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35篇
  免费   4710篇
  国内免费   7184篇
地球科学   31629篇
  2024年   220篇
  2023年   641篇
  2022年   1155篇
  2021年   1357篇
  2020年   1138篇
  2019年   1261篇
  2018年   1282篇
  2017年   1161篇
  2016年   1147篇
  2015年   1396篇
  2014年   1318篇
  2013年   1556篇
  2012年   1726篇
  2011年   1697篇
  2010年   1701篇
  2009年   1579篇
  2008年   1637篇
  2007年   1525篇
  2006年   1455篇
  2005年   1242篇
  2004年   907篇
  2003年   708篇
  2002年   841篇
  2001年   805篇
  2000年   608篇
  1999年   322篇
  1998年   186篇
  1997年   155篇
  1996年   152篇
  1995年   108篇
  1994年   93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77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61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44篇
  1984年   31篇
  1983年   27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5篇
  1965年   4篇
  1957年   6篇
  1954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In this paper, a comparison viral made between the two results of determining Pb, Cd, Cu and Zn in seawater by direct current (tripping voltammetry (DCS) with rotating glass carbon electrode and by differential pulse stripping voltammetry (DPS) with hanging mercury drop electrode (HMDE). By DCS, the range of linear calibration curves obtained was 4×10-3 M-2×10-7M for Cu, Zn and Cd, and 4× 10-9M-2×10-3M for Pb. By using DPS, the range of linear calibration curve was as follows: Cu 0.65-1.9 ppb; Pb 1.0-10 ppb; Zn 0.65-2.0 ppb; Cd 0.02-0.14 ppb. It was found that DCS could be used for determining Pb, Cu, Zn in coastal waters, but it is necessary to add gallium ion to it to eliminate the interference of Cu-Zn inter-metallic compound for determining Zn. The DPS is better for determinig Cd.  相似文献   
992.
黄渤海海域贝类麻痹性贝毒的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小白鼠生物测试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2002~2005年我国黄渤海海域采集的贝类样品进行了麻痹性贝毒毒性检测,结果显示大连海域的虾夷扇贝含有麻痹性贝毒,有毒样品均出现在5月和6月,部分虾夷扇贝样品的毒素含量已经超过食用安全标准。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了有毒虾夷扇贝体内的毒素成分,共检出了6种麻痹性贝毒组分,主要以毒性较低的C1和C2毒素为主,GTX3和GTX2次之,STX和neoSTX含量很低。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得到的各毒素组分毒性总和与小白鼠生物测试法毒性测试结果基本相当。  相似文献   
993.
进一步了解王古1潜山的构造特征及成藏条件,利用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东营凹陷王家岗地区的大量三维地震剖面和一些钻井资料,并结合东营凹陷南坡缓坡带区域构造背景及成藏条件分析认为,王古1潜山初始发育于印支期,后经燕山期拉张断陷,切割为断块并抬升,最后于燕山期定型,为典型的缓坡盆倾残丘潜山。该潜山被NW向和NE向断裂切割,潜山高部位侵蚀风化严重,上覆孔店组盖层及沙河街组烃源岩,油气通过断层和不整合面运移至潜山顶部形成侵蚀残丘型油气藏。  相似文献   
994.
南海北部水体叶绿素a浓度反演的生物光学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2003年至2005年秋季在南海多个航次的现场观测数据,研究了南海北部海区遥感反射率的变化,并分析了用于全球海洋叶绿素a浓度反演的OC2和OC4模型在本海区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在南海北部海域,OC2和OC4模型高估了叶绿素a浓度,高估范围一般约在80%—200%之间,其中最高可达640%,即OC2和OC4模型并不适用于南海海域。在此基础上,根据现场实测的表观光学数据,利用遥感反射率比值(Rrs(433)/Rrs(555))与叶绿素a浓度的关系建立了两套能够精确反演南海北部海域叶绿素a浓度的本地化经验算法———算法1和算法2,并利用其对南海北部海域的叶绿素a浓度进行反演。结果表明,由本地化模型反演得到的叶绿素a浓度与实测的叶绿素a浓度具有较好的相关关系,其平均相对偏差分别为51%和53%,相关系数为0.75。  相似文献   
995.
应用Argo资料分析西北太平洋冬、夏季水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Argo剖面浮标观测的温、盐度资料,分析了西北太平洋海域冬、夏季的温、盐度分布、水团结构及其分布。首先采用T-S点聚图法分析了该海域水团分布的基本情况,由点聚分析结果可知,该海域至少存在6种以上水团;再用模糊聚类软化法对水团作进一步划分,分别计算了该海域6至11类水团的F和△F值,结果表明,冬、夏季的△F值都以划分为8类时为最大,这与大洋水团的稳定性是一致的,因此,该海域冬、夏季水团以划分为8类最佳,它们分别是北太平洋热带表层水、北太平洋次表层水、北太平洋中层水、北太平洋副热带模态水、北太平洋深层水和赤道表层水,以及南太平洋次表层水和南太平洋中层水。  相似文献   
996.
采用PCR扩增和序列测定等技术,对远洋梭子蟹Portunus pelagicus核rDNA的第一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1,ITS-1)的基因片段进行了初步研究。经PCR扩增和序列测定,得到ITS-1基因片段的碱基序列。该物种ITS-1基因片段的大小为552 bp,碱基A、T、G和C的含量分别为23.00%、25.54%、23.91%和27.54%。同时还对近年来ITS-1在十足目动物分子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作一概述并列举了已测出ITS-1序列的十足目动物种类。  相似文献   
997.
赵立强  许晨  叶本兰  张业  洪专 《台湾海峡》2007,26(3):410-414
用电生理学方法观察了4种不同浓度的高纯河豚毒素(tetrodotoxin,TTX)对蛙离体坐骨神经动作电位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μmol/dm3TTX在给药后7 min能显著抑制动作电位的上相幅度(P<0.05),但在给药后10 min才显著抑制动作电位的下相幅度(P<0.01);20μmol/dm3TTX在给药后3 min内能完全抑制动作电位的形成.1μmol/dm3TTX在给药后1~5min对动作电位传导速度的影响没有统计学意义,5μmol/dm3TTX在5min时可显著抑制传导速度(P<0.05),而10μmol/dm3TTX在2min时便显著抑制传导速度(P<0.05).实验结果提示高纯河豚毒素对蛙离体坐骨神经动作电位的影响存在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998.
海水养殖池海洋原甲藻水华前后水化条件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海水养殖池塘实验围隔中海洋原甲藻水华暴发前、后水化条件的变化,得出了如下结果:海洋原甲藻水华一般多发生在连续晴朗的天气,而常在阴雨天气崩溃;从水化条件方面来说,该藻水华也常发生于NO3-N浓度以及N/P比较大时。在扁灌等绿藻类与海洋原甲藻交替成为优势种时,可以利用水体中Ch1。总量及Ch1.b、Ch1.c之间 的波动情况来反映该水华的发生与崩溃。  相似文献   
999.
1994 年 4~11 月在东太平洋铁锰结核区, 使用 “向阳红 09”船, 采集 39 个表层沉积物、12 个上覆水和 7 个结核样。在现场用平板法测定了异养细菌和铁、锰细菌丰度, 用稀释法( M P N 法) 测定硫酸还原菌丰度。为了探讨微生物在大洋成矿过程的作用, 在实验室对异养细菌和锰细菌作纯化分离, 并进行了多项生理生化实验, 参照伯杰氏手册第八版鉴定至属。使用分光光度法, 测定锰细菌对锰、铁离子的转化作用, 使用 p H 计测定了p H 值的变化, 同时测定了不同培养温度对转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 沉积物中异养细菌的数量在 3×100~95×103个/g; 锰、铁细菌的数量在1×100 ~1×103 个/g; 硫酸盐还原细菌的数量分布范围在 0~4×103个/g;在上覆水和结核样中各类细菌的数量均较低,比沉积物样中各类细菌数低 1 个数量级。在细菌的种群组成方面与近海区相比存在差异, 特别是在革兰氏阳性菌的组成上微球菌占了绝对优势。在成矿作用方面, 锰细菌对锰、铁氧化还原的实验结果表明, 在好氧的条件下, 锰细菌使可溶性的 M n2+ 氧化为 M n4+ , 其氧化速度与环境温度存在密切关系, 锰细菌对铁的氧化速度比对锰的氧化速度来得快。在  相似文献   
1000.
长江口北槽口外悬沙浓度垂线分布的数学模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时钟  周洪强 《海洋工程》2000,18(3):57-62
利用垂向一维悬沙运动模型,对长江口北槽口外大、小潮悬沙浓度垂线分布进行模拟,模拟结果同“六点法”实测值拟合较好,表明影响悬沙浓度垂线分布的主要因素为悬沙垂向扩散及絮凝沉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