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地球科学   46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21.
三种大型钙化绿藻仙掌藻对海水变化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effects of seawater temperature on the physiological performance of three Halimeda species were studied for a period of 28 d. Five treatments were established for Halimeda cylindracea, Halimeda opuntia and Halimeda lacunalis, in triplicate aquaria representing a factorial temperature with 24°C, 28°C, 32°C, 34°C and 36°C,respectively. The average F_v/F_m of these species ranged from 0.732 to 0.756 between 24°C and 32°C but declined sharply between 34°C(0.457±0.035) and 36°C(0.122±0.014). Calcification was highest at 28°C, with net calcification rates(Gnet) of(20.082±2.482) mg/(g·d),(12.825±1.623) mg/(g·d) and(6.411±1.029) mg/(g·d) for H.cylindracea, H. opuntia and H. lacunalis, respectively. Between 24°C and 32°C, the specific growth rate(SGR) of H.lacunalis(0.079%–0.110% d~(–1)) was lower than that of H. cylindracea(0.652%–1.644% d~(–1)) and H. opuntia(0.360%–1.527% d~(–1)). Three Halimeda species gradually bleached at 36°C during the study period.Malondialdehyde(MDA) and proline levels in tissues of the three Halimeda were higher in 34–36°C than those in24–32°C.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seawater temperature with range of 24–32°C could benefit the growth and calcification of these Halimeda species, however, extreme temperatures above 34°C have negative impacts. The measured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also revealed that H. cylindracea and H. opuntia displayed broader temperature tolerance than H. lacunalis.  相似文献   
22.
“只有植根于人民群众这一片沃土之中,与之融为一体,方能汲取更多营养,回报这片我们深深挚爱的土地。”怀着这种情结,这份夙愿,平舆县国土资源局党组“一班人”在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一步一个脚印,用责任扛起发展的大旗。  相似文献   
23.
漠斑牙鲆仔、稚、幼鱼的形态发育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6年12月至2007年2月,在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华涛水产综合养殖场,对漠斑牙鲆(Paralichthys lethostigma)仔、稚、幼鱼各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和描述.初孵仔鱼平均全长2.73±0.211mm.在培育水温18.1~23.0℃和盐度为33~34条件下,初孵仔鱼至孵化后7日龄为前期仔鱼,6日龄仔鱼开口;孵化后8日龄至30日龄为后期仔鱼;孵化后31日龄至45日龄为稚鱼期;孵化后46日龄进入幼鱼期.冠状幼鳍的消长、右眼的移位以及体色的左右不对称是漠斑牙鲆早期发育过程中最明显的外部形态变化.  相似文献   
24.
为研究凌汛期槽蓄水增量来源,在分析实测冰情资料基础上,把槽蓄水增量分为水位壅高主河道蓄水量增大、主河道内河水转化为固体冰盖和上滩水形成冰盖及在冰下聚集等3部分,建立河冰动力学模型,模拟河冰生消及槽蓄水增量过程,利用2008/2009年度三湖河口—头道拐河段实测冰情资料对模型进行了验证,表明滩地冰盖及冰盖下滞洪是内蒙古河段槽蓄水增量的主要来源,占最大槽蓄水增量的63.44%,主河道水位壅高引起的槽蓄水增量占26.56%,主槽冰盖蓄水占10.0%。  相似文献   
25.
结合土地规划环境评价信息系统开发的体会,介绍了系统开发的意义、系统开发方案、区域土地资源信息的收集与处理、系统设计以及系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6.
"从源到汇"理论完善了砂箱物理模型中地壳浅表构造-剥蚀-沉积耦合过程机制的理解,我国西部地区新生代发生了全球最为显著的构造-剥蚀-沉积作用过程,却少见相关浅表作用过程报道。本文系统阐述地壳浅表作用过程机理和挤压砂箱模型"从源到汇"过程的相似性机理,基于国内外以冲断带-前陆盆地系统相关浅表作用过程(即构造-剥蚀-沉积)为对象的砂箱物理模型研究结果,综述浅表构造-剥蚀-沉积耦合过程及其对褶皱冲断带系统形成演化的主要控制因素。"从源到汇"的浅表作用过程有利于褶皱冲断带-前陆盆地系统物质与能量的交换与互馈,剥蚀作用主要作用于褶皱冲断带后缘区域,有利于形成较窄的冲断带-前陆盆地体系;沉积作用不仅受控于造山带或褶皱冲断带源区剥蚀作用过程,还受控于沉积物路径过程等复杂因素,其主要作用于褶皱冲断带前缘与前陆盆地区域,较高的沉积物沉积作用有利于形成较宽的冲断带-前陆盆地体系。临界楔理论强调挤压增生楔形体前缘加积物质(输入)与楔形体表面剥蚀物质(输出)达到平衡后楔形体呈自相似性生长,即造山楔形体地表坡度与基底坡角之和趋于恒定,它们共同控制其褶皱冲断带-前陆盆地系统构造-剥蚀-沉积浅表作用过程及其时空范围。构造砂箱物理模型与褶皱冲断带系统"从源到汇"浅表剥蚀-搬运-沉积作用过程的标准变量/参数的一致性对比研究,是当前二者相结合的重点与难点之一,毫无疑问的是,对于"从源到汇"浅表作用过程天然实验室中典型褶皱冲断带/流域体系的构造砂箱物理模型模拟研究,将会持续不断地拓展和完善其理论体系格架与内容。  相似文献   
27.
<正> 一、前言机载热红外扫描,是六十年代初期发展起来的一门遥感应用技术。这种方法不仅在地热普查,寻找海底淡水泉,水质污染监测等水文地质方面得到了成功的应用,而且在地质方面的应用实例也日趋增多。由于热红外辐射包含着物质内部成分的某种讯息,因此,曾应用凌晨的热红外扫描,区分砂岩和粉砂岩,灰岩和白云岩,利用红外扫描两个波段的比值法,区分岩石中SiO2的不同含量。   相似文献   
28.
缢蛏属一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瑞  张云飞 《台湾海峡》2007,26(1):115-120
笔者对福建省闽江口、长乐市梅花镇海区滩涂的一种蛏进行研究,发现该种的壳长与壳高比、精子细胞形态、遗传基因(另做报道)等方面有别于缢蛏.新种的贝壳壳长与壳高比值较缢蛏大,生活水域的比重较缢蛏低.精子细胞核外缘呈瓣状,具8~9瓣,顶体长度约为缢蛏的1/3,为福建河口区缢蛏属一新种(软体动物门,双壳纲,灯塔蛤科),定名为近江蛏.  相似文献   
29.
目的:观察三伏膏肓保健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过敏性鼻炎患者60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治疗组采用膏肓保健灸治疗,对照组采用氯雷他定分散片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评分,评价临床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28/30),高于对照组的76.67%(2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症状、体征总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或P<0.01),治疗组症状、体征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伏膏肓保健灸治疗过敏性鼻炎临床疗效肯定,能有效改善过敏性鼻炎的症状、体征。  相似文献   
30.
2008年11月20日,<驻马店日报>第一版突出报道了上蔡县蔡沟乡在加强基层民主建设中大胆探索,在村级实行土地调解委员会的做法,引起了土地部门包括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