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8篇
地球科学   5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锡铁山铅锌矿床产于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北缘早古生代裂陷的中基性火山沉积岩系中,是我国规模最大的铅梓矿床之一.  相似文献   
22.
王莉娟 《矿床地质》1998,17(3):256-263
在对华北地台北缘及北邻地区 5 2个铜、铅、锌、锡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的基础上 ,概括总结出岩控型、层控型和混控型三大类型及多个亚类型矿床的主要成矿物理化学条件 ,建立了各类型矿床矿物流体包裹体成矿模式 ,并用以找矿。  相似文献   
23.
青海锡铁山铅锌矿床喷流沉积系统(SEDEX)成矿流体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锡铁山铅锌矿床位于青海省海西州大柴旦镇,是我国著名的大型喷流沉积铅锌矿床。最新的研究认为锡铁山矿床发育有完整的巨大的喷流沉积系统。本文的成矿流体初步研究表明,代表喷流管道相的网脉状蚀变岩的温度、盐度范围非常宽,多期次的流体活动强烈,具有喷流系统管道相的明显特征。代表近喷口相的产于厚层状大理岩中的非层状铅锌矿体旁侧的碳酸盐中包裹体个体大,温度高,亦有明显的形成于未喷出海底的中-高温热液活动特征。碳酸盐(大理岩)与网脉状蚀变岩有相同的H2O-NaCl-CO2流体类型,温度稍低,流体从管道相流向非层状矿体,具有继承性。层状矿体流体的均一温度及冷冻温度范围与非层状矿体基本相同,但缺少大气液比包裹体,缺少含子矿物包裹体及流体中的CO2组分,均一温度略有降低。分析认为层状矿体的流体与非层状矿体有一定的继承性,可能来自喷流沉积系统的喷出海底的向东南方向延伸的喷流管道。  相似文献   
24.
老鸦泉富碱花岗岩杂岩体与侵入其中的富碱花岗斑岩岩体及云英岩型锡矿体、石英脉型锡矿体等REE配分曲线类似,均具有强烈的Eu亏损,它们的微量元素蛛网图等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也类似,是同源岩浆结晶分异演化的结果。锡矿体是老鸦泉富碱岩浆分异演化及以钠质为主的强烈碱交代自变质作用的最终产物。侵入于老鸦泉岩体内的花岗斑岩为锡矿体的直接围岩,它是岩浆结晶分异更晚期混入了更多地壳组分,并向酸性方向演化的产物,该花岗斑岩经自变质热液蚀变作用造成锡的富集并成矿。因此,碱性岩浆结晶分异晚期混有地壳组分,岩浆向酸性演化可能是碱性花岗岩形成锡矿的重要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25.
新疆北部广泛发育具有岩浆混合特征的岩体,岩体类型主要有钙碱性花岗岩、碱长花岗岩和碱性花岗岩,其中以第一类最为发育;岩体中的暗色包体类型以闪长质为主,成分可从闪长岩、石英闪长岩、石英二长闪长岩,过渡到花岗闪长岩,部分地区可发育辉长质、安山玄武质、安山玢岩质包体;有些地区还发育有岩浆混合岩.该区岩浆混合作用主要形成于四个大地构造演化阶段,即D3-C1交界的洋-陆俯冲期、C1末-C2初的碰撞期、C2-P的后碰撞期和T1的板内期.岩浆混合作用的判别标志有岩体宏观标志(近等轴状)、野外宏观标志(暗色微粒包体发育,有时可见岩浆混合岩)、显微标志(淬冷和矿物不平衡结构)、岩石地球化学标志(线性过渡特征)、年龄(一致)标志等.该区的岩浆混合作用是多级次的,其深部岩浆源区的混合表现为壳幔相互混合作用;混合作用表现出多阶段性,以基性岩浆注入到酸性岩浆为主要方式,由物理混合到化学混合渐变过渡.该区岩浆混合作用与斑岩铜钼金矿床密切相关,其成矿关系模式可概括为:基性岩浆与花岗质岩浆混合产生混合岩浆,经过进一步分异演化形成了含矿岩浆;与岩浆混合作用有关的斑岩铜钼矿的找矿标志为:岩浆混合作用强烈的大岩体内或附近晚期补充侵入的小型斑岩体具有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26.
不同成矿阶段流体包裹体气相成分的四极质谱测定   总被引:14,自引:10,他引:14  
四极质谱法测定的爆裂温度曲线,可区分出不同成矿阶段群体包裹体温度区间,并分别测定其气相组成。代表不同成矿阶段的包裹体气相组成有明显差异。本研究表明用四极质谱法测定同一样品中不同成矿阶段的包裹体气相组分是可行的,拓宽了成矿流体研究的思路,为研究多期次成矿流体的来源、演化和解译矿床成因提供了新的方法、手段。  相似文献   
27.
黄岗梁夕卡岩型铁锡矿床的主要成矿阶段一一含水夕卡岩阶段的萤石内,首次发现了含有多种子矿物的特殊的流体-熔融包裹体, 该种流体『熔融包裹体携带有较多Fe、Mg及Cr等深源组分,从原生至次生,其内熔体组分从以含Ca、F为主向以含Si为主的熔体演化, 由均句捕获向不均匀捕获演化,在此过程中熔体组分逐渐减少至消失,子矿物亦减少至消失.这显示了携带大量成矿元素的原始成矿熔体组分的演化、熔体相与流体相的分异是导致Fe、Sn等沉淀成矿重要因素,这一发现确定了黄岗梁夕卡岩型铁锡矿床的岩浆成因. 项工作填补了岩浆成因夕卡岩型矿床的研究空白,为该类型矿床矿流体和成矿作用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手段,并进一步拓了流体包裹体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28.
新疆准噶尔地区金矿床成矿流体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新疆准噶尔地区出现大量不同类型金矿床,为了探讨它们的成因,为金矿床的找矿勘探提供依据。笔者进行了哈图、包谷图、阔尔真阔腊、科克萨依等金矿床包裹体流体中稀土元素及同位素等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它们成矿形式不同,规模不等,但它们的金均主要来自深源,并有地层物质参与。其中哈图金矿石英脉型矿体与蚀变岩型矿体是两种不同来源的流体叠加成矿,石英脉型矿体主要与哈图岩体岩浆流体关系密切,蚀变岩型矿体与深源流体有关。包谷图、阔尔真阔腊金矿矿、科克萨依金矿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深源,成矿过程中受到浅成流体的综合影响。矿物包裹体流体的稀土元素特征主要反映了原始成矿流体来源,矿物的稀土元素特征可能较多地体现了矿床特有的后期地质作用,这在今后研究中将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9.
乌奴格吐山斑岩铜钼矿床流体包裹体与成矿作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叶欣  王莉娟 《地质与勘探》1989,25(6):14-21,8
  相似文献   
30.
西成铅锌矿田矿物中包裹体特征及其成矿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质概况西成铅锌矿田是我国重要的铅锌矿产地之一.矿田内的主要矿床规模大,储量集中,品位富,埋藏浅,可行性条件好. 矿田位于礼县-柞水华力西冒地槽褶皱带.古环境属主动型大陆边缘弧后盆地,这里的火成活动比较强烈.铅锌矿带分布在南、北两个火山活动区之间相对稳定的高地热流区,这些地区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相对较弱,可形成非岩浆成因的热卤水沉积-改造-再造型层控矿床. 矿区地层分为泥盆系下统(?)吴家山组,中统清水沟组和西汉水组,上统洞山组.西成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