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7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50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81.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术后出现角膜内皮水肿(CEE)的原因及其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 选取2004至2008年在我院行LASEK治疗的近视眼患者1911例(3814眼),年龄18~45岁,平均(25.4±6.7)岁.术前球镜屈光度为-0.75~14.00 DS,柱镜屈光度为0~5.50 DC,最佳矫正视力〉1.0.激光切削采用大光斑平面式扫描或小光斑飞点扫描.术后观察CEE情况,并进行分级,同时分析相关原因并给予对应治疗.随访1年,分别于术后第15、第30、第60、第180、第360天时随访检查,复查患者的远、近裸眼和最佳矫正视力,进行裂隙灯显微镜、非接触眼压和主、客观验光及角膜地形图检查.为客观分析CEE的发生情况,我们按手术先后时间分为5个时间段,并按屈光度高低进行分组分析.对CEE的发生率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LASEK术后有75眼(1.97%)出现不同程度的CEE.患者年龄25~42岁,平均为(32.7±7.8)岁.CEE分级:术后第1天,1级56眼,2级17眼,3级2眼.各个时期均有CEE的发生,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及设备的更新,CEE发生率逐渐下降,最后趋于稳定,但没有消失.CEE在所有屈光度组均有发生,CEE的发生率随着屈光度的增加有增高趋势,轻、中度组低于高度、超高度组,但各组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589,P=0.83533).通过短期激素冲击和加强预防感染治疗,55眼术后3 d内水肿消退,18眼术后1周内水肿消退,2眼术后2周内水肿消退.术后视力恢复情况:1个月内视力恢复延迟,半年后趋于稳定.结论 LASEK治疗近视眼术后有CEE的出现.其发生原因较为复杂,手术操作、激光设备、患者年龄和角膜内皮功能等都是可能的因素.通过及时的激素短期冲击和预防感染治疗,角膜可以完全恢复.LASEK手术疗效确切,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82.
目的 初步探讨CT引导125I粒子植入治疗复发或转移胸壁肿瘤的可行性和疗效。
方法 回顾分析2004-2012年间23例复发或转移胸壁恶性肿瘤患者接受CT引导125I粒子植入治疗资料。术前计算机治疗计划系统行三维治疗计划,确定粒子数目、空间分布,术后即刻CT扫描剂量验证。90%靶体积接受的剂量为100~160 Gy (中位数130 Gy),125I粒子活度为(1.85~2.89)×107 Bq (中位数2.63×107 Bq)。植入粒子8~269颗(中位数53颗)。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计算采用Kaplan-Meier法。
结果 随访率100%,随访时间满3、5年者分别为11、8例。23例患者中4例完全缓解、12例部分缓解。1、3、5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2%、62%、62%,肿瘤特异生存率分别为61%、45%、45%,总生存率分别为58%、58%、39%。疗后1例患者出现轻中度臂丛神经损伤,6例出现1、2级皮肤损伤。
结论 初步结果显示CT引导125I粒子植入治疗复发或转移胸壁肿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提高护士自我效能感的干预措施和效果分析.方法:运用自我效能感理论结合临床护士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干预措施,具体措施包括以医院文化建设为抓手,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举办培训班,掌握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知识;加强临床实践技能的培养,增加成功的直接体验;树立适合自己的榜样,增加替代性经验;取得社会支持;组织心理学知识系列培训,缓解护士的心理压力,防止发生职业倦怠等干预措施以提高护士自我效能感.结果:护士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护士工作满意度较干预前均提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质量考核评分和患者满意度均较干预前提高.护士自我效能感与工作满意度之间存在正相关.结论:提高临床护士的自我效能感的干预措施不仅有利于提升护士的自信,更大限度地发挥护士的潜能,且促进了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84.
江萍 《大家健康》2016,(3):199-200
目的:针对优质护理在新生儿病房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探讨.方法:选自2012年12月~2013年3月这一期间本科室收治的60例新生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其中行常规护理的一组为对照组,行优质护理的一组为观察组,针对两组不同护理方法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在家属满意度的对比中,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儿的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以使护理效果得到有效的提高,同时使患者家属的满意度得到提高,因此,该方法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5.
朱金华  周国柱  江萍 《光明中医》2016,(12):1744-1747
目的探讨中药益气养阴通脉汤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 DVT)形成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接受髋部骨折手术的符合研究标准的112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5例术后给予益气养阴通脉汤治疗,对照组57例术后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治疗,对2组患者的患肢肿胀、D-二聚体、引流量及术后14d下肢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指标变化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两组患肢周径差(患肢与健肢于膝上及膝下10cm测量周径的差值),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天及第10天的D-二聚体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0天治疗组中有2例发生了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36%;对照组中有3例发生了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5.2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中药益气养阴通脉汤对于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与低分子肝素钙比较,其疗效相当,但相对不良作用更小,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6.
我们于1997年3~8月应用瑞士诺华公司生产的盐酸特比萘芬(疗霉舒)治疗观察头癣47例,现将其中资料完整的36例报告如下。1一般情况:36例患者中35例为门诊患者,1例为住院患者,女27例,男9例,年龄最小为8个月,最大81岁,平均11.2岁。病程最...  相似文献   
87.
曲安奈德治疗增生性瘢痕86例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于1999年-2002年对86例增生性瘢痕患者采用曲安奈德进行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8.
89.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状态评估及其护理干预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探讨相应的干预模式及具体对策,并验证其效果。方法2007年9月至2009年5月收治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41例,根据收治的不同组别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21例,根据制定的干预模式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20例,采取常规护理。分别在两组患者入院后24h、手术前24h、出院前24h、术后6个月进行心理状态评估。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总得分、抑郁、愤怒得分在手术前、出院前、术后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焦虑得分在出院前、术后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孤独得分在出院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制定的护理干预模式可缓解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负性情绪,帮助其保持较良好的心身状态。  相似文献   
90.
鼾症儿童中OSAHS患儿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鼾症儿童行PSG检查的必要性。方法:应用PSG对162例以打鼾为主诉的患儿进行夜间连续睡眠呼吸监测,以PSG的监测结果作为诊断依据,将患儿分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组及原发性打鼾(PS)组。监测指标:AHI、鼾声指数、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SaO2<0.9的时间等,对各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62例鼾症儿童中确诊为OSAHS150例(92.6%),PS者12例(7.4%)。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比、体质指数(BM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两组患儿的AHI、鼾声指数、LSaO2、SaO2<0.9的时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打鼾儿童应及早行PSG检查,以便早期诊断及治疗OSAHS,避免OSAHS的并发症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