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14篇
  免费   448篇
  国内免费   273篇
医药卫生   11535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74篇
  2022年   218篇
  2021年   185篇
  2020年   170篇
  2019年   172篇
  2018年   213篇
  2017年   130篇
  2016年   189篇
  2015年   200篇
  2014年   534篇
  2013年   412篇
  2012年   488篇
  2011年   506篇
  2010年   462篇
  2009年   483篇
  2008年   481篇
  2007年   500篇
  2006年   506篇
  2005年   560篇
  2004年   521篇
  2003年   409篇
  2002年   336篇
  2001年   351篇
  2000年   366篇
  1999年   328篇
  1998年   336篇
  1997年   292篇
  1996年   303篇
  1995年   313篇
  1994年   253篇
  1993年   181篇
  1992年   159篇
  1991年   115篇
  1990年   98篇
  1989年   106篇
  1988年   53篇
  1987年   72篇
  1986年   58篇
  1985年   50篇
  1984年   34篇
  1983年   32篇
  1982年   28篇
  1981年   38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9篇
  1966年   7篇
  1963年   9篇
  1962年   6篇
  195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后腹腔镜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双J管置入37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双J管置入技巧。方法37例患者进行后腹腔镜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术中应用4种方法放置双J管,分别为术前膀胱镜预先置管、血管钳辅助置管、导芯辅助置管、斑马导丝辅助置管。结呆手术均取得成功,手术时间45-110min,平均手术时间80min失血20-60mL,平均30mL。3周后顺利取出双J管。21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7个月。B超、IVU证实患侧肾积水改善,肾功能好转,无输尿管切开处狭窄,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后腹腔镜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4种双J管置入方法均可以达到目的,后两种方法在操作熟练后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992.
掌侧锁定接骨板治疗骨折块背侧移位的桡骨远端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桡骨远端骨折是四肢最常见的骨折之一.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常导致复位后再丢失及骨折塌陷,必须采取适当的手术方法来恢复关节面的完整和桡骨远端的解削.特别对功能要求高的年轻患者,应当进行更积极、适当的治疗.2007年3月至10月我科采用桡骨远端掌侧锁定接骨板治疗18例(18肢)闭合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浆肾上腺髓质素(ADM)及尾加压素Ⅱ(U-Ⅱ)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53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和36名健康对照儿童,测定患儿急性期(病程〈7d)及恢复期(病程〉14d)血浆ADM和U—Ⅱ水平,分析与疾病症状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患儿急性期血浆ADM和U—Ⅱ水平均高于恢复期和健康对照儿童(血浆ADM:t=20.57和26.26,P〈O.01;血浆U—Ⅱ:t=14.27和7.61,P〈0.01),且疾病不同严重程度患儿间也存在明显差异(F=245.94和304.79,P值均〈0.01)。恢复期患儿血浆U-Ⅱ水平低于健康对照儿童(t=6.99,P〈0.01),但ADM水平仍高于对照组(t=8.98,P〈0.01),疾病不同严重程度患儿间血浆ADM水平相近(F=2.25,P〉0.05),而U-Ⅱ水平比较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5.69,P〈0.01)。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急性期症状评分与血浆ADM和U-Ⅱ水平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884和0.943,P值均为0.000);恢复期症状评分与血浆ADM和U-Ⅱ水平虽在统计学上P值小于0.05,但相关系数较小,因此实际意义不大。结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急性期血浆ADM和u-Ⅱ均显著升高,水平与患者病情呈正相关,提示ADM和U-Ⅱ参与了毛细支气管炎的发病,可作为毛细支气管炎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观察三氧化二砷(As2O3)对293T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并探讨SHP-2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显性负性SHP-2突变体SHP-2C459/S与具有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载体pEGFP-C1共转染人HEK293T细胞,Ho-echst33258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细胞计数及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增殖.结果 SHP-2C459/S突变体能增强细胞凋亡和减轻增殖抑制.结论 SHP-2可能参与到As2O3诱导的细胞凋亡和增殖抑制的信号转导通路中.  相似文献   
995.
钟家云  黄其裕 《广西医学》2009,31(4):513-514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治疗转移性骨肿瘤的止痛效果。方法在磁共振导航系统引导下对24例恶性骨转移瘤伴严重顽固性疼痛的患者行氩氦刀冷冻治疗术。用NRS评分评价术前、术后当天及术后1、2个月疼痛程度。结果24例患者均成功准确地穿刺至肿瘤病灶,无严重并发症发生。MR实时准确的监控冷冻冰球的覆盖范围和程度。23例术后当天NRS评分0-1分,疼痛明显缓解,术后1、2个月的疼痛仍得到控制;1例无效。结论磁共振导航引导系统下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治疗恶性骨转移肿瘤止痛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96.
原发性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10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上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anorectal malignant melanoma, ARMM)比较少见^[1],其恶性程度高,早期即可发生远处转移,放射治疗和化学药物治疗均不敏感,治疗效果极不理想。现将我科1997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经病理学证实的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有关文献,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997.
何江  林建群 《中国药业》2009,18(20):38-38
患者一,男,35岁,因受凉出现咳嗽、咽痛3d,自服复方磺胺甲噁唑片2片及三九感冒冲剂1包。次日晨起床后,自觉阴茎及阴囊红肿疼痛,并伴皮肤瘙痒,尿道烧灼感,来院就诊。  相似文献   
998.
古远云  肖逸  李晓斌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9):2956-295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寿命的延长,老年人非心脏手术的数量逐年增多。而在老年非心脏手术中,心血管事件是围手术期并发症是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特别是术后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直接影响到病人的康复,威胁病人的生命。为提高手术质量,更好保障术后安全,现回顾性分析我科非心脏手术全麻术后的324例老年病人的临床资料,探讨年龄、性别、手术部位等对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9.
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人体抗病防病的能力就是免疫力,免疫力强,就不会得病,这种观点当然有它的道理,但是不完整。免疫力只是自愈力的一个部分,需要与身体的修复系统、排毒系统、神经系统、抗氧化系统、抗压力的应急系统合作,才能够完成保卫健康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研究山西地区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和临床特征,为制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对2000—2007年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住院的2263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并运用描述性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在2263例病毒性肝炎病例中,病原学以乙型肝炎病毒占绝对优势,感染构成比达73.8%,其次是未定型肝炎,为10.3%;临床分型以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比例为高,分别为44.1%和32.9%。在急性病毒性肝炎中,以乙型病原比例最高,约35.0%,戊型其次,为30.1%,而甲型相对较少,仅13.4%;慢性肝炎、肝硬化和重型肝炎的病原也均以乙型为主。病原未定型在急性和重型病毒性肝炎中比例较高,分别为20.8%和31.3%。结论山西地区病毒性肝炎病原学以乙型为主,但病原未定型的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临床类型以慢性肝炎和肝硬化为主。在急性病毒性肝炎中,甲型肝炎比例显著下降,乙型和戊型比例增高。病原学未定型在急性和重型病毒性肝炎中比例较高,提示我们应提高对病毒性肝炎病原的检测手段,并加强对新型肝炎病毒的关注。另外,需要加强对戊型肝炎的监测,警惕其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