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7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51篇
医药卫生   136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01.
应用经验学习法培养护生临床高层次认知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验学习法在培养护生临床高层次认知能力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将护理实习生60名随机分为两组.常规带教组30名,采取临床带教制,经验学习组30名,在常规教学的基础上,采取反思小组讨论会、临床护理个案研究等形式开展经验学习法.采取理论考试、模拟考核、床边考核形式评价护生解决问题、评判性思维和临床决策能力.结果 两组学生在理论考试、模拟考核、床边考核成绩比较,经验学习组学生成绩优于常规带教组.结论 经验学习法可以提高学生预见护理问题的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临床决策能力,同时可以提高教学双方的专业素质.  相似文献   
102.
本研究探讨多药耐药(MDR)白血病K562/A02细胞和敏感K562细胞诱导树突状细胞(DC)分化及介导的抗白血病效应。采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P170糖蛋白(Pgp)高表达的MDRK562/A02细胞、敏感K562细胞在含细胞因子GMCSF(1000U/ml)、IL4(500U/ml)和TNFα(100ng/ml)的RPMI1640完全培养液中诱导分化成DC,以光镜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型,异基因混合淋巴细胞反应(alloMLR)检测T细胞增殖活性,MTT法测定细胞毒作用。结果表明:培养14天的K562/A02细胞和K562细胞均出现典型的DC形态特征,表达DC的相关分化抗原及共刺激分子CD1a、CD83、HLADR、CD80、CD86。alloMLR检测中,K562/A02DC较K562DC具有更强的刺激异基因T细胞增殖能力(P<0.05)。两种DC激活的CTL分别对K562/A02和K562细胞较HL60细胞具有显著的杀伤活性(P<0.01);更重要的是,K562/A02DC较K562DC激活的CTL对Pgp高表达的MDRK562/A02细胞、HL60/VCR细胞具有更强的细胞毒作用,杀伤活性分别为(40.7±1.3)%、(28.4±0.9)%(P<0.01)和(24.9±1.1)%、(8.2±0.7)%(P<0.01)。结论:Pgp高表达的MDR白血病细胞K562/A02和敏感K562细胞都可在GMCSF、IL4和TNFα作用下诱导分化为成熟DC,均可活化CTL产生特异的抗白血病效应;尤其K562/A02细胞来源的DC可介导针对Pgp高表达的多药耐药白血病的特异细胞毒作用。  相似文献   
103.
树突细胞 (DC)是迄今为止已知功能最强的抗原呈递细胞 (APC) ,白血病细胞来源的DC因能表达与异常染色体相关的白血病抗原 ,产生特异性的抗白血病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CTL)效应而成为新型的DC来源[1] 。fms样酪氨酸激酶3配体 (Flt3 L)具有强大的刺激多能造血干细胞增殖的能力 ,是又一新兴的解决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状态和肿瘤生物治疗的生长因子[2 ] 。我们收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初治及复发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 (MNC) ,采用Flt3 L单因子培养 ,并分别加用TNF α和IFN α活化 ,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其表型特点 ,并行染色体检查DC…  相似文献   
104.
王毅欣  刘瑛  徐燕 《护理研究》2008,22(7):1792-1794
从个体变量、疾病特点、功能状态、社会背景等病人因素和服务提供方面综述了晚期恶性肿瘤病人自宅死亡影响因素,以对我国开展类似相关研究和发展本土化居家姑息照护服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5.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是威胁产妇生命安全的重要原因。通过我科住院33例资料观察分析,结果显示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约占产后出血的75%。其它如胎盘滞留、软产道撕裂、产妇本人凝血功能障碍等也占一定比例。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急救和护理,是完成“降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消除新生儿破伤风1项目的重要任务,也是我们产科工作人员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6.
107.
2004年3月~2007年12月,在新疆肿瘤医院麻醉恢复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监护的18564例全麻术后病人中,有278例出现过较为严重的呼吸、循环等病情变化,发生率约为1.5%,均被及时发现和处理,转危为安。  相似文献   
108.
诊疗工作是医疗服务的载体,患者是医疗服务的对象,是医院的客户群体.改善医院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全方位实现客户关系管理,才能培养和强化患者的求医信心.医院必须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诊疗流程,缩短诊疗半径,合理进行空间置换,对医院的服务流程实施重组,提供人性化、方便快捷的诊疗服务.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观察周剂量依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收集2008年6月~2009年2月我科以周剂量依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治疗一线化疗失败的晚期胃癌患者21例,第1、8天给予依立替康85mg/m~2,静脉滴注90min;第1~14天给予卡培他滨1000mg/m~2,口服,2次/d,21d为1个周期.每例患者治疗至少2个周期,2个周期化疗完成后4星期评价疗效.结果 在可评价疗效的21例患者中,完全缓解( CR)0例,部分缓解(PR)5例(23.8%),疾病稳定(SD)6例(28.6%),疾病进展(PD)10例(47.6%),总有效率(CR+PR)23.8%,临床获益者(CR+PR+SD)共11例(52.4%).平均肿瘤进展时间为((3.61±0.97)个月.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恶心呕吐和腹泻.结论 周剂量依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二线治疗晚期胃癌疗效好,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110.
目的评价微创拔牙技术在临床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临床需要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微创拔牙组(50例)和传统拔牙组(50例),分别应用微创拔牙技术和传统拔牙技术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并对两组的术中疼痛、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微创拔牙组在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手术中的重度疼痛发生率(6%)和术后中或重度并发症发生率(18%)均低于传统拔牙组的36%和56%,微创拔牙组的手术时间平均为(20±5)min短于传统拔牙组的平均时间为(35±9)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微创拔牙法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能明显减少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缩短拔牙时间,值得在临床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