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48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41.
<正>1病历简介刘晓莉医师病人女性,15岁。因偶然发现颈前区肿物,半年内逐渐增长至鸡蛋黄大小,伴咽部不适感。无颈部放射线暴露史及结核接触史,无甲状腺疾病家族史。于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保护的技巧及预防损伤的措施。方法总结我科2008年6月~2009年6月共1453例甲状腺手术喉返神经显露保护经验,尤其是对415例甲状腺癌患者喉返神经的解剖特点及其“区域解剖变异”进行分析,总结喉返神经的保护技巧及预防损伤的措施。结果(1)喉返神经在喉外分支以单支为最多,占77.9%;喉返神经在甲状腺下动脉的后方穿过为最多,占48%;非返性喉返神经共5例,占5%0,均位于右侧。(2)喉返神经的“局部解剖变异”中右侧喉返神经紧贴气管壁的占2.8%,贴近颈动脉鞘的占2.0%;左侧喉返神经紧贴气管壁的占4.3%,附着食管壁的占1.8%。(3)手术后第一天,纤维喉镜检查无声带运动异常。结论熟悉喉返神经的解剖特点,有选择的进行喉返神经显露,掌握喉返神经的显露技巧(“多位点”,“三部曲”神经显露保护法),必要时应用神经监测仪,能够有效的预防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结节性甲状腺术后再次手术的原因及其对策,降低结节性甲状腺再次手术率。方法对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近5年结节性甲状腺术后再次手术的81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81例患者,平均复发年龄52.4岁,术后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复发5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继发甲状腺功能亢进4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17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炎7例。结论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再次手术原因有:结节性甲状腺肿复发;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结节性甲状腺肿继发甲状腺功能亢进;结节性甲状腺肿恶变;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炎。预防再次手术的措施及再手术体会:强调首次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应当规范化,避免行肿物切除或甲状腺局部切除术,重视术中探查防止遗漏病变,术前、术中尽量明确病变性质,术中重点是避免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损伤,术后定期随访,规范化治疗。术后甲状腺素片或L-T4替代治疗,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影响因素,为淋巴结清扫指征及范围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6月至2011年12月初次治疗的1667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信息及病理资料,总结颈部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 性别、年龄、肿瘤数目、肿瘤大小、局部浸润对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具有重要影响,转移在男性、低龄、多灶、肿瘤直径较大及局部浸润的患者中较为多见.结论 甲状腺乳头状癌在制定淋巴结清扫指证及范围时,除重视术前影像学检查及术中触诊外,应充分评估影响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制定更加个体化的清扫策略.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讨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癌的临床特点,以利早期诊治。 方法 收集2008年6月至2009年12月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甲状腺外科手术治疗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癌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癌共210例,占同期甲状腺癌手术病人的26.0%(210/807),占同期确诊甲状腺炎病人的41.0%(210/512)。术前超声显示边界欠清的限局性低回声区、弥漫性低回声、强回声区和合并钙化者,所占比例分别为89.1%(187/210)、7.6%(16/210)、3.3%(7/210)、46.7%(98/210);210例均行甲状腺癌根治术,其中164例同时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淋巴结转移率为50.6%(83/164)。结论 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癌的比例较高,对超声显示伴边界欠清、限局性低回声区并有颈部淋巴结肿大的病人,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积极行穿刺组织学检查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6.
喉返神经损伤是甲状腺手术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单侧损伤术后出现声音嘶哑,双侧损伤导致窒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术中快捷准确识别喉返神经,对预防喉返神经损伤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7.
张大奇  付言涛  陈巍  周乐  王可人  续哲莉  孙辉 《吉林医学》2007,28(17):1836-1837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根治术、颈淋巴结清扫术的最佳切口。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2006年174例甲状腺癌患者应用低弧形切口的手术效果。结果:174例甲状腺癌根治术、颈淋巴结清扫术患者未发生手术相关的并发症。术后随访仅5例出现局部复发,经再次手术治愈,未发生颈淋巴结复发。3年生存率均为100%。结论:低位弧形切口较为隐蔽,不影响颈淋巴结清扫,术后愈合美观,兼顾了功能与美容,是甲状腺癌根治性手术较为理想的切口选择。  相似文献   
48.
近年来甲状腺癌已经成为全世界发病率最高的内分泌肿瘤,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是最常见的类型,约占总体甲状腺癌的90%。尽管PTC进展缓慢,预后良好,但是PTC早期易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尤其是中央组淋巴结转移(CLNM),其转移率为21.2%~64.1%。对于术前已明确有CLNM的患者,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CLND)已经被国内外学者所认可,但是目前对于cN0期PTC是否行预防性CLND以及手术清扫的范围尚存在争论,我国关于分化型甲状腺癌指南建议在有技术保障的前提下,对cN0期PTC患者行病灶同侧CLND,而美国甲状腺协会最新指南指出预防性CLND不能改善患者长期生存率,还有可能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由此可见,cN0期PTC是否行预防性CLND尚存在争议。笔者从CLNM相关因素、转移模式、影像学评估以及清扫技术革新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