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77篇
  免费   248篇
  国内免费   173篇
医药卫生   5498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01篇
  2022年   121篇
  2021年   111篇
  2020年   131篇
  2019年   116篇
  2018年   146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227篇
  2013年   213篇
  2012年   262篇
  2011年   248篇
  2010年   271篇
  2009年   227篇
  2008年   268篇
  2007年   278篇
  2006年   259篇
  2005年   245篇
  2004年   191篇
  2003年   168篇
  2002年   121篇
  2001年   121篇
  2000年   138篇
  1999年   137篇
  1998年   146篇
  1997年   145篇
  1996年   117篇
  1995年   110篇
  1994年   101篇
  1993年   70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2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4篇
  1965年   6篇
  1962年   5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目的探讨创伤快速超声检查(FAST)联合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对儿童腹部钝性创伤(BA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急诊BAT患儿的临床资料,以同时检查FAST、腹部CT与血清AST/ALT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将FAST联合AST 200 IU/L和/或ALT 125 IU/L作为A组,FAST联合AST400 IU/L和/或ALT200 IU/L作为B组,以CT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FAST组、A组、B组对BAT患儿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结果共纳入1 588例BAT患儿,均完成FAST、CT和血清AST/ALT检查209例。209例患儿中,CT检查阳性51例(24.4%)。以CT检查结果为金标准,FAST对于BAT诊断的灵敏度为51.0%,特异度94. 9%,阳性预测值76. 5%,阴性预测值85. 7%,准确率84. 2%。A组对于BAT诊断的灵敏度为88. 2%,特异度93. 7%,阳性预测值81.8%,阴性预测值96.1%,准确率92.3%。A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均高于FAS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对于BAT诊断的灵敏度为58.8%,特异度为93.7%,阳性预测值为75.0%,阴性预测值为87.6%,准确率为85.2%。B组各项指标与FAST检查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例手术患儿中9例为FAST阳性或血清AST400 IU/L或ALT200 IU/L的患儿。结论 FAST联合血清AST200 IU/L和/或ALT125 IU/L可作为诊断儿童BAT的有效筛选工具。对FAST阳性或血清AST 400 IU/L或ALT 200 IU/L患儿,如血流动力学稳定者建议CT检查,既可保证患儿安全,又可减少不必要的CT辐射损害。  相似文献   
102.
麻石颗粒提取工艺及制剂处方组成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军  孙殿甲  刘家国  祝莉莎  滕亮 《中成药》2002,24(10):739-742
目的:确定麻石颗粒(麻黄,石膏,葛根,薄荷,苦杏仁,等)提取工艺及制剂处方组成。方法:以家兔降温曲线下面积为指标,考察加水量,浸泡时间与煎煮时间对提取工艺的影响。并用均匀试验优选提取工艺条件;根据颗粒吸湿率和成型率选择颗粒辅料。结果:提取工艺为:加药材重量的20倍水,浸泡40min,每次煎煮2h,共煎煮3次;处方组成为:1份浸膏粉与2份辅料(乳糖:甘露醇=4:1的混合辅料)。所制颗粒溶解性好。成型率高,吸湿性小,较为理想。结论:上述实验结果可为麻石颗粒提取工艺及制剂处方组成的确定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3.
正大挺:特指鹿茸主枝。二杠:花鹿茸具一个分枝。三岔:特指鹿茸具两个分枝。门庄:特指鹿茸离距口约1 cm处出的侧枝。血片:又称血茸片。特指梅花茸尖部切片,质量最优。蛋黄片:又称鹿茸粉片。特指梅花茸中上部的切片,质量次之,用鹿茸粉片加工成粉末入药,称鹿茸粉。骨片:特指梅花茸下部的切片,质量最次。  相似文献   
104.
目的:对《伤寒论》汤方中木通和通草的品种、入药部位之历史变异进行研究,使其明实相符,以利后者研读和对“经方”的继承、研究、开发和利用。方法:对历代中医、药文献,从药用植物形态学及该药的实际药性功能,所用药物品种与主治疾病相协调,不能相互矛盾等进行考证。结果:《伤寒论》汤方中部分药物古今有别。结论:《伤寒论》汤方中所用通草丁Tetrapanax papyriferus (Hook)K.Koch.应是现今木通科藤本植物木通Akebia quinota (Thunb.)Decne.  相似文献   
105.
目的:评估儿童骨关节化脓性感染的主要病原菌、耐药性演变情况,为临床抗生素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2003年10月,我院骨科收治的72例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的病例的血、脓液、胸水培养和药敏及临床治疗结果。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最高,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多种抗生素呈耐药趋势。结论: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儿童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的主要致病菌,近年发现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也占不少比例;儿童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的病程中常伴有菌血症或败血症,抗生素使用前应常规进行血培养,选用敏感的抗生素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用药。  相似文献   
106.
目的:筛选固体分散体技术制备水飞蓟素-丹参素复方滴丸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和Poloxamer188为固体分散体载体材料,熔融法制备复方水飞蓟素-丹参素滴丸,考察了基质组成、药物与基质配比、药液温度、滴距、滴速、冷却剂与冷却温度等因素对滴丸成型的影响,以丸重差异、圆整度、溶出度为指标进行工艺条件的优化。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基质组成为PEG4000∶PEG6000∶Poloxamer188为5∶5∶1,药物与基质配比为1∶2,滴制时药液温度为90℃,滴距为5cm,滴速40滴?min-1,二甲基硅油为冷却剂,冷却温度在10~15℃。结论:优选的复方水飞蓟素-丹参素滴丸制备工艺合理、可行,对主药有良好的增溶效果。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3.0T MR动态增强扫描在鉴别乳腺导管原位癌和乳腺腺病中的价值。方法:研究纳入了经手术或穿刺活检证实的38例导管原位癌和40例乳腺腺病患者,对两组病变的MR多期动态增强表现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评价指标包括:强化形态、内部强化特点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并对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的影像学征象的鉴别诊断价值进行分析。结果:导管样强化、节段样强化和肿块样强化多见于导管原位癌(P=0.04,0.04,0.02)。区域性强化和弥漫性强化多见于乳腺腺病(P=0.03,0.02)。点簇样强化及边缘强化多见于导管原位癌(P=0.02,0.03)。不均匀性强化多见于乳腺腺病(P=0.04)。速升缓降型曲线和速升平台型曲线多见于导管原位癌(P=0.03,0.02),持续缓升型和缓升平台型多见于腺病(P=0.03,0.04)。病变强化形态的鉴别诊断价值要高于内部强化特点和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其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69.2%、71.2%和70.4%。结论:3.0T MR动态增强扫描有助于鉴别导管原位癌和乳腺腺病,病变强化形态的鉴别诊断价值要高于内部强化特点和时间-信号强度曲线。  相似文献   
108.
复方环丙沙星耳用滴丸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评价复方环丙沙星耳用滴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慢性中耳炎患者随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复方环丙沙星耳用滴丸治疗,对照组给予复方环丙沙星滴耳液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及病原菌转阴情况,并对上述指标进行量化分级。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和病原菌转阴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复方环丙沙星耳用滴丸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滴耳液。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确定并验证以细胞表面标志物CD54作为评价指标的光致敏体外评价方法。方法 将THP-1细胞与多种光致敏剂、光刺激剂、皮肤致敏剂、皮肤刺激剂和阴性受试物分别孵育,在光照射或避光处理后,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表面标志物CD54和CD86的表达水平并统计分析,进一步确定具体的评价指标,并对该方法的准确性、特异性、灵敏度、重复性进行验证。结果 19种光致敏剂中有15种引起照射组THP-1细胞表达CD54的平均荧光强度(MFI)较非照射组显著增加(P<0.05、0.01) ,且照射组细胞表达CD54的相对荧光强度(RFI)值均在1.5以上。光刺激剂经光照射后也可引起细胞表达CD54的MFI显著增加(P<0.01) ,但经过预照射处理后,CD54的表达水平较直接照射组显著下降(P<0.01)。未经光照射条件下,皮肤致敏剂即可引起THP-1细胞表达CD54和CD86的MFI比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 ,光照后CD54的表达反而略有下降。在光照和避光条件下,皮肤刺激剂、阴性受试物(乳酸)均未引起细胞表达CD54或CD86的显著性变化。以CD54为评价指标的THP-1细胞光致敏评价方法检测光致敏剂的准确性、特异性和灵敏度分别是85.2%、100%和78.9%,具有良好的重复性。结论 确定了THP-1细胞光致敏评价方法的细胞表面标志物评价指标为CD54,判定标准为:(1)光照后THP-1细胞表达CD54的MFI较照射前显著性增加;(2)光照后THP-1细胞表达CD54的RFI≥1.5;(3)当上述条件均满足时,对受试物进行预照射处理,结果仍然满足前2条标准。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采用RP HPLC测定盐酸青藤碱灌胃和皮肤给药后不同时间大鼠体内血清浓度 ,计算出灌胃和皮肤给药途径主要药动学参数。方法 采用RP HPLC以乙腈0.01mol·L-1磷酸二氢钠溶液-四甲基二乙胺 (46∶54∶0.22)为流动相,磷酸调至pH6.9,C18ODS柱(4.6mm×25.0mm,5μm),紫外检测波长为26.3nm。 结果 盐酸青藤碱在 0.25~10.0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5),方法的平均回收率达98.5%,RSD=13%。计算出灌胃给药途径主要药动学参数:Ke0.31h-1,AUC18.07μg·h·mL-1,t1/22.24h,cmax6.26μg·mL-1,tmax0.75h ;皮肤给药途径主要药动学参数:Ke0.92h-1,AUC32.4μg·h·mL-1,t1/2 0.75h,cmax1.17μg·mL-1,tmax1h。结论 本法分离效果好 ,分析速度快 ,方法稳定 ,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