖症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78.0%、57.5%和5.0%;VEGF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不典型子宫内膜增殖症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86.0%、55.0%和10.0%。Versican和VEGF分别在子宫内膜样腺癌和不典型子宫内膜增殖症中的表达均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rsican与肿瘤分期、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与肿瘤分级、浸润深度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rsican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在子宫内膜样腺癌间质中富于Versican和VEGF,其表达可能与肿瘤发生、增殖和侵袭有关。  相似文献   
108.
109.
患者男,39岁。右侧鼻腔新生物3月余,鼻背肿物1月。查体见鼻背偏右类圆柱样新生物,直径约4.0cm,高约3.0cm,顶端中央形成"火山口"样溃疡,边缘见角化物,右侧鼻腔半颗花生米大小新生物,表面粗糙,质脆。鼻窦CT及电子鼻咽喉镜检查示:鼻腔肿物主要位于右侧鼻阈,半颗花生米大小,颈部淋巴结彩色超声未见异常。术中切除物组织病理示:肿瘤团块呈半球形隆出皮肤表面,中央火山口样充满角质物,瘤体由较大、淡染的角质形成细胞组成,两侧的上皮细胞成抱球状,局部基底部见浸润生长的肿瘤细胞,瘤体下方真皮浅层内密集淋巴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诊断:角化棘皮瘤。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伴鼻息肉的慢性鼻及鼻窦炎(chronic 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患者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对60例CRSwNP患者(CRSwNP组)和40例无变应性疾病及家族史的鼻中隔偏曲患者(对照组)进行变应原SPT,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RSwNP组及对照组变应原SPT总阳性率分别为81.7%和17.5%(χ2=40.104,P<0.01),其中CRSwNP组吸入变应原阳性率为3.3%,食物变应原和吸入变应原阳性率为70%,食物变应原阳性率为8.3%;常年性变应原和季节性变应原阳性率为76.2%,常年性变应原阳性率为16.7%,季节性变应原阳性率为7.1%。不同分型分期CRSwNP患者间变应原阳性率有显著差异(χ2=11.360,P=0.010),有前期手术史者变应原SPT阳性率高于无前期手术史者(χ2=4.156,P=0.041),变应原SPT阳性率与鼻部变应性症状不相关(χ2=1.718,P=0.633)。结论CRSwNP组变应原SPT阳性率高于正常对照组,与CRSwNP的病程、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