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地球科学   18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1.
叶蜡石高温相转变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和魔角旋转核磁共振等测试手段,研究了日本广岛胜光山叶蜡石在20~1 300 ℃下煅烧的相转变过程。结果表明,叶蜡石的高温相转变经历了4 个阶段:叶蜡石阶段(室温~662 ℃),偏叶蜡石阶段(662~1 100 ℃),不定形SiO2 与莫来石形成阶段(1 100~1 200 ℃)和莫来石与方石英共存阶段(1 300 ℃~)。叶蜡石在662 ℃时失去结构水转变为偏叶蜡石。偏叶蜡石从1 100 ℃开始转变为莫来石,同时伴随有不定形SiO2 生成。1 300 ℃时,不定形SiO2 进一步结晶形成方石英。  相似文献   
12.
利用中州铝厂固体废弃物赤泥、粉煤灰、碱渣等为主要原料,讨论利用烧结法制备建筑装饰材料微晶玻璃的可能性。借助XRD、DTA、SEM等实验研究手段,对废渣微晶玻璃组成、主晶相确定、原料选定等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玻璃组成为:w(SiO2)35%~40%、w(Al2O3)10%~18%、w(CaO)13%~23%、w(MgO)3%~4%、w(K2O Na2O)4%~9%,可合成价格低廉、性能优异的微晶玻璃。  相似文献   
13.
热电性是黄铁矿的重要物性之一,金矿床中黄铁矿的热电性特征,可以做为矿床成因、矿床规模、成矿阶段的标志,同时,利用热电系数值还可以有效地圈写矿体,确定矿床剥蚀深度、延深规模及进行深部隐伏矿体的预测。  相似文献   
14.
老柞山金矿床成矿时代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老柞山金矿床的热液成矿作用可分为早、晚两期、7个成矿阶段。通过对各成矿期不同成矿阶段的矿体赋存特征、矿石类型、共生矿物组合、铷锶同位素年龄及铅同位素特征等方面研究表明 ,早期成矿作用与晚海西期构造岩浆活动有关 ,成矿时代为 (2 39± 34 ) Ma,而晚期成矿作用则与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有关 ,成矿时代略晚于 12 3~ 146 Ma  相似文献   
15.
以一种即将工业化的固体废弃物白泥为原料,一种膨胀性黏土黑棉土为助熔剂,油页岩半焦为发泡剂成功制备出一类新型陶粒,产品满足GB/T17431-2010中给定的超轻陶粒标准。给出实验优化条件,即:原料配比为7:7:6(白泥:黑棉土:油页岩半焦),最佳烧结制度为450℃下预烧15 min后升温至1230℃,烧结15 min。探究了膨胀陶粒的烧结工艺与原始物料成分适用关系,烧结过程中的物相转变规律,并修正了Riley相图有关制备发泡陶粒的成分范围。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陶粒堆积密度为355 kg/m^3、密度等级400级、吸水率为10.22%、孔隙率为49.06%。采用了热重(TG)、偏光显微镜(OLYMPUS)和扫描电镜(SEM)等表征方法对陶粒孔的形成过程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电气石活化水效应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充分利用电气石的天然电极性和远红外发射特性,利用核磁共掁方法研究了电气石对水分子团簇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电气石能够降低水分子的17O 核磁共振(NMR)半高宽,并且降低的幅度与电气石的粒径呈正相关关系;若将电气石烧成陶粒后,则其对水分子的17O NMR半高宽降低的幅度更大。另外活化水的时效性测试结果表明,活化水在放置480 h之后,仍然可以保持良好的活性。  相似文献   
17.
辽宁五龙金矿黄铁矿标型特征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论述了五龙金矿床黄铁矿的分布特征,化学成分特征,晶体结构特征,晶体形态特征及热电性特征,为矿床的成因研究及深部远景评价提供矿物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金厂沟梁——二道沟金矿田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金厂沟梁-二道沟金矿田的大地构造位置为内蒙地轴上的努鲁儿虎隆起区,其金矿脉多属石英-硫化物复合脉型,矿脉的产状受NW向区域断裂及对面沟岩体侵入形成的主动式断裂构造控制。主要矿物有石英、黄铁矿、黄铜矿等,载金矿物主要为黄铁矿、石英;矿床的矿化和蚀变具多阶段叠加性。其氢氧同位素特征表明,岩体、围岩、矿体三者具有密切关系,矿石的氢氧同位素特征表明金矿热液来源于岩浆,并有雨水加入,硫同位素值接近陨石硫值,具单峰塔式效应,矿体铅与岩体铅具有一致性,岩体与矿体稀土曲线具相似性。从而认为金厂沟梁-二道沟金矿田的成因为重熔岩浆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