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5篇
地球科学   3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空气潜孔锤钻进工艺和旋挖钻机钻进工艺相结合,充分发挥了潜孔锤对硬、脆、碎基岩地层施工小口径速度快的优越性,也发挥了旋挖钻机施工大口径速度快的优越性,同时也拓宽了旋挖钻机对中~硬基岩施工的领域,提高了旋挖钻机施工中~硬基岩桩基的效率,为旋挖钻机施工类似中~硬基岩提供了技术参考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22.
在阐述大汶口盆地区域地质背景和成矿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矿物质来源、矿床成因、矿物质富集和蒸发沉积,建立了大汶口盆地成矿模式。认为大汶口盆地成矿是受区域背景控制的特定空域内的客观产物,区域盆地边缘地层是成矿的物质基础,成矿物质经水流迁移,从周边汇聚到盆地,后经干燥蒸发沉积,形成了盐类矿物。  相似文献   
23.
昌页参1井终孔深度3204.72 m,揭露地层较为复杂,取心段较长。本文从井身结构、钻具组合、钻探设备、钻头和钻进参数、钻井液等方面对钻井施工情况进行了阐述。重点介绍了保证高岩心采取率的方法,以及氯化钾泥浆体系和复合钻进技术在页岩气钻井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4.
六价铬Cr(Ⅵ)是建设用地土壤及固体废物环境监测的必测指标之一,为了配套现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建立操作简便、准确精密的Cr(Ⅵ)前处理和分析测定方法势在必行。本文采用0.1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pH=9.0)作为提取剂,微波炉消解,在优化的微波消解温度和时间内,保证了对固体样品基体的破坏作用,将晶格中的Cr(Ⅵ)全部释放到溶液中,并有效抑制了Cr(Ⅲ)氧化。用0.45μm滤膜在pH=9.0条件进行过滤后,可以将六价铬(溶液)与三价铬(沉淀)分离,借助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完成样品溶液中Cr(Ⅵ)的定量。结果表明:当样品量为1.00g,微波消解温度为90℃,消解时间为20min时能够保证固体废物中Cr(Ⅵ)的完全提取及准确测定。方法检出限为0.057mg/kg,相对标准偏差(n=7)低于3.20%,与HJ 687标准方法进行比对,测得的相对偏差介于-5.6%~7.6%;实际固体废物中Cr(Ⅵ)的加标回收率为94.3%~96.6%。与前人相关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检出限0.83mg/kg,加标回收率均值87.2%)相比,本方法的检出限更低,样品前处理时间更短,自动化程度高,可应用于环境监测领域。  相似文献   
25.
我国干热岩勘探刚刚起步。为准确评价干热岩型地热资源的资源量,需要钻获高质量的干热岩岩心,但目前针对高温、高硬度、高研磨工况下的干热岩取芯钻进工艺研究较少,严重制约了干热岩型地热资源的准确评价。为此,自主研发了Φ127 mm涡轮钻具,在福建漳州HDR-1井和青海共和GR1井进行了干热岩钻井取芯应用研究,研究验证了研发的涡轮钻具与KT-140取芯钻具的适配性、涡轮钻具与金刚石取芯钻头的匹配性,揭示了高温和硬岩井况下涡轮钻具工作特性,经受住了孔底236 ℃高温考验,钻获了高质量岩心,取得了涡轮钻具现场测试应用的各项参数;涡轮取芯钻进工艺与常规取芯钻进工艺相比,既充分发挥了涡轮钻具高转速的性能,也发挥了其耐高温、耐研磨、耐高地应力、使用寿命长和现场劳动强度低的特性,干热岩取芯钻速和质量大大提高。该工艺是高温深孔干热岩井下动力回转钻具驱动取芯钻头进行取芯钻进的首次成功尝试,为干热岩涡轮钻具复合取芯钻井技术的进一步科研攻关、现场试验与推广应用提供了宝贵的施工应用经验和借鉴,也将为我国干热岩科学钻探与深部地热资源勘探提供新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6.
干热岩钻孔温度是干热岩型地热资源评价的重要指标,目前大多数地勘工作的温度测量仪工作温度大都在180 ℃以下,然而随着干热岩钻孔深度和温度的增加,受钻孔内高温、高压的影响,出现超出仪器测温范围或测温数值不准确的情况。为此,本文利用青海共和干热岩GR1井采用BZM电子多点测温仪、MTCHT-H型测温仪以及多组温度计的方式进行了多种方法的单点测温,同时结合SKD-3000B井车测温、GRY-1型钻孔轨迹测量仪等多点连续测温方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单点测温结果更接近真实地层温度,但单点测温效率低,精度差;GRY-1型钻孔轨迹测温仪因隔热装置隔绝,温度传导效率较慢,测温结果偏低。需要进一步开发准确、有效、经济的高温井下温度测量仪器或方法。  相似文献   
27.
结合蓬莱田横栈道维修加固工程实例,介绍了针对滨海环境下不同的工程构件采取的不同的处理措施以及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28.
谭现锋  朱学顺 《探矿工程》2005,32(12):22-23
介绍了旋挖钻机采用静态泥浆护壁的湿式旋挖工法在阿尔及利亚桩基施工中的应用以及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实际问题的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29.
谭现锋  王浩  康凤新 《探矿工程》2016,43(10):230-233
地壳中干热岩所蕴含的地热能量巨大,已成为世界各国新能源开发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在干热岩热储层建造(EGS系统)与采热技术研究方面,主要有人工高压裂隙、天然裂隙及天然裂隙—断层3种模式。水力压裂是目前人工热储层建造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还停留在实验室模拟的阶段。2014年在山东省利津县陈庄镇完成了1眼干热岩勘探孔施工(GRY1孔),并进行了2组水力压裂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对该成果进行了简要分析,可为我国后续研究人工热储层建造技术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0.
建筑物附加应力的影响深度是评价采空区新建建筑是否会破坏冒落带和导水裂隙带内的应力平衡状态,进而引发破碎岩体"二次沉降"的重要依据。该文介绍分析了矩形基底建筑在均布荷载作用下角点附加应力对地下影响深度的计算原理,提出了使用线性逼近的方法,分别将复杂、非线性的土层自重应力函数及建筑物附加应力函数转化为线段微元,通过计算两直线段交点来获得建筑物附加应力影响深度的方法,并使用C#语言编制了相关计算程序。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建筑物附加应力影响深度与土(岩)层容重、建筑物荷载、地基面积、地基形状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