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1篇
地球科学   18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中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1303—2011年的700多年间,中国大陆共发生M≥8大震23次,呈现出显著的自组织有序性,其主要有序值为252~258 a,108~112 a,94~98 a,44~47 a,24~25 a,16~19 a 和 11~14 a.以翁文波信息预测理论为指导,将有序性分析与复杂网络技术相结合,努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大震中长期预测方法,构建了中国大陆8级大震信息有序网络结构.在总结21世纪初中国大陆西部所发生的2次8级大震(2001年昆仑山8.1级大震、2008年汶川8.0级大震)预测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所建网络结构对中国大陆未来8级大震提出中长期预测意见:2022、2026、2045、2065年前后仍有可能发生M≥8大震.研究结果表明,大震是可以预测的,大震形成的机制具有网络特性.有序网络方法是大震中长期跨越式预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2.
自1800年以来,新疆及其邻区M≥7强震具有显著的可公度性和有序性,其主要有序值为30a×k(k=1,2,3)、11~12a、41~43a与18~19a等.根据翁文波信息预测理论和复杂网络技术,努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强震预测方法,构建新疆地区M≥7强震信息有序网络结构,充分揭示了新疆地区近200a来M≥7强震链的活动规律,并据此较为成功地预测了2008年于田7.3级强震的发生.同时还提出新的预测意见:2014-2015年、2019-2020年以及2026年前后新疆地区仍有可能发生M≥7强震.研究结果表明强震是可以预测的.该方法对于强震的中长期跨越式预测具有独特效果.  相似文献   
103.
青藏高原北部地区是中国西部主要地震区,自1700年以来,该区M≥7强震具有显著的有序性,其主要有序值为106~107 a、77~78 a、53~54 a、26~27 a、10~11 a与3~4 a等.以翁文波信息预测理论为指导,将有序性分析与复杂网络技术相结合,努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强震中长期预测方法,构建了青藏高原北部地区M≥7强震信息有序网络结构.在总结该区21世纪以来3次大震(2001年昆仑山8.1级大震、2008年汶川8.0级大震和2010年玉树7.3级强震)预测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所建强震有序网络结构提出新的预测意见:2014—2015年、2026—2027年和2030年前后该区仍有可能发生M≥7强震.研究结果表明此方法对于强震的中长期预测具有独特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4.
结合当前我国矿井高强度快速推采的现状,系统分析了双轴加载速率对大尺寸岩体破裂的影响规律。以山东能源济宁矿区深部岩体所处的复杂环境为背景,确定了与深部岩体力学特性相似的混合砂浆材料的最优配比。采用自主研发的岩石应力-渗流耦合真三轴试验系统和美国生产的PCI-2声发射系统,分析了双轴加载下加载速率对大尺寸试样破裂的影响规律,揭示了加载过程中单裂隙和双裂隙试样的破裂和声发射行为特征。研究表明:当加载速率为1.5 kN/s时,单裂隙试样在剪切作用下易起裂形成反翼裂隙;试样双裂隙的岩桥倾角越大,越有利于试样的加速破坏,产生的声发射事件数较少,表现出岩体破裂的突变性。   相似文献   
105.
1 江苏—南黄海地区中强震与台湾 7级强震的相关关系江苏—南黄海地区 ( 3 1°~ 3 5.5°N,1 1 8°~ 1 2 4 .5°E)地处扬州—铜陵地震带中东段 ,位于华北地震区与华南地震区的交接部位 ,这里是我国东部地震活动水平较高的地区 ,众所周知 ,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板块对欧亚板块的俯冲挤压 ,是我国大陆东部地区地震活动的主要动力源。 1 999年 9月 2 1日台湾 7.6级大震的发生 ,使得本区在 1 994~ 1 997年 4年中强震连发的形势之下又面临一场严峻的考验。表 1 台湾地区 7级强震与江苏—南黄海地区中强震之间相关关系序号台湾地区江苏—南黄海…  相似文献   
106.
用VC++语言开发一种测井解释系统。该系统运行在单机环境中 ,其界面友好 ,功能灵活 ,用户可快速熟悉系统 ,轻松使用 ;该系统能综合进行小型数据的各种测井解释工作 ,数据量太大时则分割后再进行解释。本系统为专业人员提供了一种新的测井解释工具。  相似文献   
107.
渭干河流域三维地下水流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新疆首次采用六层含水系统的三维地下水流数值模拟,对渭干河流域地下水资源进行评价.同时.在处理混合井流和混合观测孔时,采用“渗流一管流耦合模型”;在处理河流入渗和降雨入渗方面采用了“入渗滞后补给法”;处理潜水蒸发方面,采用了非线性关系来刻画潜水蒸发强度和潜水位埋深的关系.用“参数迭代法”来确定水头未知的含水层的初始水头,提高了模型的仿真性及对地下水资源评价的精度.  相似文献   
108.
据延庆杨户庄等剖面的介形类化石,结合孢粉、有孔虫及延庆盆地的古地磁资料,确定含化石地层为下更新统。通过剖面下部产出的海相介形类、咸水介形美、有孔虫及剖面上部含的有孔虫、咸水介形类、轮藻等化石古生态的分析,认为延庆盆地在早更新世曾通过河道与海洋相通。推断有2个可能的通道:(1)吉永定河、桑干河、妫水河等河流;(2)经过八达岭、军都山的河流.笔者从地层对比确认新构造运动十分强烈.八达岭、军都山等山峦可能是早更新世以来逐渐升高形成的.  相似文献   
109.
江苏—南黄海地区Μ≥6强震预测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10.
江苏-南黄海地区自16世纪以来已发生17次6级以上强震,经研究发现它们存在着时间间隔为74年、57年、26年、7年的有序性结构,利用这种强震活动的有序性和可公度性理论相结合,试对该区6级以上强震进行预测探索,结论是1995-1996年、2001-2002年前后该区有发生6级以上强震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