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7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直接置入发音钮发声重建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医疗技术提供了多种发声重建手术方式,其中发音钮发声重建术以其发声恢复早,音质清晰,音量大,时程长等优点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近年来,我科对手术方法进行了改良,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内镜经鼻手术在鼻颅底腺样囊性癌治疗中的作用, 并分析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21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治的82例鼻颅底腺样囊性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女性43例、男性39例, 中位年龄49岁。按照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第8版标准进行TNM分期, 用Kaplan-Meier法计算疾病总体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 用Cox回归模型进行预后结果的多因素分析。结果 82例患者中, 临床分期Ⅱ期4例, Ⅲ期14例, Ⅳ期64例;单纯内镜手术42例, 内镜手术+放疗32例, 内镜手术+放化疗8例。随访8~177个月, 5年总体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分别为63.0%和51.6%, 10年总体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分别为51.2%和31.8%。T分期高、颈内动脉受累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5), 内镜手术或内镜手术+放疗的总体生存率高于内镜手术+放化疗(P值均<0.05)。结论内镜经鼻手术或联合放疗是治疗鼻颅底腺样囊性癌的有效方式, T分期高、颈内动脉受累的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23.
24.
目的 检测慢性鼻及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患者鼻黏膜中糖皮质激素受体-α(glucocorticoid receptor-α,GR-α)的表达,探讨其在CR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以14例激素敏感型和激素不敏感型CRS患者中鼻甲、中鼻道侧黏膜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免疫组化SP法和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GR-α的表达,以7例正常鼻黏膜作为对照组,并对表达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GR-α在CRS和对照组中均有阳性表达,在激素敏感型CRS中表达强度高于激素不敏感型CRS和对照组(P均<0.05);激素不敏感型CRS与对照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GR-α表达失调可能是CRS黏膜对糖皮质激素敏感性不同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5.
单脉冲半导体激光照射对犬声带形态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功率的单脉冲半导体激光照射后犬声带组织病理学的变化,为临床声带激光手术选择安全的操作参数。方法杂种犬8只,分别用6、8、10和12w的1s单脉冲半导体激光接触式照射犬声带前、中1/3交界处,每侧声带照射1次,光斑直径为400μm,术后每日对声带进行纤维喉镜检查并摄像,并于术后第1、7和30天取声带标本进行光镜、电镜观察和比较。结果术后急性期以炎症反应为主,表现为照射局部组织坏死、周围上皮及上皮下组织水肿、炎性细胞浸润等,并于72h达到高峰。术后第7天开始组织修复,并于第30天修复基本完成,重新覆盖鳞状上皮。不同功率的脉冲半导体激光照射部位的光镜和电镜下表现相似,但损伤程度随功率的加大而逐渐加重,主要影响上皮层或上皮下层,未伤及声韧带和肌层。结论8-12w的1s单脉冲半导体激光对于声带手术具有高度安全性。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异位颅咽管瘤(ectopic craniopharygioma)的临床诊断、手术疗效及预后,以期减少临床漏诊误诊。方法将收治的采用内镜经鼻入路手术治疗、病理确诊的3例异位颅咽管瘤患者的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手术方法以及预后情况进行总结。结果3例患者发病部位分别位于蝶窦、颞下窝1例,随访22个月,分别采用2次内镜经鼻入路手术,并行放疗后肿瘤组织恶变致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后鼻孔、软腭1例,术后随访18个月,未见复发;颞下窝1例,术后随访3年,未见复发。结论异位颅咽管瘤非常罕见,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测。手术切除目前仍然作为首选治疗方式,是否应行放射治疗有待商榷。  相似文献   
27.
背景喉癌可导致患者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喉癌患者出现淋巴结转移后,用一般的手术治疗及生物学治疗往往难以有效,研究喉癌转移的相关因素,寻找能够准确判断喉癌转移的分子标志物以及能够抑制喉癌浸润转移的生物制剂,成为喉癌研究的关键.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9,CD44v6,PCNA,nm2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p53,Cath-D和E-cadherin与喉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为喉癌的临床治疗提供有益的指导.设计以病理标本为研究对象的试验研究.对象原发喉癌的标本为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耳鼻喉科2002-02/2003-11住院手术的患者,免疫组化试验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完成.干预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0例喉癌标本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9,CD44v6,PCN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ath-D,E-cadherin,p53和nm23等的表达.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的方法对9项与喉癌淋巴结转移有关的指标进行筛选.主要观察指标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9,CD44v6,PCN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ath-D,E-cadherin,p53和nm23在喉癌中的表达.结果喉癌中MMP-9表达阳性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机率最高(Wald=10.3501,P<0.05);nm23和E-cadherin表达阴性或低表达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机率高(Wald=6.1896和6.8632,P均<0.05).结论喉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E-cadherin和nm23的表达情况,可作为术前预测患者淋巴结转移的有效指标,也为预后科学干预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8.
腺样体肥大儿童睡眠特征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腺样体肥大对儿童睡眠结构的影响,以便有针对性地指导护理。方法通过多导睡眠图分析47例腺样体肥大儿童睡眠结构,并与同龄组儿童睡眠结构正常值进行比较。结果腺样体肥大组的睡眠结构存在如下异常:与同龄组正常儿童相比,S1期、Delta期、NREM期所占比例增加,S2期、REM期所占比例减少;总醒觉时间,NREM醒觉次数明显高于REM醒觉次数;REM潜伏期比正常值延长约2倍,睡眠效率低于正常值。结论腺样体肥大主要引起睡眠结构紊乱、醒觉次数增加、REM睡眠剥夺睡眠片段、睡眠效率低,但Delta期睡眠时间增加。针对睡眠和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有助于该病患儿的康复。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FESS)后应用普米克令舒鼻雾化吸入的疗效。方法 60例老年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均行FESS治疗,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术后第2天应用普米克令舒鼻雾化吸入治疗,每日1次,每次2 mL,由空气压缩雾化吸入机(PARI,德国百瑞公司)从鼻腔喷入,连续3周;对照组采用雷诺考特喷鼻,每日2次,每次2喷,两组其他的围术期常规治疗均相同。结果根据视觉模拟量表(VAS)和Kennedy鼻内镜评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是96.7%和80.0%,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普米克令舒配合PARI鼻雾化吸入机用于老年慢性鼻-鼻窦炎术后,安全性高,明显减轻黏膜的水肿,促进术腔上皮化,缩短术后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30.
目的 通过对采用单纯内镜经鼻入路切除沟通于颅内外的前颅底脑膜瘤的早期经验的总结,探讨该手术技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并初步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 自2006年10月至2010年10月,共8例颅内外沟通的前颅底脑膜瘤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采用单纯内镜经鼻入路完成了一期肿瘤切除手术.对采用的手术技术方法、肿瘤切除程度、术后并发症及早期治疗效果等进行了总结.结果 在本组中,全部颅内外沟通肿瘤均获得了一期彻底切除,术前具有视力下降者的视觉功能在术后均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无一例患者出现新增的颅神经功能障碍.其中1例患者术后出现了脑脊液鼻漏,并继发了脑膜炎及脑积水,随后治愈.术后分别随访33~75个月,无一例出现肿瘤复发及与本肿瘤相关的死亡.结论 单纯内镜经鼻入路手术技术有能力一期彻底切除经慎重选择的颅内外沟通的前颅底脑膜瘤.该技术较为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