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7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0篇
医药卫生   65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641.
目的 探讨营养状态和生长障碍风险筛查工具(STRONGkids)和儿科营养不良评估筛查工具(STAMP)在儿童消化道疾病中的应用价值,为儿童营养不良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对2021年1月至6月山西省儿童医院的1020例中患消化系统疾病的住院患儿进行营养不良风险筛查,并评价筛查。结果 1020名儿科消化住院患者的数据中,男571(55.98%)例,女449(44.01%)例;246例(24.12%)的年龄在1~12个月,373例(36.57%)的年龄在1~3岁,401例(39.31%)的年龄超过3岁。婴幼儿更容易发生营养不良风险(P<0.01)。使用STRONGkids筛查工具显示,48(4.70%)例存在度高营养不良风险,780(76.47%)例存在中度营养不良风险,192(18.82%)例存在低度营养不良风险。STAMP筛查工具显示,482(47.25%)例有高度营养不良风险,430(42.15%)例有中度营养不良风险,108(10.59%)例有低度营养不良风险,被WHO营养评价的金标准识别为边缘性营养不良或营养不良的有515(50.49%)例。营养不良风险检出率与营养不良...  相似文献   
642.
目的 应用新的半导体测序技术对山东地区耳聋患者进行耳聋基因检测,以明确耳聋的遗传学病因。方法 汇总2020年1月~12月山东省1000例耳聋患者血样标本,应用半导体基因测序技术对18个耳聋基因100个突变位点进行检测,统计分析耳聋基因变异类型和变异位点发生情况。结果 1000例耳聋患者中,有583例携带耳聋基因突变,检出率为58.3%;其中GJB2基因突变267例(26.7%);SLA26A4基因突变215例(21.5%);GJB3基因突变11例(1.1%);mt DNA基因突变21例(2.1%);双基因杂合突变和三基因突变共69例(6.9%);而MT-TH、DSPP、GPR98、DFNA5、COCH、TECTA、DIABLO、TMC1、MYO7A、MYO15A、PRPS1 11个基因均未检测到突变。结论 山东省耳聋人群中常见的致聋基为GJB2和SLA26A4。虽然半导体测序技术可明显提高耳聋基因的检出率和诊断率,但仍无法满足所有听障患者检测需求;必要时对筛查阴性患者进行高通量测序检测,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643.
目的:探讨一次力竭运动过程中皮层–基底神经节通路振荡电活动变化特征、同步振荡电活动的起源和传递路径以及运动疲劳产生的振荡电活动中枢调控机制.方法:以健康4周龄雄性Wi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采用在体多通道神经电信号记录技术,对一次性力竭运动过程中大鼠皮层(M1)和基底神经节(Str、GPe、SNr和STN)的局部场电位...  相似文献   
644.
研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选择门诊或住院患者非酒精性脂肪肝30例,正常对照30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瘦素及胰岛素水平。结果发现,脂肪肝患者血清瘦素(23.7±13.1)μg/ml,胰岛素水平、(16.7±4.9)μg/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4.7±3.2)μg/ml及(9.7±2.6)μg/ml,P<0.001。无论脂肪肝组还是正常对照组,血清瘦素水平升高存在性别差异,女性明显高于男性。脂肪肝患者存在瘦素抵抗和胰岛素抵抗,早期检测血清瘦素水平,为早期干预治疗脂肪肝提供了可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645.
目的探讨语音障碍儿童的神经心理发育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 选取 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保健科语言-言语门诊初次就诊并诊断为语音障碍的395例儿童作为语音障碍(SSD)组, 并选取同期于保健科体检的1 179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 均进行《儿童神经心理行为检查量表2016版》(儿心量表2016版)检查,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儿童的总发育商、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和社会行为能力的发育水平;采用单因素χ2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语音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 SSD儿童395例, 其中男296例, 女99例, 年龄≥4岁及≤6岁, (4.71±0.76)岁;对照组儿童1 179例, 其中男864例, 女315例, 年龄≥4岁及≤6岁, (4.64±0.78)岁。SSD组总发育商均值低于对照组[(86.45±11.57)分/(91.24±8.00)分, t=-7.78, P<0.01], 并且SSD组男童和女童总发育商的均值均低于对照组[(86.00±11.40)分/(90.78±7.86)分, t=-6.70...  相似文献   
646.
目的 探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踝泵运动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凝血功能、血流动力学和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ERAS组,每组46例。常规组接受传统干预方案,ERAS组接受ERAS理念干预。观察两组血流动力学、凝血功能、康复效果、心理状态。结果 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常规组相比,ERAS组心率更加平稳(P<0.05)。干预前,两组凝血功能各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均有所下降,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有所升高;ERAS组凝血功能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1、3个月,ERAS组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01)。干预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均有所降低,且ERAS组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01)。结论 基于ERAS理念的踝泵运动可以保持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心率更加平稳,凝血功能、康复效果及心理状态更好。  相似文献   
647.
目的:探讨看护人焦虑水平与3岁以下儿童睡眠状况的关系。方法:本研究数据来自2019年“婴幼儿睡眠状况评估量表的编制与评价研究”横断面调查,共纳入1062例3岁以下儿童及其看护人调查问卷。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看护人焦虑情绪,简明婴儿睡眠问卷评估儿童睡眠状况。运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看护人焦虑水平和儿童睡眠状况的关联。结果:看护人SAS评分平均35(31,41)分,其中63例(5.9%)出现焦虑情绪。在控制潜在混杂因素后,看护人SAS得分与儿童夜醒次数、就寝时间和入睡潜伏期之间正向关联(β=0.19、0.10和0.12,均P<0.01)。结论:看护人焦虑水平与儿童睡眠状况正向关联。  相似文献   
648.
目的 探讨血清白蛋白(ALB)与血红蛋白(Hb)水平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转换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青海省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取同期来院体检的85例绝经后非骨质疏松症女性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ALB、Hb、N端骨钙素(N-MID)、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5b)水平,比较不同血清ALB、Hb患者N-MID、β-CTX、TRAP-5b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ALB、Hb水平与N-MID、β-CTX、TRAP-5b的相关性,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ALB、Hb水平对N-MID、β-CTX、TRAP-5b的影响。结果 研究组血清ALB、Hb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清N-MID、β-CTX、TRAP-5b高于对照组(P <0.05)。ALB<38.37 g/L患者N-MID、β-CTX、TRAP-5b水平高于ALB≥38.37 g/L患者(P <0.05),Hb<125.72 g/L患者β-CTX、TR...  相似文献   
649.
为探究基于“人卫慕课平台和云班课APP”的医学免疫学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对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影响,本文分析了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医学免疫学课程线上自主学习情况、参与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情况、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结果显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提升了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50.
目的:比较可疑巨大儿孕妇孕39周与孕41周引产的妊娠结局,探讨可疑巨大儿的最佳引产时机。方法:前瞻性选取北京太和妇产医院和北京市上地医院2018年7月1日-2021年6月30日分娩的孕39周产前检查时可疑巨大儿的单胎头位孕妇共726例,按照孕妇个人意愿分组,孕39周行选择性引产为观察组共298例,孕41周前自然临产或孕41周引产为对照组共428例,比较两组母婴结局。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18.8%)低于对照组(45.6%),且观察组分娩孕周(39.3±1.2)、新生儿体重(4030±485g)、巨大儿发生(75.5%)、新生儿5min Apgar评分<7分(3.7%)和新生儿脐血气<7.20(3.0%)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4180±465g、92.5%、5.1%、14.4%)(P<0.05)。结论:可疑巨大儿孕妇孕39周引产,可在不增加母婴不良结局情况下,增加阴道分娩成功率,降低新生儿不良结局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