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4篇
地球科学   15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安徽省沿江地区(铜陵、池州、安庆)岩溶塌陷地质灾害较发育,无论是开展岩溶塌陷地质灾害防治,还是监测预警,都必须研究岩溶塌陷发育的地质环境条件,掌握岩溶塌陷区盖层工程地质特征、下伏碳酸盐岩岩溶发育特征以及盖层-岩溶组合关系。文章以安徽省沿江地区岩溶塌陷为研究对象,在全面收集和总结区内大量岩溶塌陷调查、勘查及监测资料,野外调查典型岩溶塌陷区的基础上,分析了典型岩溶塌陷区盖层工程地质特征、下伏碳酸盐岩岩溶发育特征,并进行概化处理,建立了岩溶塌陷的盖层-岩溶组合地质模型。研究表明:区内典型岩溶塌陷区的组合主要有7种类型,最易产生岩溶塌陷的组合为“第四系盖层为粉质黏土-砂砾卵石双层结构,下伏基岩岩溶发育中等以上”;岩溶塌陷致塌机理主要为潜蚀致塌,其次为真空吸蚀致塌、振动致塌。   相似文献   
62.
环境问题是人类进入工业化社会以后出现的另类事物。起初,人类挖空心思发展的本意是想获得高质量的生活,但在发展过程中,却被其"副产品"--各种环境问题重重地"闪"了一下腰。这一"闪"不要紧,人类自此就像"魔鬼附了身",水污染、矿山环境、荒漠化、大气污染、温室效应……怎么也挥之不去,哪一样都深重地影响甚至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63.
64.
皖东南黄片麻岩的锆石U—Pb年龄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在皖东嘉山南黄地区新元古代张八岭岩群之下,隐伏一套角闪岩相的TTG质片麻岩类。单颗锆石U-Pb法年龄测定得到其不一致线上交点年龄为2493±19Ma,代表了片麻岩原岩的形成年龄。这是扬子陆块北东缘首次发现的新太古代基底,证实扬子陆块北缘存在较广泛的新太古代—古元古代基底。  相似文献   
65.
在本区(102°35′—109°15′E,28°50′—33°10′N,土地面积15.5万平方公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中,用影像判读标志和地理景观综合分析判读,确定地理要素(纬度、地貌、海拔、坡度、坡向)和人类开发活动对土地利用类型的影响,掌握各种地类的分布规律和开发利用特征。据此,对 9个一级地类和 18个二级地类编制成1:20万土地利用现状图。经野外验证,判读准确率91%。  相似文献   
66.
一、河口河流注入海洋,其汇合之处,是謂河口。在河流注入海洋的地方,經常有大量的泥沙沉积,在这种情况下就造成了多(氵义)河的河口,因为它們在平面圖上很象三角形,所以称为三角洲;如珠江河口。河流挾带的泥沙愈少三角洲的形状就愈不显著,强大的潮汐和海浪常破坏三角洲的形成,在这种情况下,河流往往  相似文献   
67.
本文研究了一种用于1:5万成矿预测的专属性模型——矿田综合信息预测模型。对建模基本思路、建模工作流程和建模中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地质概念模型的建立、信息的提取与综合、成矿规律的分析、模型图件的编制)进行了总结,并以实例说明在1:5万成矿预测中建立和应用这种模型可大大提高预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8.
69.
流体花岗岩金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罗铭玖  卢欣祥 《河南地质》1995,13(4):253-261
流体地质研究是当代地学研究中的重要前沿课题,已成为发展地质科学、建立新的知识体系的一个主要支柱和知识生长点。本文阐述了当今国内外流体的研究现状、发展水平、流体的涵义、性质、研究方法和研究重点及其与板块构造、变质作用、岩浆作用、成岩作用、成矿重要意义。流体地质为地质科学提出了许多新的研究机会和挑战。该文在简要评述当今花岗岩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花岗与金矿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指出了不同成因类型的花岗  相似文献   
70.
伊犁盆地油气与地浸砂岩型铀矿成矿关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伊犁盆地南缘中、下侏罗统水西沟群产有数个可地浸的砂岩型铀矿床。前人对这些铀矿床的成因认识基本上都是层间氧化带成因观点,但对铀矿化的富集机理研究不够深入,普遍认为铀成矿富集机理是含矿层沉积时堆积的有机质及沉积成岩阶段形成的硫化物对层间渗入氧化水中铀的还原吸附作用。油气包裹体及其气相色谱特征研究表明,盆地至少发育过一期石油和一期天然气运移、聚集过程;铀矿床含矿砂岩中的油气来源于深部二叠纪或更老地层的较成熟的烃源层。油气一方面消耗了含矿含水层中的大量氧气,造就了含矿层较强的还原环境;另一方面也参与了铀成矿过程的氧化还原反应,加速了铀还原、沉淀、富集成矿的速度。结合盆地断裂构造研究,本文推断深部油气主要沿近EW向东曼里塔勒迪深大断裂和NWW—SEE向霍城托开深大断裂向上运移,造成断裂附近形成较强的还原障,进而控制了盆地砂岩型铀矿床(点)的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