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3篇
  免费   119篇
  国内免费   32篇
医药卫生   1194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61.
彩色多普勒超声辅助全切除颅内动静脉畸形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颅内动静脉畸形切除术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判断动静脉畸形的范围及切除的完整程度.方法 对24例颅内动静脉畸形者供血动脉测定阻力指数(resistive index,RI),辨别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切除畸形后,对供血动脉再次扫描,通过切除前、后RI值的对比来判断畸形是否全切除.结果 切除畸形前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扫描,影像精确显示了畸形的部位及范围.其供血动脉的平均RI值为0.36,畸形全切除后的平均RI值为0.62.2例患者切除后扫描显示有畸形血管残留,其供血动脉RI值仍保持低水平.对残留畸形再次切除后,其供血动脉RI值明显升高.结论 术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扫描对畸形血管周围动脉的RI值测定,可鉴别供血动脉.通过对畸形血管切除前、后的影像以及供血动脉RI值的对比,可判断畸形血管是否全切除.  相似文献   
62.
国产姜黄药材质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综合评价国产市售姜黄药材质量。方法采用HPLC法和UV法测定17批姜黄产地或商品药材中姜黄素类化合物含量,并测定了挥发油、醇浸出物含量、灰分及酸不溶性灰分、水分等常规检验项目。结果姜黄药材中姜黄素类成分含量变化范围较大,但各单一指标成分(如: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二去甲氧基姜黄素)含量的分布比较均匀;常规理化试验项目测定结果表明不同产地或市场商品姜黄药材的质量差异大。结论姜黄素类含量及挥发油等常规试验指标可用于姜黄药材的综合评价和化学质量标准化。  相似文献   
63.
伏马毒素B1是由串珠镰刀菌属产生的毒性较大的一种真菌毒素,国内外对检测伏马毒素B1的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进行了许多研究。本文主要对酶联免疫分析中的完全抗原制备、抗体的制备以及酶联免疫检测形式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64.
伏马毒素B1是由串珠镰刀菌属产生的毒性较大的一种真菌毒素,国内外对检测伏马毒素B1的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进行了许多研究.本文主要对酶联免疫分析中的完全抗原制备、抗体的制备以及酶联免疫检测形式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65.
中国脑出血疾病的直接费用负担现状及其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国内92家医疗单位上传的2464例出血性脑卒中病历中的经济学调查资料.估算了我国脑出血疾病的直接经济负担,描述了脑出血患者的医疗保障现状,以及脑出血外科治疗的单病种费用和构成:就我国脑出血疾病患者医疗保障及其费用控制等有关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66.
颅内动脉瘤术后早期脑缺血性并发症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开颅术后发生脑缺血症状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91例颅内动脉瘤,根据术后是否发生缺血性并发症分组,对年龄、性别、有无高血压病史、入院Hunt-Hess分级、发病Fisher分级等11个指标进行多因素分析,探讨以上因素与术后发生脑缺血并发症的相关危险性。结果术后2周不可逆性脑缺血的发生率为14.1%(41/291),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术中动脉瘤处理方式复杂、术中发生动脉瘤破裂者发生脑缺血的危险系数分别为1.998、2.501和3.419(P<0.05)。结论对于颅内动脉瘤患者,高血压病史、术中动脉瘤处理方式、术中发生动脉瘤破裂可作为术后早期脑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7.
通过对黄根生药部分、化学成分、药效毒性的文献分析,认为黄根是近年来治疗肝炎病价值较高的新药.  相似文献   
68.
中药复方抗肝损伤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刚  王勤  王硕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6):841-842
病毒性乙型肝炎属国家法定管理的乙类传染病.是全球广泛传播的疾病.尤多见于亚太地区.该病因发病率高、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缺乏特效药物、预后差等因素而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一大疾病。目前对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的研究主要从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两个方面进行。抗肝损伤则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中药复方抗肝损伤的文献报道非常之多.本文仅对抗肝损伤的中药复方、中药复方抗肝损伤机理及实验动物的模型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9.
神经反应遥测技术在多导人工耳蜗病人听觉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神经反应遥测(neural response telemetry,NRT)技术直接记录Nucleus24型多导人工耳蜗植入患者耳蜗内电诱发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electrically evoked compound action potential,ECAP)的技术手段。NRT是多导人工耳蜗中一项崭新的测试技术,对于该项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外,国内的研究较少。本文主要对NRT的测试条件,测试原理,测试结果以及临床应用等相关内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0.
目的对术中超声和术中导航两种定位方法在颅内深部海绵状血管瘤切除术中的应用进行比较,为临床手术提供更加准确的定位方法。方法37例颅内深部海绵状血管瘤患者,术中、术后分别行导航和超声检查,比较两种定位方法定位的准确性及对病灶切除范围判断的准确性。结果开颅去骨瓣后两种定位方法的准确率均为100%;术中进行定位时,术中导航定位准确率为70.3%,术中超声定位准确率为100%;术后判断病变切除范围时,术中导航准确率64.9%;术中超声准确率100%。结论在颅内深部海绵状血管瘤手术中术中超声定位较术中导航系统更加精确,有助于提高颅内深部海绵状血管瘤全切除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