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1篇
地球科学   8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4 毫秒
31.
对额济纳旗及其邻区两条剖面开展磷灰石裂变径迹研究,6个样品年龄介于(90±6)~(113±8)Ma之间,各样品径迹长度分布具有范围较宽、单峰的特征,较为集中地反应了一期冷却年龄,记录了早白垩世末-晚白垩世初期研究区较为缓慢的构造抬升过程。结合野外地质调查与前人资料,认为研究区在早白垩世达到最大埋深,石炭系-二叠系烃源岩开始大规模向油气转化;随后受印度板块向北与青藏高原对接的影响,研究区开始抬升,对油气藏的形成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2.
甘蒙北山地区下石炭统绿条山组 时代修正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甘肃—内蒙古北山地区位于中亚造山带中段,其晚古生代洋盆最终闭合时间倍受关注且久有争议。早石炭世是该区洋陆转换的关键时期之一,下石炭统下部绿条山组与下伏的下、中泥盆统之间的角度不整合被认为是该区构造隆升的主要证据之一。但由于研究程度限制,绿条山组的时代尚有争议,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区构造演化的深入分析。北山北部甜水井北与碎石山剖面绿条山组火山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分别为296.8±3.5Ma与311.1±3.2Ma,产出晚石炭世巴什基尔期(Bashkirian)菊石Gastrioceras和Branneroceras,时代应修订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早期。研究区下泥盆统—上石炭统沉积充填及生物群落特征表明该区可能在晚石炭世由大陆边缘浅海演化至裂谷盆地,上石炭统与下、中泥盆统之间的角度不整合代表洋陆转化造成的长时间隆升剥蚀。  相似文献   
33.
卢进才  魏仙样  李玉宏  魏建设 《地质通报》2012,31(10):1628-1638
额济纳旗地区祥探9井揭示的石炭系—二叠系为火山岩+碎屑岩组合,火山岩锆石U-Pb谐和年龄分布在(302.2±7.8)~(319.9±4.5)Ma之间,对应的地层时代相当于晚石炭世,岩性组合特征与大狐狸山剖面干泉组(C2P1g)可以对比,确定为干泉组。该井揭示石炭系—二叠系1027.4m(未穿),其中4m和4m以上的暗色泥岩(或粉砂质泥岩)20层,累计厚度288.5m,占地层厚度的28.1%。少量钻井岩心样品进行的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表明,有机质丰度中等—好,干酪根类型为Ⅰ—Ⅱ1型,有机质演化进入成熟—高成熟阶段,显示了良好的生烃条件。与邻近的大狐狸山剖面干泉组烃源岩样品分析结果对比,祥探9井取得的样品有机质丰度显著高于地表剖面样品,TOC为地表剖面样品的1.8倍,热解产油潜量(S1+S2)为地表剖面样品的295.3倍,氯仿沥青“A”为地表剖面样品的32.8倍,总烃(HC)为地表剖面样品的42倍。干酪根类型评价指标分析,井下岩心样品H/C-O/C能较好地反映干酪根类型,地表剖面样品受风化作用的影响H元素显著降低,H/C-O/C无法进行干酪根类型评价,说明风化作用对烃源岩丰度和类型评价指标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4.
分析旧司阶—吴家坪阶额济纳旗及其邻区主要地层中的碎屑岩重矿物组合特征,结合区域地质特征、碎屑岩岩石学特征、碎屑锆石测年资料、古水流方向、沉积体系特征等,阐述了石炭系—二叠系沉积物的物源体系。重矿物组合特征显示,研究区北部黑鹰山-额济纳旗坳陷和南部的柳园-芒汗超克坳陷的碎屑岩重矿物组合类型和含量都有差异,指示它们来自不同的物源区;碎屑锆石测年资料显示,绿园-拐子湖凹陷的埋汗哈达剖面埋汗哈达组碎屑锆石的年龄可分为2类:436Ma±13Ma和1467Ma±110Ma,古水流方向也显示有北部物源区存在,说明沉积物源受敦煌-阿拉善-狼山古陆和马鬃山-拐子湖隆起带的双重作用;北部坳陷沉积物源来自马鬃山-拐子湖隆起带。  相似文献   
35.
鄂尔多斯盆地何家坊地区三叠系油页岩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认识陕西省铜川市何家坊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7油页岩矿床特征、品级质量和勘探前景,对何家坊地区三叠系油页岩成矿地质背景和油页岩样品数据进行了研究分析,并对比了井下和地表油页岩参数变化。该区油页岩厚度较大、油页岩段集中、分布稳定、含油率较高,为厚层中品级富-高硫油页岩;地表油页岩由于覆压减小等影响,页理张开、孔隙增加、密度减小。油页岩油气含量更能反映其利用价值,油页岩开发必须考虑含气量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36.
针对影响石炭系—二叠系油气地质条件与油气资源潜力评价的关键地质问题,开展产、学、研联合攻关,采用盆山结合、地质与地球物理结合的工作手段,在石炭纪—二叠纪盆地形成与演化、沉积体系与沉积相展布、石炭系—二叠系烃源岩评价等方面取得了系列新认识。明确了银额盆地及其邻区石炭纪—二叠纪为典型的裂谷裂陷盆地,晚石炭世—早二叠世为盆地发育的鼎盛时期,以浅海陆棚相沉积为主;发现多套厚度大、横向分布稳定,且有机质丰度中等—高,并以II型干酪根为主的成熟—高成熟烃源岩,不存在区域变质;于上古生界风化壳钻获的天然气和原油地球化学特征指示与石炭系烃源岩具有显著亲缘关系;初步预测研究区石炭系—二叠系油气资源前景,圈定了有利勘探区和较有利勘探区。  相似文献   
37.
甘肃-内蒙古交界处的北山盆地群侏罗系是我国西北地区潜在的油气勘探新领域。为加深对该盆地群资源潜力的认识,以有机地球化学分析数据为基础,探讨了其中煤系烃源岩的沉积环境、有机质来源,建立了该烃源岩生烃潜力评价标准。研究结果表明,中口子盆地侏罗系烃源岩干酪根类型以Ⅱ1-Ⅱ2型为主,生烃母质主要是陆生植物,含少量的藻类和水生生物,主要形成于三角洲平原沼泽或湖侵期的间湾湖泊等氧气量适中的弱氧化-弱还原沉积环境。生烃潜量和氢指数是衡量煤系源岩有机质丰度、生烃潜力和生油潜力最有效的指标,根据生烃潜力评价标准:黑帐房凹陷侏罗系暗色泥岩多属于中-差烃源岩,南泉凹陷暗色泥岩生烃潜力级别优于黑帐房凹陷,主要为中-好烃源岩;南泉凹陷炭质泥岩大多数属于中等-好油源岩,煤岩大多属于差油源岩。  相似文献   
38.
为了了解额济纳旗及其邻区石炭系—二叠系的分布,为该区油气资源远景调查评价提供依据,通过对前人的资料二次开发和新完成的地球物理综合剖面精细处理与解释,利用“地震、钻井资料约束下的重、磁、电资料联合反演”方法,对该区残留的石炭系—二叠系的分布与埋藏状况进行了初步解释。结果表明,该区石炭系—二叠系总体残留厚度较大,埋深适中。该方法初步解决了对该区石炭系—二叠系分布物探解译的技术难题,为确定盆地内部石炭系—二叠系的展布状况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9.
志丹油田寨科区延长组长2油层储集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志丹油田寨科区长2储集层沉积特征、岩石学特征、储层物性、孔隙结构研究及影响储层物性因素分析认为,寨科区长2期为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主要发育平原分流河道微相,砂体发育。储层沉积之后,经历了强烈的成岩作用,压实压溶、自生矿物充填、长石石英次生加大等使储层孔隙减少,物性变差。同时,碎屑颗粒表面自生绿泥石薄膜抑制了成岩过程中自生矿物的充填。使得原生粒间孔有较多保存,强烈的溶蚀作用也使储层物性得到改善。因此,相对陕北其他地区延长组储层而言,研究区延长组长2储层物性条件较好,这也是该区油井产量较高,稳产时间长,成为陕北地区少有的“小而肥”油田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0.
南襄盆地襄樊-枣阳凹陷油气勘探前景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襄樊-枣阳凹陷位于南襄盆地的南部,与北部"小而肥"的南阳、泌阳凹陷相比,该区油气勘探一直未获得突破。通过对凹陷内核桃园组烃源岩特征的研究及油气资源评价表明,核桃园组烃源岩未成熟,生烃量和聚集烃量均较少,且已施钻的以核桃园组为主要目的层的钻井均未获得油气成果。因此,襄樊-枣阳凹陷核桃园组不能作为油气勘探的主要目的层。凹陷东部的部分盐井提供了区内白垩系烃源岩具有生油气潜力的信息,而且土壤地球化学勘探也指示了该区白垩系具有一定的勘探前景;襄参1井揭示区内震旦—寒武系碳酸盐岩有机质丰度高,其生油气潜力值得进一步探索,土壤地球化学勘探也显示,存在与震旦—寒武系有关的热演化气;土壤地球化学勘探显示区内存在幔源成因天然气。综合分析认为,中生界白垩系、幔源天然气及震旦—寒武系碳酸盐岩是襄樊-枣阳凹陷油气勘探值得探索的新层位和新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