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0篇
医药卫生   7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先天性第一鳃裂囊肿及瘘管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全部病例行手术切除。结果18例患者中,第一鳃裂瘘10例,外瘘口均位于耳垂后与乳突之间,内瘘口位于外耳道,其中位于骨与软骨交界处后下壁6例;囊肿8例,其中耳垂后4例,位于下颌角2例,腮腺筋膜内2例。术后病理均确诊为鳃裂囊肿或瘘管,随访未见复发。结论先天性第一鳃裂囊肿及瘘管临床少见,易误诊、误治;影像学检查是术前确诊的重要依据;合理的手术方案是该病治愈的关键,完整切除囊肿及瘘管是避免复发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的发病、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方法:对18例经高分辨率CT证实为双侧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患者的诊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同一患者,管径大患耳较管径小患耳的听力损失重;不同患者管径大小与听力损失程度无关。耳声发射测定结果波动大,经颞骨CT扫描证实均为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结论: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是一种独立的疾病,极易误诊,对临床上有波动性进行性听力下降、轻微的头颅外伤引起严重的听力下降的患者或声发射测定结果波动较大的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应常规进行颞骨高分辨率CT扫描,以明确诊断,对已经证实的患者应积极进行干预治疗,尽可能地保存患者的残余听力。  相似文献   
53.
先天性耳聋的儿童中,约有20%存在内耳畸形,而内耳畸形中又有65%两侧均有畸形[1]。自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广泛开展以来,对内耳畸形的报告亦逐渐增多。除了常见的中、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CT(HRCT)多平面重组对半规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提高对半规管病变的认识。方法:对怀疑上半规管裂缺的患者3例(6耳),突发性聋患者30例(60耳),感音神经性聋患者30例(60耳)及同期进行体检无耳部疾患的患者20例(40耳)行HRCT扫描,对原始数据行多平面重组,观察正常耳各半规管的形态并与病变组相比较。结果:各半规管均表现为不同倾斜度的C形,正常耳上半规管全程斜矢状位表现为"∩",前端与前庭相通,后端与后半规管上半部形成总脚并与前庭相通;外半规管全程轴位呈""形,前后脚与前庭相通;后半规管全程斜矢状位表现为""形,下端与前庭相通,上端与上半规管形成总脚与前庭相通。半规管管腔平滑,骨质无缺损。发现上半规管裂1耳;突发性聋组前庭导水管与上半规管相通1耳,与后半规管相通2耳;感音神经性聋上半规管闭塞1耳,外半规管闭塞2耳,外半规管骨质不完整2耳,上半规管粗短2耳、外半规管与前庭融合4耳、后半规管短小2耳。结论:HRCT扫面多平面重组能全程观察各半规管,对诊断半规管病变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5.
56.
57.
面神经水平段神经鞘膜瘤临床少见。随着近年来影像学的发展,早期诊断成为可能。早期诊断有助于面神经功能的保留和恢复。近年来我科共治疗3例面神经瘤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咽及颅底肿瘤切除的最佳手术入路。方法13例咽及颅底肿瘤中,鼻咽部2例,口咽部4例,咽旁间隙5例,咽旁颞下区2例。均采用下颌骨切开外旋入路进行了根治性切除。同期行咽后淋巴结清扫术5例,改良根治性颈清扫术2例。咽部缺损以胸大肌皮瓣整复5例。恶性肿瘤术后均接受了辅助性放射治疗。结果13例患者中恶性肿瘤10例,良性肿瘤3例。12例切口愈合良好,1例术后术后胸大肌皮瓣感染坏死,延缓愈合。1例吞咽困难,经锻炼后恢复,1例下颌咬合稍差。随访15月~3年,3例良性肿瘤情况良好。恶性肿瘤中1例术后半年死于局部复发,1例术后2年死于肺转移。其余患者3年存活2例,2年以上存活2例,1年以上存活4例。结论此入路能充分显露咽、颅底、咽旁间隙、斜坡及颈椎,并能沿颈内动脉向上至颅底,将颈动脉内侧组织与肿瘤整块切除。手术安全,后遗畸形轻微。  相似文献   
59.
中后颅底巨大脑膜瘤五例王天铎李梅许安廷我科收治5例中、后颅底巨大脑膜瘤,根据肿瘤的发生部位及侵犯范围,分别采用了4种入路手术。例1男,37岁。1960年10月17日因左侧颈上部包块25年入院。诉声嘶,吞咽阻挡,时有误吸、头痛、头晕等。左耳前、下、后和...  相似文献   
60.
目的 研究BRF2在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中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 收集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6至2017年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手术标本37例及单纯鼻中隔偏曲手术标本18例,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BRF2在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定位;脂多糖(LPS)刺激体外培养人鼻黏膜上皮细胞后,采用免疫荧光检测BRF2在细胞中的表达及定位,Western bloting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BRF2和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GRP78在细胞中的表达。 结果 BRF2在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组织中表达量上调并在胞浆中的分布增多;在体外,LPS刺激可诱导鼻黏膜上皮细胞中BRF2表达上调并在胞浆中的分布增多,并发现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GRP78表达上升。 结论 BRF2可能介导了内质网应激,从而参与了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