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47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目的研究不同来源肾性蛋白尿与血脂组分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根据尿蛋白电泳图谱特点将203例肾病患者分为3组:肾小球性蛋白尿组(102例)、肾小管性蛋白尿组(30例)和混合性蛋白尿组(71例)。对照组140名为同期健康体检者。检测所有受试者24 h尿蛋白总量(U-TP)并进行尿蛋白电泳分析,测定空腹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apo A)、载脂蛋白B(apo B)、脂蛋白(a)[Lp(a)]、hs-CRP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肾病组24 h U-TP均显著增高(P〈0.01),肾小球性蛋白尿组血清TC、TG、HDL-C、LDL-C、apo A、apo B、Lp(a)、hs-CRP水平明显增高(P〈0.01);混合性蛋白尿组TG、Lp(a)、hs-CRP水平增高最为明显(P〈0.01),肾小管性蛋白尿组Lp(a)、hs-CRP水平明显增高(P〈0.01)。与肾小管性蛋白尿组相比,肾小球性蛋白尿组血清TC、TG、HDL-C、LDL-C、apo A、apo B、Lp(a)水平升高(P〈0.01),而hs-CRP水平降低(P〈0.01),混合性蛋白尿组24 h U-TP明显升高(P〈0.01),TC、TG、LDL-C、apo B、Lp(a)水平升高(P〈0.05),hs-CRP水平降低(P〈0.05)。结论肾小球性及混合性蛋白尿患者存在明显脂质代谢紊乱,其程度与24 h尿蛋白排泄量呈正相关;肾性蛋白尿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炎症状态,单纯性肾小管型蛋白尿组最重。提示临床上及时纠正肾病患者脂质代谢紊乱和炎症状态对于改善其肾脏病理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肾活检所致出血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对出血原因进行分析,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在超声引导下以美国Bard 16G自动活检装置对520例肾脏病患者行肾穿刺活检,从肾实质厚度、肾穿刺次数、肾穿时血压水平、肾脏病理改变几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在520例肾穿活检中,肾实质厚度在0.80~1.5 cm、肾...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由药物引起的急性肾衰竭的病理和临床特征.[方法]对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本院因药物引起的急性肾衰竭住院治疗的67例患者进行病理检测及临床特征分析.[结果]引起急性肾衰竭的药物主要包括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以及非甾体抗炎药;急性肾衰竭的病理特征主要为急性肾小管坏死,占75%(45/60)...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急性蜂蜇伤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8年8月—2011年10月我院确诊的急性黄蜂蜇伤患者133例,根据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水平分为3组:WBC≤10×109/L(A组,25例)、10×109/L20×109/L(C组,42例)。检测所有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6、IL-8、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乳酸脱氢酶(LD)、磷酸肌酸激酶(CK)、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清蛋白(ALB)、总胆红素(STB)及血肌酐(Scr)水平。结果入院时3组患者蜂蛰伤针眼数及TNF-α、IL-6、IL-8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入院第7天3组患者Hb、PLT、ALB、Sc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LD、CK、AST、ALT、STB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WBC是评价急性蜂蜇伤所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严重程度的早期敏感指标,且与器官功能损害密切相关,可推荐为早期判断急性蜂蜇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5.
蜂螫伤较为多见,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轻造成皮肤损伤,重引起器官功能受损,甚至导致死亡。随着透析治疗的普及,该病的预后已有所改善,然而蜂毒的成份较复杂.部分患的疗效仍不尽人意。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我科10年来收治的14例蜂螫伤所致的急性肾衰竭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6.
目的 了解医院2010年度尿路感染(UTI)患者病原菌的菌群分布、耐药性,探讨其诊断治疗策略.方法 分析2010年医院门诊、住院UTI患者尿培养标本送检率;UTI的定位诊断率;UTI病原菌分布、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门诊、住院疑诊UTI患者尿培养标本送检率分别为23.6%、86.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TI未行定位诊断的患者占36.8%;UTI的主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肠球菌属、铜绿假单胞菌,分别占55.7%、17.3%、4.4%;大肠埃希菌构成比与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性监测网(Mohnarin)检出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埃希菌中产ESBLs检出99株,占70.2%,明显高于Mohnarin的数据.结论 医院UTI病原菌首位的大肠埃希菌构成比高于Mohnarin的数据,其中产ESBLs株占70.2%,临床医师必须密切关注医院UTI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变迁,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高UTI的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27.
近年来研究发现,羟苯磺酸钙可减少糖尿病肾病微量蛋白尿、降低慢性肾衰竭BUN、Scr的水平。我们探讨其对非糖尿病所致的蛋白尿是否也具有治疗作用。一、对象与方法 1.一般资料:观察组79例,对照组74例,均具有蛋白尿,肾功能正常或受损。糖尿病肾病、肾病综合征、感染、应激等所致的一过性蛋白尿、已使用明显影响蛋白尿排泄的药物的患者被除外。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强的松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血管炎型IgA肾病的疗效及对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确诊的88例血管炎型IgA肾病,依患者的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4例,在常规治疗基本上加用强的松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对照组4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强的松治疗,观察治疗的效果及治疗前、治疗后血清中TGF-β1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93.18% vs 77.27%),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中TGF-β1的含量均下降,但是观察组患者的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65.08±8.63) ng/L vs(40.89±8.32) ng/L].结论 强的松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血管炎型IgA肾病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且能显著降低血清中TGF-β1的含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9.
家族性脂蛋白肾病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家族性脂蛋白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与病理学特征。方法一家族3代20人中,有8例为慢性肾脏病,其中2例经肾活检证实为脂蛋白肾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并通过肾脏病理分析其组织学特点。结果 8例患者均有蛋白尿、镜下血尿伴或不伴水肿,不同程度的贫血。大量蛋白尿者可伴有低蛋白血症,血脂升高(三酰甘油、Apo B、Apo E);虽然患者的血肌酐水平正常,但胱抑素水平明显升高,内生肌酐清除率下降。肾活检组织光镜下肾小球体积普遍增大,毛细血管袢重度扩张,呈"瘤样"改变,其内充满淡染的无定形的巨大"栓子",完全堵塞袢腔。结论脂蛋白肾病可呈家族性发病,早期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蛋白尿、血脂异常、肾功能下降。肾脏病理是诊断脂蛋白肾病的依据。  相似文献   
30.
血液净化治疗重症生物毒素中毒8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药物、化学物质或生物毒素均可以引起中毒性肾病.据报道25%的急、慢性肾衰竭的患者是由中毒性肾病引起的.生物毒素(蜂毒、鱼胆、毒蕈、蛇毒)中毒在基层医院并非少见,不同病因所致的临床表现虽大致相同,但不尽一致.重症者多合并急性肾衰竭(ARF)和(或)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如何干预ARF的发生以及发生ARF后的治疗,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现将我院1985年1月至2003年9月抢救80例生物毒素中毒患者就其病因、临床表现、预后进行分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