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11篇
  免费   323篇
  国内免费   185篇
医药卫生   6519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203篇
  2022年   153篇
  2021年   121篇
  2020年   131篇
  2019年   149篇
  2018年   149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133篇
  2015年   120篇
  2014年   264篇
  2013年   246篇
  2012年   277篇
  2011年   304篇
  2010年   296篇
  2009年   271篇
  2008年   298篇
  2007年   241篇
  2006年   248篇
  2005年   239篇
  2004年   235篇
  2003年   215篇
  2002年   215篇
  2001年   173篇
  2000年   189篇
  1999年   146篇
  1998年   131篇
  1997年   126篇
  1996年   111篇
  1995年   109篇
  1994年   117篇
  1993年   90篇
  1992年   79篇
  1991年   79篇
  1990年   84篇
  1989年   79篇
  1988年   59篇
  1987年   58篇
  1986年   45篇
  1985年   38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7篇
  1977年   4篇
  1965年   4篇
  1959年   9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81.
本文就心阻抗容积图的传统理论及其局限性展开讨论。由于传统理论模型与人体胸部结构差异太大,使这一方法存在很多问题。而实践中关于心输出量(CO)的计算,误差较大,可靠性差。  相似文献   
82.
颈肌退变与颈椎病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颈椎病是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及继发病理改变,影响了周围组织结构(神经、脊髓或血管等),出现相应临床症状的一组综合征。当前,颈椎病患者有越来越多的趋势,发病的年龄越来越年轻;而对其发生机理的认识,既往大多认为是颈椎间盘退变所致,对颈周围肌肉组织退变的研究较少。为此,作者结合有关文献进行综述,旨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3.
以Frankfurt平面为基准,绘制测量了100例头部标本。从颞下区、颞骨岩部前、后缘确定A、B、C三条平行的定位线。A与B线之间为7.1±1.2mm,B与C线之间为11.9±1.7mm。并测量各组由外向内的深度,A线为18.5±1.8mm,B线30.2±2.8mm,C线42.5±3.4mm。并由浅入深测量了每条线内各结构间的距离。结果提示定位线不仅有助于各结构的定位,而且也是颅底分区的自然界线。手术应以定位线为基推选择入路的方向,由浅入深层层定位,也可在任何方位下以此为依据定出所见结构的区域或方位。  相似文献   
84.
体外大量扩增CIK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影响CIK细胞体外增殖的因素(如共刺激、培养时间和血清等),以及其进行无血清培养。方法:用乳酸脱氢酶分析细胞毒活性,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表型。结果:培养至第14d,在胎牛血清、自身血浆或无血清3种培养条件下,CIK细胞的纯度分别为:21.68%、28.28%和29.50%;增殖倍数分别为:31.7、33.3和27.1倍。培养21d后,CIK细胞的纯度分别为:36.73%、37.29%和29.7%,增殖倍数分别为:58.2、67.4和52.7倍。3种培养条件来源的CIK细胞,对K562细胞的细胞毒活性分别为:63.4%、72.3%和53.6%;而对Raji细胞的细胞毒活性分别为:47.6%、56.2%和43.4%。效应细胞:靶细胞为10:1时,培养14d和21d的CIK细胞,对K562细胞的细胞毒活性分别为68.13%和56.4%;而对Raji细胞的细胞毒活性分别为49.9%和39.2%。在共刺激或无共刺激信号存在的条件下,效应细胞:靶细胞为10:1时,对K562细胞的细胞毒活性分别为69.7%和41.9%;而对Raji细胞的细胞毒活性分别为42.6%和37.8%。结论:共刺激和培养时间的延长,有利于增强CIK细胞的细胞毒活性。用无血清培养基可促进CIK细胞体外增殖。  相似文献   
85.
目的;研究正常大鼠大脑皮质额、顶、枕、颞叶的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神经元及NOS阳性终末的分布,尤其注意它们与皮质微血管的关系。方法:采用NADPH-d组化方法。结果:NOS阳性神经元在皮质各层散在分布,数量较少,额、顶叶约半数的NOS神经元直接与皮质血管构成接触,枕、额叶中约三分之一的NOS神经元与皮质血管构成接触。而NOS阳性纤维多且密集成网状,额、顶叶的终末数量明显多于枕、颞叶,其中6%~7%的阳性终末分布至血管壁。结论:大脑皮质内的NOS神经元及NOS阳性终末参与皮质微循环的调节。  相似文献   
86.
本实验应用Nonidez及Glees二种镀银法,对诱发的小鼠胶质母细胞瘤株(G 422)进行了观察。脑内及肌内接种胶质母细胞瘤后,在肿瘤边缘可见大小不等的神经束,伴随或不伴随血管伸入瘤内。有的在血管周围间隙形成血管周围神经丛。这些神经纤维与肿瘤周围宿主的脑组织、皮下、毛囊和肌肉间隙的神经纤维相联系。因此我们推测肿瘤内的神经是由肿瘤周围宿主的器官组织的神经延伸来的。肿瘤边缘的神经纤维的数量多于核心区,走行于肿瘤的间质或实质,沿途不断分支,终末分布到肿瘤细胞的表面。我们观察到球形、游离分叉状、梭形、环形、树枝状、杵状及丛刷状等类型的神经末梢。以上观察表明,恶性肿瘤——小鼠胶质母细胞瘤是受神经支配的。  相似文献   
87.
应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红斑狼疮患者皮肤活检样品的研究是1963年Burnham首先报导的,作者发现红斑狼疮患者(DLE、SLE)皮损部位的真表皮交界处有免疫球蛋白的沉积。Cormane相继证明SLE患者临床表现正常皮肤的上述部位也有这种免疫沉积物。此后Gilliam发现在NZB/NZWF_1小鼠的皮肤基底膜部位有同样的免疫沉积  相似文献   
88.
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拮抗剂的抗内毒素肝损伤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拮抗剂BN52021及BN50739的抗大鼠内毒素肝损伤的作用。结果表明BN52021及BN50739能使内毒素所致的肝线粒体膜磷脂降解及溶血磷脂的聚集,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增强以及机体抗氧化能力的降低得到明显改善,提示BN52021及BN50739是两种强有效的抗内毒素肝损伤的药物,用于内毒素肝损伤的治疗。  相似文献   
89.
目的 观察小鼠TIM2转基因H22肝癌细胞瘤苗在小鼠体内的成瘤作用 ,初步研究其免疫原性.方法 构建TIM2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 - TIM2,脂质体法转染H22细胞,制备得到TIM2基因修饰的H22细胞瘤苗,建立小鼠肝癌移植瘤模型,观察其在小鼠体内的成瘤作用.结果 成功得到TIM2基因修饰的H22 细胞瘤苗,免疫接种小鼠后,可明显抑制小鼠体内肿瘤的发生和发展;给予H22-TIM2接种的小鼠CD4亚群、CD4/CD8比值显著高于H22-EGFP 细胞接种组、荷瘤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结论 TIM2基因修饰H22细胞后,可显著降低H22细胞的体内成瘤性,抑制小鼠肿瘤生长,同时.在体内具有一定的免疫原性,为进一步探讨TIM2 在肿瘤生物治疗中的作用提供了初步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0.
目的 调查5省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医防融合相关培训状况以及相关知识能力的需求状况,为完善我国基层医防融合建设,提高基层卫生服务机构防病治病能力提供参考建议。方法 对五个省15个区县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卫生技术人员进行分层抽样问卷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描述并对各种医防融合相关知识能力需求进行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 76.0%的基层卫生技术人员近一年参加过培训,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参与率(73.2%)低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84.3%)(χ2= 83.812,P<0.001),不同特征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参与率不同(P<0.01)。各类培训参与率均低于相关知识技能的需求率,公共卫生相关知识技能的需求率最高。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不同特征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对各类知识技能的需求率不同:相对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人员对传染病防控技能(OR = 0.756,95%CI:0.666~0.858)和一般病与常见病诊疗技能(OR = 0.860,95%CI:0.762~0.971)的需求程度更高;临床医疗岗位人员对传染病防控技能及一般病与常见病诊疗技能、的需求程度更高(P<0.001);年轻人员对慢病管理与病因监测技能的需求更高(OR = 0.937,95%CI:0.885~0.992);公共卫生岗位人员(OR = 1.346,95%CI:1.114~1.626)和专职管理岗位人员(OR = 2.334,95%CI:1.707~3.191)对信息化技能的需求程度更高。结论 应以需求为导向,加强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的培训强度,提升培训内容和知识技能需求的匹配程度,建立完善医防交叉培训机制和医防能力兼备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供给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